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津首個“直通進區”監管模式靜海試運行

內容提要:新春佳節即將來臨, 進口農副產品也加入年貨備戰中。 本市首個“直通進區”監管模式日前在靜海區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區啟動試運行, 在這裡, 新鮮的進口農副產品能夠實現一站式快速檢驗檢疫, 海外生鮮“直達”餐桌, 大大降低成本與價格, 讓百姓享受到實惠。

天津北方網訊:新春佳節即將來臨, 進口農副產品也加入年貨備戰中。 本市首個“直通進區”監管模式日前在靜海區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區啟動試運行, 在這裡, 新鮮的進口農副產品能夠實現一站式快速檢驗檢疫, 海外生鮮“直達”餐桌,

大大降低成本與價格, 讓百姓享受到實惠。

記者到達該物流園區時, 剛從港口運抵的德國紅葡萄酒正在進行檢驗檢疫。 “以往進口農副產品到達天津港後, 需要經過申報、貨物轉運檢查場站、實施檢驗檢疫、驗後運至物流園區4個環節。 我們創新監管模式, 在這裡設立工作場站, 進口農副產品從天津港直接運抵物流園, 實現一步到區、一站查驗。 ”天津檢驗檢疫局局長王智永告訴記者。

隨著京津冀地區消費者對進口農副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 目前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區中從事農副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公司已有近100家。 “以往走完整個檢驗檢疫的程式需要近一周, 時間成本較高, 對食品的新鮮程度也有一定的影響。

”物流園區公司總經理余少平表示, “實施‘直通進區’模式後, 平均每個集裝箱可以節約400元至500元的運輸成本, 檢驗檢疫的時間也縮短了2到3個工作日。 ”

“目前水果、海鮮、凍品等進口農副產品主要來源於南方港口, 通過陸路運至北方, 時間、交通成本較高, 因而造成北方市場價格較高。 ‘直通進區’模式實施後, 我們將在靜海區打造中國北方進口農副產品集散地, 促進天津市農副產品內貿與外貿共同發展, 助力天津市打造環首都一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 ”靜海區副區長張炳柱表示。 (“津雲”新聞編輯侯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