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建議春季這樣養生

天津北方網訊:2月4日立春, 是春季的開始。 春季養生該注意哪些問題?和冬季養生有何區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健康中國建設, 人人有責, 每個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養生保健是最積極的預防疾病的方法, 而節氣養生尤為重要。 二十四節氣所反映的物候特徵與人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節氣養生能有效預防疾病, 注重春季養生, 對中老年人防禦心腦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張伯禮是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 也是中醫藥科學界心腦血管醫學研究的領軍人物。

在他從事中醫臨床、教育、科研工作近50年中, 對中醫藥防治冠心病、中風、癡呆等重大疾病的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研究成果豐碩, 共獲包括國家科技一等獎在內的科技獎勵7項, 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0余項, 培養博士後、畢業博、碩士研究生230余名。 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何梁何利基金獎、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科技計畫組織管理突出貢獻獎、中醫藥國際貢獻獎、吳階平醫學獎等榮譽稱號。

張伯禮工作非常繁忙, 年已古稀卻每天都是精神抖擻, 精力充沛, 每週仍堅持出3個門診。 談及中醫養生的話題, 他如數家珍。 他說:“二十四節氣是我國農曆中表示季節物候變遷的特定時令,

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醫講天人合一, 就是人和自然要和諧, 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而調整作息, 以維護健康。 人體的五臟六腑等組織的機能活動都受節氣變化的影響, 注重節氣養生, 可以調節機體氣血陰陽平衡, 使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 也可效預防疾病的發生。 ”張伯禮對記者說。 他特別強調利用媒體傳播節氣養生的重要性。 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覺, 做自覺健康的主人。 讓公眾瞭解節氣養生知識, 知曉並實踐和每個節氣相關的養生理念, 不僅有益於提高生活品質、預防疾病, 也有益於提高市民健康素養, 乃至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張伯禮介紹, 中國傳統以節氣中的“四立”為四季的起點,

春季從立春開始, 歷經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6個節氣, 止于立夏前一天。 立春這一天“陽和起蟄, 品物皆春”。 《黃帝內經》講, “春三月, 此謂發陳, 天地俱生, 萬物以榮, 夜臥早起, 廣步於庭, 被發緩形, 以使志生。 ”立春之後, 萬物復蘇生機勃勃, 一年四季從此開始。 氣候會轉暖, 此時陽氣生髮, 萬物生長, 易使人肝陽上亢, 容易出現上火、口鼻幹、嗓子發乾等症狀, 有的甚至出現舌和口腔潰瘍, 眼睛發紅等。 由於人們冬令進補, 厚衣被, 少活動, 加上室溫高, 形成人體內熱鬱積。 春季陽氣升騰, 會誘發內熱的鬱發, 進而引發上述症狀。

張伯禮說:“所以春天養生防病十分重要, 要特別注意。 春季少食用羊肉、海鮮等發性及高熱量油膩食物, 多吃清淡的綠葉蔬菜、新鮮水果,

適量食用魚肉, 鴨肉等食物, 通過飲食來清理內熱, 同時要適當多飲水。 ”有的老年人常感到口幹, 喝了很多水還不解渴, 並不是體內缺水了, 是口腔唾液腺退化萎縮造成的, 此時可以口含水, 徐徐咽下, 或者把蘿蔔, 梨, 藕切成片, 放在嘴裡含著, 達到滋陰清熱的作用。 春天屬木入肝, 肝喜酸, 肝氣陽發, 所以要少吃酸多的東西, 酸助肝, 使肝氣更旺。 通過辛甘之味益肺健脾, 可以抑制肝氣過於升發, 多吃益肺氣的食物, 如銀耳、蘿蔔、荸薺、柑類食品, 養陰清肺潤肺。

張伯禮強調, 立春後要適當增加運動, 包括太極、體操、爬山、游泳和散步, 伸動肢體的活動要多做, 有益於氣機疏泄。 人春季易有春困感覺, 會出現情緒不穩定,

也就是春躁, 這時多吃些綠葉蔬菜, 多喝花茶, 疏肝解鬱, 可以調整為早睡早起, 會對振作精神帶來好處。

張伯禮提醒市民, 春天病毒更加活躍, 易發感冒、腮腺炎等感染性疾病, 故應少到人口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去。 堅持開創換氣, 讓居室空氣流通, 感冒易誘發心腦血管病症, 這時的用藥也應合理, 不要盲目輕易停藥和減藥, 春暖乍寒, 血壓會出現波動, 這時因停減藥也會誘發心絞痛, 也會誘發中風, 所以這種情況下更要慎重停減藥。 到了四五月份, 天暖和以後, 根據病情再考慮停藥或減藥, 則更安全。

張伯禮作詩一首送給市民:養生保健治未病, 順應節氣天人承。 理念先進要實踐, 融入日常生活中。 衣食住行無模式, 油鹽酒茶有限行。 早睡少餐七情和,貴在自覺健康風。

早睡少餐七情和,貴在自覺健康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