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窮教書匠成為百萬富翁,又“娶”了一個把控不住的“女人”

2017年3月21日, 新東方網在新三板上市, 控股股東為新東方集團。 俞敏洪在創造了中國教育培訓的奇跡後, 在互聯網教育時代依然想擔當領頭羊的角色。

被北大邊緣化後, 他的創業故事被拍成電影

“在《中國合夥人》裡, 成東青怎麼這麼窩囊。 ”俞敏洪看了電影后質疑。

“寫劇本的徐小平把你美化了, 在學校時你不僅窩囊還挺猥瑣的。 ”同學一臉認真。

新東方的故事被拍成電影, 曾轟動一時。 談及北大, 俞敏洪“五味雜陳, 愛恨交織”。

1962年出生于江蘇省江陰市的俞敏洪, 在歷經三次高考後, 於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 “我到了北大,

一下子就栽到了深深的自卑裡。 比來比去, 從文藝到體育到學校活動到跑步, 沒有一個同學我能比得過。 沒有一個女孩愛上過我;在北大十年我沒參加過任何活動、加入過任何團體, 我就是個Loser……”

畢業後, 出國幾乎成為那個時代成功的代名詞。 全班50個人, 49個人出了國, 俞敏洪留校任教。 為了攢夠出國費, 俞敏洪在校外辦起了託福班。 1990年的一個秋夜, 北大廣播了對他私自在外辦學的處分, 俞敏洪感覺顏面掃地, 選擇離開。

俞敏洪同事李杜對此風趣評價, “老俞被北大處分, 作為三流文人, 既想保留文人的體面, 又缺乏一流文人的風骨, 不敢自沉未名湖。 於是退而求其次, 唯有辭職, 落草為寇。 此謂置死地而後生。 ”

老師?“痞子”還是商人?他使窮教書匠成為百萬富翁

離開北大, 俞敏洪踏入教育培訓江湖。 1993年11月16日, 北京西三旗的一間平房裡, “新東方”誕生。

北京的冬夜, 寒風凜冽。 俞敏洪拎著漿糊桶貼小廣告, 冷了就抿口二鍋頭繼續貼。 相對便宜的學費、核心產品“紅寶書”、免費講座, 一系列的優勢使新東方的生源逐漸增多。

競爭隨之而來。 新東方的一個業務員被捅傷, 不善處理社會關係的俞敏洪和派出所人員喝酒險些喪命。 當性格中的“隨和”被逼到牆角, 俞敏洪身上的“痞勁兒”顯露、韌性增強。

為了補齊不擅長和陌生人及各種職能部門打交道的短板, 俞敏洪幾乎是強迫自己“改變原有價值觀, 不要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太敏感。 在某種意義上, 商人臉皮要厚,

因為他要遭受挫折、失敗, 要被人看不起。 ”

1992年12月, 由於免費講座的報告廳爆滿, 俞敏洪站在外面垃圾桶上熱情洋溢地演講, 學生由開始的憤怒轉為安靜繼而熱血沸騰。 講完後, 派出所以擾亂公共秩序罪把俞敏洪帶走了。

1995年底, 新東方前途一片光明。 俞敏洪邀請在國外的徐小平、王強和包凡一一起辦新東方。 北大學子們懷著理想主義情懷, 以梁山聚義的方式, 乘上當時英語學習熱和出國熱的東風, 新東方恣意生長。

2000年, 新東方為上市做準備, 進行現代企業轉型。 利益、人性、情感糾纏在一起, 新東方上演了一場人性搏殺大戲。 王強、徐小平、包凡一先後向俞敏洪遞交辭職書。 曾經的“戰友”相繼離去, 俞敏洪為看似土崩瓦解的新東方核心團隊果斷“換血”。

平時“屈服性”的隨和下, 往往具備絕地求生的勇氣。 2006年9月7日, 新東方在紐交所上市。 成為了中國第一家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教育機構。

金融海嘯、渾水做空風波, 業績連續下滑……在受到資本運作的些許困擾後, 俞敏洪重新領導新東方回到以教學產品、教學品質為核心, 給客戶創造價值、提供極致服務為核心的軌道上來。

2016, 新東方年收入正式宣佈突破100億人民幣。

為什麼成功的是俞敏洪和新東方?

萬通董事局主席馮侖曾說:“新東方的成長秘訣:三流文人+痞子精神”。 對於這個評價, 俞敏洪笑稱如果是一流文人, 早就做學問去了, 任何一個做成事兒的人都必須這樣。

結合自己的創業實踐, 俞敏洪總結了成功創業者應具備的八種能力。

第一、目標能力

創辦新東方初始, 俞敏洪的目標很明確, 做一家有意義的培訓機構。 從做一所學校變成在全國各地開設新東方學校, 再到上市公司。 階段性目標在不斷抬高, 但俞敏洪的初心一直未變。

創業者在創業前要明確自己的目標, 且目標切實。

第二、專業能力

很多培訓機構的倒閉源于優秀員工向老闆要高價, 不得後離去, 公司無人可用。 新東方的很多課程, 員工走了, 俞敏洪自己就可以上, 這樣員工反而會更踏實地留下來。

創業者必須具備本領域的專業知識, 才能形成對專業的把控能力。

第三、行銷能力

一個新東方學員說, “每次我背單詞背到快吐的時候, 一想起自己有希望通過努力變成俞敏洪一樣的牛人, 信心就滾滾而來。” 新東方不僅行銷課程,更行銷了品牌。

一個公司有了產品,一定要利用行銷能力把產品、品牌推銷出去。

第四、轉化能力

俞敏洪從“個體戶”到管理100人的團隊井井有條,大約花了五年時間。幾年後,管理上萬的員工也能做到得心應手。能力是能成長的,俞敏洪的領袖才能日益顯現。

一個優秀的創業者要能把技術和能力轉化為產品、把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五、社交能力

新東方初始,俞敏洪對很多社會風氣不懂,經常被居委會的老太太罵、被城管罰,後來他放平心態,以“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 自慰。聖人、智者都要在社會中跟人打交道。要想創業,人際交道不能不打,否則就會縮減成功的機會。

第六、用人能力

俞敏洪比喻新東方“一隻土鼈帶著一群海龜在這兒幹”,“土鼈”就是俞敏洪,而“海龜”就是新東方的幾十名海外留學歸來的高管。“海龜”眼界高,俞敏洪抱著為他們服務的心態,同時保持超強的學習能力,讓大家覺得跟著他有前途。

要想做大事業,就要學會運用利益、感情、事業把身邊有才能的人統一在一起,讓大家為了共同目標努力。

第七、把控能力

把控能力包括對企業的把控,比如企業發展速度、發展節奏等。還包括對人的把控,隨時洞悉員工動向,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壓制其不合理的欲望。

俞敏洪認為對人、對環境、對企業發展步驟的把控能力,是一個公司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第八、革新能力

革新能力。包括體制、制度、技術以及思想的革新。企業停滯不前,將慘遭淘汰,改革過猛,有可能崩盤。改革步驟要把握好。

新東方從“個體戶”發展到家族店、哥們合夥制、國內股份制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每一次改變都意味著大量的利益改革、結構改造等,如果其中一步改不好,新東方也許早已不復存在。

給CEO們的建議

“18歲的男生以英俊為驕傲,是青春。30歲的男生說自己英俊,很白癡!女生長得再美,有哪個女生到了30歲還敢說老娘長得挺妖嬈的,沒有。30歲以後所有我們的青春、夢想、激情都集中在了對於事業、生活、未來和對社會貢獻的追求上。”在俞敏洪看來,理想和激情是保持奮鬥最重要的源泉。

自2006年新東方上市後,俞敏洪開始當CEO。 2015年11月,俞敏洪與華泰聯合證券公司前董事長盛希泰共同成立了洪泰基金,步入天使投資領域。作為一名資深CEO,俞敏洪有一些心得和建議。

如果你是一名CEO,俞敏洪認為在創業初始,就要確定商業模式和戰略,這是公司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其次,尋找和公司、創始人所做的事匹配的發展模型,要學會根據不同的勢能確定不同的戰略。然後為團隊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的路徑,商業的路徑瞬息萬變,CEO要始終給團隊信心前行。

關於一個公司的未來路徑,俞敏洪認為公司能否長久發展主要取決於CEO們是否能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平衡機制。

在一個團隊中,如果功勞算成領導的,錯誤算成員工的,這種利益分配必然使團隊渙散。好的領導做決策時會讓團隊參與,在“打仗”時能和成員密切配合,在企業發展方向正確的情況下,能夠關照到團隊的每位成員。

第二、對時間和資源的最佳把控。

“有一段時間新東方有人提出來說要做最大的線上課程,我沒有做,因為我知道做了以後會把新東方拖死。” 俞敏洪認為時機把握很重要。

什麼時候融資,什麼時候對接政府資源等決策,都沒有客觀指標。很多時候,如果投第一批公司,就會因為投資過早而死掉,第二批公司又不敢投,很可能第二批公司都做大了。時機不對,就會錯失良機。

第三、確立創新、開放的系統和結構的顛覆能力。

一般都是後期做的比較大的公司,可能會面臨這個問題。現在俞敏洪在新東方考慮最多的就是這兩個問題。比如對於工作了一定年數的員工,每年工資漲40%不好做了。這時,創新和顛覆能力就非常重要。

俞敏洪曾多次表達對新東方上市的後悔,股東對股價的追求有違他創辦新東方的初衷,他形容“就像你娶了一個完全把控不住的女人,很難受,你又愛她,但是她又不聽你的話。”如今,新東方網上市新三板,看樣子他又娶了一個把控不住的女人,不知以後會不會再次後悔?

“我一直希望生命還有另外一個階段,就像弘一法師把一輩子當兩輩子來過,弘一法師前半輩子滾滾紅塵,後半輩子是紅塵之上。但是估計我做不到,因為我是個好色、好食、好酒之徒,如果讓我遠離這些,我的生命也沒有意義了。”當柳傳志問他以後還想幹什麼,俞敏洪沉思片刻後回答。

他期待可以自由地在這個世界行走,讀書、周遊列國,就像他的鄰居徐霞客一樣。

艾問·快問快答

艾誠:你喜歡現在的新東方嗎?

俞敏洪:很難說,新東方當然會喜歡了,再怎麼有問題,也是自己一手創辦起來的。

艾誠:為什麼你一直說挺後悔上市的?

俞敏洪:我現在恨不得新東方從股市上下來呢,那樣我就會更加安心地做新東方。投資者總是鼓動你短期之內儘快見效,讓股價上去。這跟我做新東方的本質或者說願景是違背的。

艾誠:你所在的江湖是什麼樣的?

俞敏洪:教育江湖應該是分為國家控制的江湖以及民間活躍的江湖。公立學校不會根據系統的好壞來向你採購,而是根據和你的關係好壞以及你能給多少回扣來採購。

艾誠:如果江湖就是這樣的呢?那新東方怎麼辦?

俞敏洪:所以我們不涉及這樣的江湖。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直堅持只做培訓,只招散戶,也就是只做B2C的生意的原因。

艾誠:徐小平、王強的離開是你願意看到的嗎?

俞敏洪:現代是創業的時代,他們離開新東方並不是對新東方有怨氣,而是當任何一個人覺得自己有可能會變成另外一個俞敏洪的時候,他能不去嘗試嗎?

艾誠:我聽說曾經只要是新東方人出去創業的時候,來找你說,投資我把,那個時候你是不願意的。

俞敏洪:現在還是不會,但凡直接跟新東方業務競爭對抗的,我是不會投資的,我要投資的肯定是跟新東方業務互補的。

艾誠:20年前,新東方可以說是中國英語教育培訓的鼻祖,但是20年後,在每一個細分行業,都會有一個咄咄逼人的新銳,那你會不會焦慮?

俞敏洪: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焦慮的,關鍵是你在每一個點上,如何進行長遠的佈局。

艾誠:如何看待這個行業跟互聯網的結合?

俞敏洪:我覺得互聯網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也是一種工具背後的思維。那麼沿著互聯網所需要的比如針對客戶為核心提供客戶最需要的解決方案,去解決客戶的問題就行了。

艾誠:你想像中的一個理想中的、完美的互聯網教育公司應該是什麼樣子?

俞敏洪:沒有一個完美的互聯網教育公司存在,它應該是就某一個方面的哪個東西做的最好的存在。新東方我有一個規矩,假如說有一天倒閉了,賬上的錢必須能做到兩件事情,第一所有學生的費用可以退完。第二所有老師和員工的工資可以發完,

艾誠:你覺得自己身上最牛的地方是什麼?

俞敏洪:假如說那是一個正面形象的話,就是我人比較隨和。

艾誠:你覺得自己身上哪個特點你最不喜歡?

俞敏洪:還是隨和,有時候會顯得優柔寡斷。

艾誠:如果不得不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是不是你就希望被大家記住,俞敏洪是個好人?

俞敏洪:我希望被大家記住的是俞敏洪為這個社會創造了什麼樣的價值和貢獻。

信心就滾滾而來。” 新東方不僅行銷課程,更行銷了品牌。

一個公司有了產品,一定要利用行銷能力把產品、品牌推銷出去。

第四、轉化能力

俞敏洪從“個體戶”到管理100人的團隊井井有條,大約花了五年時間。幾年後,管理上萬的員工也能做到得心應手。能力是能成長的,俞敏洪的領袖才能日益顯現。

一個優秀的創業者要能把技術和能力轉化為產品、把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五、社交能力

新東方初始,俞敏洪對很多社會風氣不懂,經常被居委會的老太太罵、被城管罰,後來他放平心態,以“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 自慰。聖人、智者都要在社會中跟人打交道。要想創業,人際交道不能不打,否則就會縮減成功的機會。

第六、用人能力

俞敏洪比喻新東方“一隻土鼈帶著一群海龜在這兒幹”,“土鼈”就是俞敏洪,而“海龜”就是新東方的幾十名海外留學歸來的高管。“海龜”眼界高,俞敏洪抱著為他們服務的心態,同時保持超強的學習能力,讓大家覺得跟著他有前途。

要想做大事業,就要學會運用利益、感情、事業把身邊有才能的人統一在一起,讓大家為了共同目標努力。

第七、把控能力

把控能力包括對企業的把控,比如企業發展速度、發展節奏等。還包括對人的把控,隨時洞悉員工動向,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壓制其不合理的欲望。

俞敏洪認為對人、對環境、對企業發展步驟的把控能力,是一個公司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

第八、革新能力

革新能力。包括體制、制度、技術以及思想的革新。企業停滯不前,將慘遭淘汰,改革過猛,有可能崩盤。改革步驟要把握好。

新東方從“個體戶”發展到家族店、哥們合夥制、國內股份制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每一次改變都意味著大量的利益改革、結構改造等,如果其中一步改不好,新東方也許早已不復存在。

給CEO們的建議

“18歲的男生以英俊為驕傲,是青春。30歲的男生說自己英俊,很白癡!女生長得再美,有哪個女生到了30歲還敢說老娘長得挺妖嬈的,沒有。30歲以後所有我們的青春、夢想、激情都集中在了對於事業、生活、未來和對社會貢獻的追求上。”在俞敏洪看來,理想和激情是保持奮鬥最重要的源泉。

自2006年新東方上市後,俞敏洪開始當CEO。 2015年11月,俞敏洪與華泰聯合證券公司前董事長盛希泰共同成立了洪泰基金,步入天使投資領域。作為一名資深CEO,俞敏洪有一些心得和建議。

如果你是一名CEO,俞敏洪認為在創業初始,就要確定商業模式和戰略,這是公司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其次,尋找和公司、創始人所做的事匹配的發展模型,要學會根據不同的勢能確定不同的戰略。然後為團隊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的路徑,商業的路徑瞬息萬變,CEO要始終給團隊信心前行。

關於一個公司的未來路徑,俞敏洪認為公司能否長久發展主要取決於CEO們是否能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平衡機制。

在一個團隊中,如果功勞算成領導的,錯誤算成員工的,這種利益分配必然使團隊渙散。好的領導做決策時會讓團隊參與,在“打仗”時能和成員密切配合,在企業發展方向正確的情況下,能夠關照到團隊的每位成員。

第二、對時間和資源的最佳把控。

“有一段時間新東方有人提出來說要做最大的線上課程,我沒有做,因為我知道做了以後會把新東方拖死。” 俞敏洪認為時機把握很重要。

什麼時候融資,什麼時候對接政府資源等決策,都沒有客觀指標。很多時候,如果投第一批公司,就會因為投資過早而死掉,第二批公司又不敢投,很可能第二批公司都做大了。時機不對,就會錯失良機。

第三、確立創新、開放的系統和結構的顛覆能力。

一般都是後期做的比較大的公司,可能會面臨這個問題。現在俞敏洪在新東方考慮最多的就是這兩個問題。比如對於工作了一定年數的員工,每年工資漲40%不好做了。這時,創新和顛覆能力就非常重要。

俞敏洪曾多次表達對新東方上市的後悔,股東對股價的追求有違他創辦新東方的初衷,他形容“就像你娶了一個完全把控不住的女人,很難受,你又愛她,但是她又不聽你的話。”如今,新東方網上市新三板,看樣子他又娶了一個把控不住的女人,不知以後會不會再次後悔?

“我一直希望生命還有另外一個階段,就像弘一法師把一輩子當兩輩子來過,弘一法師前半輩子滾滾紅塵,後半輩子是紅塵之上。但是估計我做不到,因為我是個好色、好食、好酒之徒,如果讓我遠離這些,我的生命也沒有意義了。”當柳傳志問他以後還想幹什麼,俞敏洪沉思片刻後回答。

他期待可以自由地在這個世界行走,讀書、周遊列國,就像他的鄰居徐霞客一樣。

艾問·快問快答

艾誠:你喜歡現在的新東方嗎?

俞敏洪:很難說,新東方當然會喜歡了,再怎麼有問題,也是自己一手創辦起來的。

艾誠:為什麼你一直說挺後悔上市的?

俞敏洪:我現在恨不得新東方從股市上下來呢,那樣我就會更加安心地做新東方。投資者總是鼓動你短期之內儘快見效,讓股價上去。這跟我做新東方的本質或者說願景是違背的。

艾誠:你所在的江湖是什麼樣的?

俞敏洪:教育江湖應該是分為國家控制的江湖以及民間活躍的江湖。公立學校不會根據系統的好壞來向你採購,而是根據和你的關係好壞以及你能給多少回扣來採購。

艾誠:如果江湖就是這樣的呢?那新東方怎麼辦?

俞敏洪:所以我們不涉及這樣的江湖。這就是我為什麼一直堅持只做培訓,只招散戶,也就是只做B2C的生意的原因。

艾誠:徐小平、王強的離開是你願意看到的嗎?

俞敏洪:現代是創業的時代,他們離開新東方並不是對新東方有怨氣,而是當任何一個人覺得自己有可能會變成另外一個俞敏洪的時候,他能不去嘗試嗎?

艾誠:我聽說曾經只要是新東方人出去創業的時候,來找你說,投資我把,那個時候你是不願意的。

俞敏洪:現在還是不會,但凡直接跟新東方業務競爭對抗的,我是不會投資的,我要投資的肯定是跟新東方業務互補的。

艾誠:20年前,新東方可以說是中國英語教育培訓的鼻祖,但是20年後,在每一個細分行業,都會有一個咄咄逼人的新銳,那你會不會焦慮?

俞敏洪: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焦慮的,關鍵是你在每一個點上,如何進行長遠的佈局。

艾誠:如何看待這個行業跟互聯網的結合?

俞敏洪:我覺得互聯網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也是一種工具背後的思維。那麼沿著互聯網所需要的比如針對客戶為核心提供客戶最需要的解決方案,去解決客戶的問題就行了。

艾誠:你想像中的一個理想中的、完美的互聯網教育公司應該是什麼樣子?

俞敏洪:沒有一個完美的互聯網教育公司存在,它應該是就某一個方面的哪個東西做的最好的存在。新東方我有一個規矩,假如說有一天倒閉了,賬上的錢必須能做到兩件事情,第一所有學生的費用可以退完。第二所有老師和員工的工資可以發完,

艾誠:你覺得自己身上最牛的地方是什麼?

俞敏洪:假如說那是一個正面形象的話,就是我人比較隨和。

艾誠:你覺得自己身上哪個特點你最不喜歡?

俞敏洪:還是隨和,有時候會顯得優柔寡斷。

艾誠:如果不得不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是不是你就希望被大家記住,俞敏洪是個好人?

俞敏洪:我希望被大家記住的是俞敏洪為這個社會創造了什麼樣的價值和貢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