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深海迷航》:一場海底世界的生存與探險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From 《銀河英雄傳說》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

浩瀚的銀河與廣闊的大海是天上與地下最令人嚮往的地方。 因此, 人們嚮往天空, 就有了不少科幻作品, 無論是小說、電影還是遊戲, 都有不少優秀作品。 說起以宇宙、星空為背景的遊戲就數不勝數, 比如《品質效應》、《無人深空》、《星球大戰》等等。 而以大海為題材的遊戲也有不少, 但如同著名小說《海底兩萬里》一樣在海底旅行的遊戲卻很少。

近日一款名為《深海迷航》的單機遊戲進入了steam銷售榜前十, 只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之下。 這款遊戲正式發佈日期是1月23日,

僅一周時間就成功上位, 想必遊戲是十分不錯的。 而在Steam頁面可以看到, 最近30天內的好評達到96%, 這是一個相當高的評價。

《深海迷航》是一個什麼樣的遊戲?

《深海迷航(Subnautica)》是一款開放世界生存遊戲, 準確的來說, 是一款糅合了海洋生存、沙箱冒險的海底探秘遊戲。

海底探險, 可以說對於喜歡海洋的玩家來說是十分有誘惑力的。 該遊戲講述的是玩家乘坐的飛船墜毀到了一個被海洋包括的星球, 只能在海地生活下去。 為了生存需要建造維護自己的海底基地, 收集資源、製作工具, 收集氧氣, 保證生存。

看起來玩法十分簡單, 但真的如此嗎?

並不是, 當我們剛進入遊戲的時候, 遊戲劇情剛好是我們扮演的被派往4546B星球採礦的船員, 所乘坐的極光號飛船在穿越4546B星球大氣層的過程中遇到不明攻擊, 只能乘坐緊急逃生艙進行迫降。 經過一陣劇烈的顛簸, 最終落在一個未知的星球上, 而這裡只有無盡的海洋。 當我們從逃生艙走出時, 發現整個海面只有一艘自己的逃生艙和極光號的殘骸,

水下則是各種奇怪的外星生物圍著我們遊動。

遊戲沒有任何提示, 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和一搜已經墜毀毫無生機的太空飛船, 甚至有種孤獨和茫然感。 當茫然感過去後, 我們需要儘快熟悉如何生存下來。

生存OR探險?

遊戲難度分為四個階級,

分別為生存模式、自由模式、極限模式、創造模式, 生存模式是玩家體驗的最多的模式, 也是最為安全的一個模式。

遊戲模式選擇介面

該作的目的主要是讓主角需要尋找失散的船員, 弄清飛船墜毀的真相。 因此整個遊戲過程中, 我們需要通過收集資源和升級科技來打造深海潛艇,

探索海底深處的外星遠古遺跡, 來解開失事謎題, 最後離開星球。

當我們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 就要開始打算如何收集資源了, 而我們所有需要的一切都在這片海洋裡, 或者說都在這海面之下。 探索海洋是一個十分令人興奮的過程, 我們可以盡情的游向海底, 去探索未知的深海領域, 抓捕奇怪的魚和貝類、採集各種礦產和材料。 但因為裝備限制, 我們能潛行的深度有限, 當我們製造出一些基礎道具之後, 就會在各個區域發現一些飛船墜落時散落的科技藍圖。 我們可以收集散落在這片海域的各種科技藍圖來製作高級裝備, 武器、服裝、水下推進器, 甚至是基地和潛水艇, 這些藍圖會幫助我們打開一個新的世界,而每得到一個新裝備,我們就會體驗到一些新的內容。

我們靠著獲取科技藍圖製作高級裝備來實現一步步發展,建造船艦和基地、探索神秘島嶼和洞穴,而隨著我們探索海底的區域與深度越來越大,變異的生物、致命的病毒、廢棄人造基地甚至外星人遺址紛紛出現在我們面前……

當你以為你能愉快的一面進行發展一面進行探險,那就錯了。即便是最安全的生存模式,即便是安全區,也會遇到危險的動物,而遊戲裡攻擊性的武器很少。所以,基本上誰也打不過。這時候是生存還是探險就值得選擇了。

侵略性動物——電鰻

地圖眾多的海底世界卻危險滿滿

隨著我們探索海底的區域與深度越來越大,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陌生的內容,負18米的淺海洞穴和萌萌的咖喱魚;負72米茂密的海藻森林和嘶吼的錘頭鯊;打造深海潛艇到達的負514米,瑰麗而又神秘;負1176米,巨型海怪等待著你解開遠古外星生物滅絕之謎……

在這個自由探索的海底世界裡,除去安全區和墜毀區以及最開始探索的海上綠洲外,還有寒骨森林、庫什區、海底沙漠、大堡礁、血藻高原、海藻森林、遠古群山、蘑菇森林、蛇菇洞穴、失落之河、浮島、熔岩堡、惡魔島這13個區域,而每個區域的深度不一。或許在潛入深海的過程中,由光明遁入黑暗之後可能會再次看到新的光明,進入海底之下的另一個世界,那裡存在著尚未被發現的遺跡和設施。

寒骨森林

在這些區域裡,包括安全區,都分佈著18種侵略性海洋動物,諸如:食人魚、鯊魚、海龍利維坦、吸血蟲等。如果你抱著好奇心而去探索墜毀的極光號,可能會被活躍在艦尾區域的怪獸利維坦吃掉;也可能在安全區遇到自爆魚,如果不及時離開自爆魚的區域可能會被自爆魚自爆造成重傷玩家。

最大型生物——海皇利維坦

《深海迷航》究竟有什麼魔力吸引著我們?

近年來沙箱類遊戲成為單機遊戲門類中的大熱,諸如《我的世界》、《輻射》系列等各式各樣的優秀沙箱遊戲層出不窮,但是《深海迷航》的開發團隊不落窠臼,將玩家們熟悉的沙箱生存玩法帶到了外星的海底世界,為已然審美疲勞的玩家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清爽體驗,因此,在EA測試期間也在STEAM平臺上獲得了銷售160萬套的好成績。

在《深海迷航》的海底世界裡,我們可以在水下建立生存基地、可以建造強力的潛艇、可以由淺入深地探索星球的各個海域,看各種新奇的海洋生物。在水下建立生存基地,並建造強力的潛艇,由淺入深地探索星球的各個海域。並且《深海迷航》通過其畫面的渲染和優秀的音樂表現力,將一個架空的外星海世界展現得惟妙惟肖,令人身臨其境。尤其是當玩家以VR模式遊玩時,探索過程中冷不丁出現在眼前的血盆大口可能會嚇得人手柄都甩飛。

這款作品塑造的驚人海底地貌,可以在不同的生態區域看到不同的生態環境,無論是誘人的海藻林還是遍佈危機的死火山和沙丘之地,還是巨大而危險的海洋怪獸穿梭其中,我們能感受到一個和諧與危機並存的海底世界;而當我們進一步潛入到深海後,周遭會被黑暗包圍,幾乎無法通過視覺來判定方向,在這種環境下營造出的恐懼感可能會是我們在其他此類遊戲中所沒有體驗過的。

對於海底世界的好奇就如同我們對星空、宇宙的好奇一樣,而如今有一個遊戲可以滿足我們平凡人對海底世界的好奇心,去看看別人對海底世界的構想。一人、一船、一世界,享受個人探索海底的樂趣吧!

極地編輯:肆肆

轉載請注明來源

這些藍圖會幫助我們打開一個新的世界,而每得到一個新裝備,我們就會體驗到一些新的內容。

我們靠著獲取科技藍圖製作高級裝備來實現一步步發展,建造船艦和基地、探索神秘島嶼和洞穴,而隨著我們探索海底的區域與深度越來越大,變異的生物、致命的病毒、廢棄人造基地甚至外星人遺址紛紛出現在我們面前……

當你以為你能愉快的一面進行發展一面進行探險,那就錯了。即便是最安全的生存模式,即便是安全區,也會遇到危險的動物,而遊戲裡攻擊性的武器很少。所以,基本上誰也打不過。這時候是生存還是探險就值得選擇了。

侵略性動物——電鰻

地圖眾多的海底世界卻危險滿滿

隨著我們探索海底的區域與深度越來越大,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陌生的內容,負18米的淺海洞穴和萌萌的咖喱魚;負72米茂密的海藻森林和嘶吼的錘頭鯊;打造深海潛艇到達的負514米,瑰麗而又神秘;負1176米,巨型海怪等待著你解開遠古外星生物滅絕之謎……

在這個自由探索的海底世界裡,除去安全區和墜毀區以及最開始探索的海上綠洲外,還有寒骨森林、庫什區、海底沙漠、大堡礁、血藻高原、海藻森林、遠古群山、蘑菇森林、蛇菇洞穴、失落之河、浮島、熔岩堡、惡魔島這13個區域,而每個區域的深度不一。或許在潛入深海的過程中,由光明遁入黑暗之後可能會再次看到新的光明,進入海底之下的另一個世界,那裡存在著尚未被發現的遺跡和設施。

寒骨森林

在這些區域裡,包括安全區,都分佈著18種侵略性海洋動物,諸如:食人魚、鯊魚、海龍利維坦、吸血蟲等。如果你抱著好奇心而去探索墜毀的極光號,可能會被活躍在艦尾區域的怪獸利維坦吃掉;也可能在安全區遇到自爆魚,如果不及時離開自爆魚的區域可能會被自爆魚自爆造成重傷玩家。

最大型生物——海皇利維坦

《深海迷航》究竟有什麼魔力吸引著我們?

近年來沙箱類遊戲成為單機遊戲門類中的大熱,諸如《我的世界》、《輻射》系列等各式各樣的優秀沙箱遊戲層出不窮,但是《深海迷航》的開發團隊不落窠臼,將玩家們熟悉的沙箱生存玩法帶到了外星的海底世界,為已然審美疲勞的玩家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清爽體驗,因此,在EA測試期間也在STEAM平臺上獲得了銷售160萬套的好成績。

在《深海迷航》的海底世界裡,我們可以在水下建立生存基地、可以建造強力的潛艇、可以由淺入深地探索星球的各個海域,看各種新奇的海洋生物。在水下建立生存基地,並建造強力的潛艇,由淺入深地探索星球的各個海域。並且《深海迷航》通過其畫面的渲染和優秀的音樂表現力,將一個架空的外星海世界展現得惟妙惟肖,令人身臨其境。尤其是當玩家以VR模式遊玩時,探索過程中冷不丁出現在眼前的血盆大口可能會嚇得人手柄都甩飛。

這款作品塑造的驚人海底地貌,可以在不同的生態區域看到不同的生態環境,無論是誘人的海藻林還是遍佈危機的死火山和沙丘之地,還是巨大而危險的海洋怪獸穿梭其中,我們能感受到一個和諧與危機並存的海底世界;而當我們進一步潛入到深海後,周遭會被黑暗包圍,幾乎無法通過視覺來判定方向,在這種環境下營造出的恐懼感可能會是我們在其他此類遊戲中所沒有體驗過的。

對於海底世界的好奇就如同我們對星空、宇宙的好奇一樣,而如今有一個遊戲可以滿足我們平凡人對海底世界的好奇心,去看看別人對海底世界的構想。一人、一船、一世界,享受個人探索海底的樂趣吧!

極地編輯:肆肆

轉載請注明來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