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現在青海的年味不如從前了,這些事再不做年就消失了!

不知不覺間,

農曆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

記憶裡, 一年一度的春節

就是小時候最大的期盼,

因為期盼,

所以常常會覺得日子那麼長,

早早收好的新衣, 能夠整理上幾十遍,

寒冷的天氣更因為四面八方的

年味變得溫暖起來!

而最有年味的一件事,

就是跟著大人一起去採購年貨。

不過現在, 青海這些年發展的越來越快,

物質生活也是越來越豐富,

年味跟著也越來越淡了。

大家還記得曾經的我們是怎麼過年的嗎?

記憶中無法消散的年味

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新年

記得小時候過年前幾天就開始大掃除,

掃揚塵、洗鋪蓋、洗衣服,

家裡要以最乾淨明亮的狀態迎接新年。

家裡若是有有學識的長輩,

也會開始著手寫對聯,

或是趕集的時候上街去買,

對聯一定是這個家庭對未來一年的新期待。

有求家和萬事興的, 有期許升官發財的…

總之平常百姓家的願望都大致相似。

家人健康, 闔家歡樂

最豐盛的年夜飯

到過年了是最興奮的,

媽媽在大年三十的早上

就開始準備除夕夜的大餐,

忙碌了一年, 只想在這個時候好好的

犒勞一下家人和自己的胃。

有些菜是必不可少,

家家戶戶各有做法。

吃飯前有些人家會放一串鞭炮,

希望求得一個好兆頭。

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

平時難得吃到的大魚大肉

這時候一定不能放過,

只要人齊了就開始大快朵頤。

家裡好幾個孩子, 都緊張的盯著

僅有的兩個雞腿, 眼光閃爍。

最開心的時候:領壓歲錢!

最振奮人心的時刻當然是發壓歲錢,

小時候是2角錢, 稍微大一點就有1、2塊啦!

當然這些錢在大年初一那天會“大顯神通”!

春節拜年時,

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

放進紅包分給晚輩,

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

因為"歲"與"祟"諧音,

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領完壓歲錢,抓上一把瓜子或是糖揣兜裡,

約上周圍家裡的小夥伴一起去放鞭炮,

當然稍不留神衣服上就會被燙出洞,還不敢說。

稍大一點,家裡買上了黑白電視,

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看春晚,

那時候的春晚是真的好看,

小品也是真的好笑。

就這樣等到晚上12點,

每一戶人家都會放鞭炮放煙花。

漫天的煙花照亮整個夜空,

耳邊全是各種鞭炮聲,寓意著辭舊迎新!

而這樣的煙花鞭炮會持續到12點15…

最好玩還是買東西和走人戶

大年初一穿上了期待已久的新衣服,

拿上前一晚得到的壓歲錢興沖沖的就上街了。

女生的話就買個大紅色的氫氣球牽著玩,

再勻出一點買2分錢一本的小人書,

當然會藏起來不讓父母發現。

男生會用錢買炮仗,就在路上玩起來,

噠噠炮(摔炮)、擦擦炮、沖天炮、電光炮…

雖說總會害怕會被炸傷,但卻每年都樂此不疲。

大年初一的時候,因為忌諱哭和不吉利的字眼,

小孩子那天就會抓緊皮一下,

因為知道自己不會被家長收拾。

殊不知年後媽媽總會新舊帳一起算,被收拾的更慘。

整個年過完,大家都圓潤了一些,也更有朝氣。

新年新氣象在這一時段時間體現的淋漓盡致。

毫無笑點的春晚和低頭玩手機的家人

如今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

可年味兒卻越來越淡了

吃年夜飯的我們

卻成了看手機的“低頭族”

走親訪友的禮儀

也被“微信拜年”所取代

小孩子也不在稀罕那些糖果花生,

多的都是抱著手機平板各玩各的遊戲,

期間夾雜著大人們的呵斥:

“少玩會兒手機,眼睛還要不要了?

哎!五筒,碰一個!”

社區裡安安靜靜,除了每家電視上播放的春晚,

和平時並無二致,少了太多屬於過年的聲音。

鄉鎮上年味稍重些,炮仗聲和麻將聲依舊,

但不見曾近像我們那樣拿著氣球的小孩子。

難怪有人說,以前叫過年,

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那麼現在,為什麼人們

不再像之前一樣期待春節,

甚至提到春節不是那麼開心了呢?

其實說到底,

無非是春節能給你的東西,不再稀有了。

在以前,魚肉零食,只有在過年才能敞開了吃;

衣服,只有在過年才捨得買一身最好的;

紅包,只有在春節才能收;

明星,只有在春晚上才能看到;

忙碌了一年,只有在春節才能得到休息…

但是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這些已經變成日常,

而不再是奢望。甚至過年變成了一種負擔,

原本舒適的日子因為忙碌變得更累。

過個年到處都有喜事,一家人分身乏術,

只好分開走人戶。要送禮發紅包,

紅包少了拿不出手,紅包多了自己又承受不住。

很多人都說年味兒在消失,

對現在的過年感到失望。

但是過年卻是我們絕不能少的事。

因為只有到這個時候,

大家才會有一個理由

從天南海北趕回來一家團聚,

過年,是每個家團圓最大的助推力。

每到過年,一大家人坐在一起,

談論著這一年的各種經歷和自己的生活,

似乎遇到過再難的事情到這個時候,

都會被這一份溫情化解,

餘下的都是家人溫暖的陪伴。

所以,過年一定要回家!

那時候青海缺少的是年貨,

現在缺少的是一份年味。

希望今年過年我們能把

年貨和年味一起帶回家!

過年大家能放下手機、放下工作

好好的陪家人一起過個熱鬧年

不要讓一家團聚的日子成為低頭族的聚會

最後,浪西寧提前

在這裡給大家拜個早年

希望你和你愛的人都能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放進紅包分給晚輩,

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

因為"歲"與"祟"諧音,

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領完壓歲錢,抓上一把瓜子或是糖揣兜裡,

約上周圍家裡的小夥伴一起去放鞭炮,

當然稍不留神衣服上就會被燙出洞,還不敢說。

稍大一點,家裡買上了黑白電視,

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看春晚,

那時候的春晚是真的好看,

小品也是真的好笑。

就這樣等到晚上12點,

每一戶人家都會放鞭炮放煙花。

漫天的煙花照亮整個夜空,

耳邊全是各種鞭炮聲,寓意著辭舊迎新!

而這樣的煙花鞭炮會持續到12點15…

最好玩還是買東西和走人戶

大年初一穿上了期待已久的新衣服,

拿上前一晚得到的壓歲錢興沖沖的就上街了。

女生的話就買個大紅色的氫氣球牽著玩,

再勻出一點買2分錢一本的小人書,

當然會藏起來不讓父母發現。

男生會用錢買炮仗,就在路上玩起來,

噠噠炮(摔炮)、擦擦炮、沖天炮、電光炮…

雖說總會害怕會被炸傷,但卻每年都樂此不疲。

大年初一的時候,因為忌諱哭和不吉利的字眼,

小孩子那天就會抓緊皮一下,

因為知道自己不會被家長收拾。

殊不知年後媽媽總會新舊帳一起算,被收拾的更慘。

整個年過完,大家都圓潤了一些,也更有朝氣。

新年新氣象在這一時段時間體現的淋漓盡致。

毫無笑點的春晚和低頭玩手機的家人

如今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

可年味兒卻越來越淡了

吃年夜飯的我們

卻成了看手機的“低頭族”

走親訪友的禮儀

也被“微信拜年”所取代

小孩子也不在稀罕那些糖果花生,

多的都是抱著手機平板各玩各的遊戲,

期間夾雜著大人們的呵斥:

“少玩會兒手機,眼睛還要不要了?

哎!五筒,碰一個!”

社區裡安安靜靜,除了每家電視上播放的春晚,

和平時並無二致,少了太多屬於過年的聲音。

鄉鎮上年味稍重些,炮仗聲和麻將聲依舊,

但不見曾近像我們那樣拿著氣球的小孩子。

難怪有人說,以前叫過年,

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那麼現在,為什麼人們

不再像之前一樣期待春節,

甚至提到春節不是那麼開心了呢?

其實說到底,

無非是春節能給你的東西,不再稀有了。

在以前,魚肉零食,只有在過年才能敞開了吃;

衣服,只有在過年才捨得買一身最好的;

紅包,只有在春節才能收;

明星,只有在春晚上才能看到;

忙碌了一年,只有在春節才能得到休息…

但是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這些已經變成日常,

而不再是奢望。甚至過年變成了一種負擔,

原本舒適的日子因為忙碌變得更累。

過個年到處都有喜事,一家人分身乏術,

只好分開走人戶。要送禮發紅包,

紅包少了拿不出手,紅包多了自己又承受不住。

很多人都說年味兒在消失,

對現在的過年感到失望。

但是過年卻是我們絕不能少的事。

因為只有到這個時候,

大家才會有一個理由

從天南海北趕回來一家團聚,

過年,是每個家團圓最大的助推力。

每到過年,一大家人坐在一起,

談論著這一年的各種經歷和自己的生活,

似乎遇到過再難的事情到這個時候,

都會被這一份溫情化解,

餘下的都是家人溫暖的陪伴。

所以,過年一定要回家!

那時候青海缺少的是年貨,

現在缺少的是一份年味。

希望今年過年我們能把

年貨和年味一起帶回家!

過年大家能放下手機、放下工作

好好的陪家人一起過個熱鬧年

不要讓一家團聚的日子成為低頭族的聚會

最後,浪西寧提前

在這裡給大家拜個早年

希望你和你愛的人都能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