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傳媒大學:唱好主旋律 為國家發展當好傳播者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發展素質教育, 推進教育公平,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為推動十九大精神進校園, 新華網特推出系列訪談。 日前,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做客新華網訪談間, 介紹了學校全面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做法和體會以及學校創新思政教育的新舉措。

主持人:高校思政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推手和抓手。 為了讓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活起來”, 中國傳媒大學做了哪些努力?

陳文申:怎麼調動思政課學生的出勤率, 提高抬頭率、開口率, 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我覺得有三個方面是值得思考的。

一是, 在教材體系建設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 遵循教書育人規律, 遵循學生成長規律, 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準。 ”遵循學生成長規律要求教材設置更加科學, 既注意思政課教材體系的連貫性, 又要體現出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層級的差異性, 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才會有新鮮感, 就像喜歡看電影一樣喜歡思政課。

二是, 創新教學方式, 只有創新才能把思政課講活、講火。

為提升思政課教學的效果, 各高校深入探索, 各顯神通, 出現了很多有效做法。 比如鼓勵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田野、走向社會, 將思政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融合, 運用新媒體與新技術, 包括用學生們喜歡的語言, 讓學和教更好地結合和互動起來等。 中國傳媒大學在這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比如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開展的“辯與論”公開課, 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緊密結合;新聞傳播學部將設計“民族團結一家親”“長征路上小紅軍”“擼起袖子加油幹”等表情包, 把創作變成學習、把政治學習和思想教育的要素融入創作過程等等。

三是, 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思政課是一門政治性、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 需要一批擁有堅定信仰、深厚學術素養和高超教育技藝的教師。

為什麼中央要求各級領導幹部, 從部長、省委書記、省長都要深入到大學講思政課?講思政課離不開當下的現實, 這些奮鬥在共和國改革開放第一線的部長們、省委書記、市委書記、市長, 包括各級領導幹部對國家改革發展歷史進程的許多深刻感悟是大學思政課老師欠缺的, 當然, 大學教師也要主動提升自己的實踐素養。 把這三方面做好之後, 我覺得思政課的效果會有大的提升。

為唱好主旋律, 為國家發展當好傳播者, 中國傳媒大學在思政教育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 學校始終堅持培養具有堅定黨性原則、兼備“兩種意識”的人才。 “兩種意識”即樹立喉舌意識和導向意識,

比如, 我們的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對學生進行的“專業宣誓”, 新生入學和畢業生離校都要進行宣誓, 把思想政治教育像過節日一樣, 融入有形和無形的教育教學之中。 我們的新聞傳播學部, 通過開展“三項學習教育”,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以及職業精神、職業道德教育, 融入到整個人才培養全過程。 還有就是我們在提升“思政課程”主戰場的同時, 搞活“課程思政”新戰場,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相關課程裡面, 讓更多的老師承擔起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