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日久生情的心理學解析!

比較經典的愛情理論是愛情三角論, 該理論認為最完美的愛情是由激情(荷爾蒙帶來的性欲、一見鍾情等)、承諾(願意給對方一個安全感的婚姻)、親密(互相傾訴、熟悉程度)三因素平衡疊加。

“日久生情”的愛情在後兩個因素上偏向更多。

愛情本來就是一種親密關係的建立, 一種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情感聯結。 因此, 不難理解從朋友般的親密開始, 相處久了, 越來越習慣互相關心、照顧, 直至願意給彼此承諾, 共同組建家庭的這種愛情。

並且從人類進化學的角度來說, 日久生情也是一種本能, 人們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形成情感聯結, 並組成小的家庭, 資源分享, 一同奮鬥。 這些親密關係的形成, 使個體能更好的在群體社會環境中生存、繁衍。

並不是一見鍾情、或是充滿激情的愛才能叫做愛情。 比如一些追求柏拉圖式愛情的人, 或者結婚後無性生活的夫妻, 他們往往更在乎心理上的親密感與歸屬感, 有時候因為生了小孩之後, 彼此單獨相處的機會更少, 但是不妨礙愛情的保持。 因為家給我們帶來歸屬感, 並且有一個可以理解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支援自己的伴侶, 也會感到非常幸福。

所以, “日久生情”也是愛情的形式, 相比與一見鍾情只是速度不同, 本質卻沒有區別。 並且日久生情的愛來的更源遠流長、關係更穩定, 習慣了這種親密的關係, 更加難以離開, 畢竟人一生遇到一個懂自己的、永遠支持自己的人不容易, 便會更加的珍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