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回誰家過年,先搞清楚父母的真實想法

結婚以前的新年, 都在催婚中渡過, 結婚後的新年, 又在糾結著回哪個家過年。 但如果真的各回各家過年, 父母就會覺得開心嗎?我們不妨先來瞭解一下父母的心理需求吧。 觀念各不相同, 但生活的距離總歸就這兩種情況, 一種是和雙方父母住在一個城市的, 另一種是和父母分居兩地的。

圖片來自網路

咱們先來說第一種, 和父母住一個城市的。 這種情況, 是最好處理的, 平時就經常見面, 過年就是湊個熱鬧, 跟著習俗走, 完全可以中午去娘家, 晚上去婆家。 當然也有住在一個城市, 卻因為工作太忙, 很少去兩家老人那裡看看的。 那過年時, 老人可能心理會更盼望多陪陪自己。 最好的方式是提前各回各家, 買點年貨, 幫著幹點家務活, 聊聊天。 畢竟跟自家孩子說話比較輕鬆和貼心, 而在聊天的過程中老人心理上得到了安慰, 知道兒女的牽掛, 過年那天就不會那麼計較和在意陪他們的時間長短。


第二種, 是和父母不住在一個城市。 這種時候年節就顯得特別重要, 家家老人都盼著過年能在一起團聚。 觀念問題是很難改變的, 但現在都是獨生子女, 分身乏術, 往往女方就會委屈一些, 跟著習俗走, 去婆婆家過年。

圖片來自網路

但隨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 做為父母曾經的“貼心小棉襖”, 更是思念之情愈加刻骨。 這時候, 夫妻之間往往會出現矛盾。 但我特別不支持那種, 用回誰家過年來考驗雙方感情的說法。 畢竟一邊是從小養大自己的父母, 有難以割捨的親情和愛, 另一邊是相濡以沫的伴侶, 要相守一生。 所以, 這本來就是一個不公平和沒有標準答案的選擇題。

做為一個婚姻指導師, 我個人的建議是在面對這個結的時候, 最好的方式是夫妻雙方不帶情緒、不帶批判、不帶考驗一起來分析兩家情況, 商量怎麼過年的問題。

這個過程中如果選擇逃避, 總有一年會山洪暴發, 兩敗俱傷。

如果選擇用吵架的方式, 不會解決問題,

只會傷害彼此的感情, 最終問題沒有解決, 反而曾經彼此怨恨, 讓年過的很痛苦, 孝心變成心魔;

結婚多年後, 夫妻之間一起商量、一起用心、一起在意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少, 如果把一起商量和尋求解決方式做為兩人的沖關遊戲, 在回誰家過年的問題上, 跳出自己的格子, 把問題當成一個“課題”來研究和攻克, 一定會找到最好的方式。

圖片來自網路

用第三種方式, 在研究的過程中, 也是增加夫妻感情和信任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不帶情緒的把自己的真實期待和擔心都說出來, 讓對方明白自己的真實想法, 然後再一起商量解決方案。 畢竟, 回誰家過年, 是一個因為愛而產生的話題。 我們就用愛的方式來解決吧。

最後還有一個友情提示, 不管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沒有去的那一方父母, 除了打電話給父母, 最好也打給親朋好友, 一是表示問候, 二是告知不回去過年的原因, 並希望代為多關心。 畢竟親朋好友的責問, 也是老人在意的一個要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