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00年前被明軍追鋪 後隱居雲南無量山 如今一直思念內蒙古

這是一支隱居在普洱的無量山深處的蒙古族茶農, 他們建國後就被登記為蒙古族, 他們身份證從剛全國印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就開始清一色寫著蒙古族。 幾百年來, 他們很少走出這片大山, 他們世代以種植採摘茶葉為生。 2016年, 他們的村落首次通了公路。

▶隱居普洱無量山, 世代為茶農

這就是位於雲南普洱市思茅地區鎮沅縣振太鄉一個叫鐵家坡的蒙古族村寨。

這裡居住著26戶, 140多姓鐵的蒙古族。 他們是西南蒙古族中較為獨特的一支。

振太鄉鐵家山, 這是一個猶如世外桃源的蒙古族村寨, 它屬於思茅地區鎮沅縣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振太鄉有著"世界野生茶樹王之鄉"的美譽, 這裡居住有漢族、彝族、傣族、回族、蒙古族、哈尼族、拉祜族、苗族、白族、滿族、傈僳族等14種民族, 是鎮沅縣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

據瞭解, 從茶馬古道的源頭零公里出發, 有6條茶馬古道 , 分別通向北京、西藏、緬甸、越南、老撾等地, 再轉口其他國家。 這6條茶馬古道中最主要的有2條, 即官馬大道和藏馬大道, 經墨江、玉溪、昆明到北京的茶馬古道即官馬大道, 普洱人稱為前路;而從普洱出發, 經景谷、景東、大理、麗江到西藏的茶馬大道即藏馬大道,

普洱人稱為後路, 振太鄉就屬於茶馬古道的後路。 藏馬大道從普洱出發後, 經過寧洱千剛風雨橋, 貼著無量山進入景穀, 鎮沅, 然後沿著大無量山, 一直往北, 過大理進麗江, 穿過莽莽橫斷山脈進入藏區。

▶西南鐵改余同族同源

關於鐵家的歷史,

據振太鄉興隆小學教師鐵昆說, 早在清末民國初, 鐵家坡始祖余振太第六代, "天"字輩又全族"餘改鐵", 恢復"鐵"姓。 居住地也以"鐵"姓命名, 稱鐵家山(坡)。 建國後, 他們的戶籍一直登記為蒙古族。

鐵家山一位年長者介紹, 1368年, 元順帝退出大都(今北京)到了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諾爾附近)。

鐵氏族人不願隨元順帝北還, 取道四川前來投奔雲南的梁王。 途中遇到紅巾軍追捕, 逃到大渡河瀘定橋附近, 追兵緊逼、形勢危急, 於是決定更名易姓、分散逃避, 但一時又想不出適合的姓氏。 後來看到河裡不少遊魚, 認為是吉祥之兆, 便改姓為"魚", 為區分主僕關係, 把嫡系改為"餘姓", 把女婿家由金姓改為"俞"姓, 奴婢則改為"於"姓, 並統一把籍貫由應昌府改為應天府, 全家渡過瀘定橋分散逃難不久, 明朝軍隊就尾追到大渡河邊, 盤問河邊種地的人是否見過一群姓鐵的人過河, 種地人說, 只見拿魚的, 沒有姓鐵的, 明軍沒有再繼續追趕。

據鐵家坡姓鐵的老人介紹,家族分散逃難後,有一部分潛留四川,有一部分逃到大理,後又從大理遷到今景東縣景福鄉烏木山,這一部分人中有的定居在接近沙坑河的冷窩,一部分人暫住在景東城東面的龍箐,一直住了十代人,當傣族土知府陶府家的莊戶,看管倉庫。清咸豐以後,陶府衰敗才又遷到鎮沅振泰鄉草皮街。初逃難來沒有田地,生活困難,只得四處乞討。因受不了別人恥笑,再次遷到山溝裡棲身,先是遷到界牌山頭,後又遷到河邊定居,迄今已10多代人。

老者接著介紹到,新中國建立後,鐵家山的人就全部恢復了蒙古族稱謂,同時將餘家坡改為鐵家村。因過去不敢暴露族源,服飾婚喪習俗與漢族同,盛行與外族通婚,但仍牢記著自己是蒙古族的後代。

"餘改鐵"蒙古族追其原因很多,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了區別其他民族的餘姓,清末,隨著其他民族的餘姓進入普洱地區,在先祖餘振太的倡議下,集體恢復為鐵姓,直到新中國建國後一直戶籍註冊為蒙古族。從鐵改餘姓,然後餘改鐵姓,證明了他們是蒙古人的執著,也使得自己家族與漢族或其他民族的餘姓有了明確的區分。

▶鐵姓是世居雲南的蒙古族 

根據雲南蒙古族研究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普洱市(原茅思地區)鎮源縣的蒙古族和玉溪市通海縣興蒙蒙古族鄉的蒙古族同胞一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民族識別工作中,一直登記為蒙古族。全國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公報都被公佈為蒙古族。

這個偏居大山深處的蒙古族,因居住在無量山深處,交通極為不便,幾百年來一直不被內地蒙古族熟知。

2015年元月,筆者和昆明余少凱先生、長春作家余凡先生三個人歷經一整天盤山路從思茅縣城到振太鄉,第二天遇到鐵家坡蒙古族,他們喜極而泣說:"第一次看到內蒙古老家親人",可見他們幾百年的思鄉之情多麼深厚。2016年,鐵家坡通了公路,內蒙古鄂爾多斯成陵管委會的布仁巴雅爾先生慕名來到鐵家坡,受到鐵家坡蒙古族同胞熱烈接待!

據鐵家坡姓鐵的老人介紹,家族分散逃難後,有一部分潛留四川,有一部分逃到大理,後又從大理遷到今景東縣景福鄉烏木山,這一部分人中有的定居在接近沙坑河的冷窩,一部分人暫住在景東城東面的龍箐,一直住了十代人,當傣族土知府陶府家的莊戶,看管倉庫。清咸豐以後,陶府衰敗才又遷到鎮沅振泰鄉草皮街。初逃難來沒有田地,生活困難,只得四處乞討。因受不了別人恥笑,再次遷到山溝裡棲身,先是遷到界牌山頭,後又遷到河邊定居,迄今已10多代人。

老者接著介紹到,新中國建立後,鐵家山的人就全部恢復了蒙古族稱謂,同時將餘家坡改為鐵家村。因過去不敢暴露族源,服飾婚喪習俗與漢族同,盛行與外族通婚,但仍牢記著自己是蒙古族的後代。

"餘改鐵"蒙古族追其原因很多,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了區別其他民族的餘姓,清末,隨著其他民族的餘姓進入普洱地區,在先祖餘振太的倡議下,集體恢復為鐵姓,直到新中國建國後一直戶籍註冊為蒙古族。從鐵改餘姓,然後餘改鐵姓,證明了他們是蒙古人的執著,也使得自己家族與漢族或其他民族的餘姓有了明確的區分。

▶鐵姓是世居雲南的蒙古族 

根據雲南蒙古族研究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普洱市(原茅思地區)鎮源縣的蒙古族和玉溪市通海縣興蒙蒙古族鄉的蒙古族同胞一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民族識別工作中,一直登記為蒙古族。全國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公報都被公佈為蒙古族。

這個偏居大山深處的蒙古族,因居住在無量山深處,交通極為不便,幾百年來一直不被內地蒙古族熟知。

2015年元月,筆者和昆明余少凱先生、長春作家余凡先生三個人歷經一整天盤山路從思茅縣城到振太鄉,第二天遇到鐵家坡蒙古族,他們喜極而泣說:"第一次看到內蒙古老家親人",可見他們幾百年的思鄉之情多麼深厚。2016年,鐵家坡通了公路,內蒙古鄂爾多斯成陵管委會的布仁巴雅爾先生慕名來到鐵家坡,受到鐵家坡蒙古族同胞熱烈接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