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狠抓落實 開創新局——聚焦眉山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7.5%,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 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

著力深化改革創新 全面提升發展動能質效

嚴格執行環保、品質、安全等法規標準, 淘汰落後低端產能, 妥善處置“僵屍企業”。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推進產融結合, 降低企業負債率。

落實各項降低企業成本措施, 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企業社保繳費率政策。

推進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市創建, 實施名牌發展戰略。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大力推進“多證合一”“證照分離”。

深化項目投資審批改革,

推進並聯、容缺審批和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圖聯審, 加快推進省、市重點項目建設。 深化投融資改革, 積極探索“XOD+PPP”模式, 繼續壯大政府性投資基金。

深化財稅金融改革, 建立政府性債務全口徑監管機制, 嚴格債務限額管理, 穩妥有序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統籌抓好環保、司法、綜合行政執法等改革。

深化與簽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新建重點政產學研用聯盟3個。 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案30個以上。

抓好四川鉑智匯、加州小鎮、高端顯示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設, 啟動眉山經開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 新增一批企業(工程)技術中心。

實施“眉山優才工程”, 大力培養本土人才,

引進一批戰略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 建設一批院士和博士後工作站。

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質效

大力發展設施農業, 加快推進“三園區五基地”建設。

加快中法農業科技園、泰國正大生態養殖全產業鏈、中華枇杷園等39個現代農業專案建設。

大力推進晚熟柑桔“三百工程”建設, 辦好首屆晚熟柑桔節, 在眉山泡菜之外再造一個全國有影響力的眉山晚熟柑桔品牌。

實施“東坡味道香飄世界行動”, 辦好第16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中國國際泡菜食品博覽會。

新培育一批“三品一標”農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堅守耕地紅線, 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 保持糧食生產穩定。

深入實施“眉山製造2025”, 重點發展電子資訊等“3135”產業,

突出抓好90個投資億元以上工業及技改項目, 加快推進信利、千禾味業、萬華化學、阿格瑞新材料、百途醫藥等項目建設。

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 建成華為大資料中心, 打造四川特色大資料產業外包服務基地。

實施“1258”企業培育計畫, 支持骨幹企業做大做強。

實施“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行動。

實施服務業“115”工程, 優先發展六大先導型服務業, 重點抓好97個投資千萬元以上專案。

加快發展高端文旅產業, 實施旅遊三年倍增計畫, 加快恒大童世界、中鐵生態城、七裡坪、丹棱國家鄉村公園、青神竹編產業園等建設, 推進瓦屋山、黑龍灘、三蘇祠創5A級旅遊景區, 瓦屋山景區今年5月全面開山。

大力發展金融、現代物流、節能環保服務等生產性服務產業。

提質發展家政、商貿等生活性服務業。

積極培育健康養老、文化體育等消費熱點, 創建“放心舒心消費城市”。

著力擴大開放合作 全面提升招商引資質效

圍繞優勢主導產業, 突出招強引優、以商引商、產業鏈招商, 集中優勢資源招引大項目好項目。

加快新項目落戶建設, 重點抓實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優質項目落地, 提高履約率、開工率、達產率。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密切與港澳地區、國外友城、海外華僑華人及其社團的交往合作, 高水準辦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歷史村落的未來”國際會議、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國際長板速降公開賽等國際活動。

高水準規劃建設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 促進一批優質台資企業落戶眉山。

深化區域合作,加快推進與成都、甘孜等市州合作項目落地落實。

積極參與天府新區總規修編,完成環天府新區經濟帶規劃。

堅持產城一體,完善交通能源、公共服務、生態綠地等城市功能,加快格力電工、中建新材料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引進落實一批具有帶動性、引領性的重大新興產業專案,培育高端化產業集群,提高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

著力新型城鎮化建設 全面提升城鄉統籌質效

加快城市總規修編,推進中心城區綠地、足球和籃球場、城市傢俱等專項規劃,完成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繼續實施城鎮基礎設施千億大會戰,加快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公交都市建設,力爭完成中心城區“五縱六橫”道路黑化工程。

實施“教體醫衛騰飛行動”,引進一批知名機構來眉辦學辦醫,加快北外附屬東坡外國語學校、川大眉山校區、四川藥科職業學院、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尤文圖斯足球學院培訓中心建設。

實施“宜居縣城建設行動”,深化“百鎮建設行動”。

加強城市管理,提高精細化、智慧化水準。

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建成一批幸福美麗新村、市級“四好村”。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建立農村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政策,支援市屬國有企業參與鄉村振興規劃建設。

加強農村水電氣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農村住房條件,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開展農村垃圾分類百村示範行動,無害化處理率80%以上。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爭創一批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

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辦好農民夜校,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繼續實施千億交通大會戰,加快推進“8軌16路2機場1航道”建設。

實施全域安全飲水工程,加快推進眉彭、眉青供水管道和丹棱青衣江引水工程等專案,建成投運市三水廠。

完善新一代資訊網路基礎設施,實施“智慧眉山”行動,推進“一中心、三平臺、多系統”建設。

著力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全面提升綠色發展質效

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堅持鐵腕治霾,抓好“減排、壓煤、抑塵、控秸、治車”,讓藍天白雲成為“常客”。

縱深推進河(湖)長制,加快毛河、醴泉河、思蒙河、球溪河、金牛河等重點小流域治理,新(改)建汙水處理廠(站)205座,完成通惠河城區段截汙工程。

推進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整治,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完成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工程建設。

繼續抓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決不允許反彈回潮,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環境越來越好。

繼續推進“三大工程”建設,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大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和迴圈利用,積極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行動。

健全企業排汙許可、環境信用評價、資訊強制性披露等制度,強化監管執法,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推進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

完成水土保持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

著力增進民生福祉 全面提升社會事業質效

堅持民生投入和為老百姓辦實事只增不減,全部新增財力和八成以上財政性支出用於民生。

圍繞老百姓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繼續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完成投入155億元以上。

深化教育改革,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學品質和教育水準。

加強“全面改薄”和中心城區學校擴容工作,新(改、擴)建校舍5萬平方米,加快齊通路幼稚園、東坡島小學、蘇轍中學等12個項目建設,著力緩解中小學生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

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快市公共實訓基地、市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優化就業創業環境。

加大高校畢業生、“散亂汙”企業失業員工等群體的就業幫扶,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多管道開發就業崗位。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堅持“三醫聯動”,推進醫聯體、專科聯盟創建,加快市人民醫院二期建設、市中醫醫院遷建、市疾控中心和縣級醫院擴建,積極緩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看病煩”問題。

全面啟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

抓好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推廣“1234”農村養老服務模式,加快市老年大學建設。

開展“雙安雙創”,建好食品藥品智慧監管平臺。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加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推進文化傳承創新“七個一”工程,重點打造三蘇祠精品博物館,規劃建設江口沉銀博物館和遺址公園。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五館一中心”、當代藝術中心、市檔案中心建設,市電視臺綜合頻道建成高清頻道,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完成1.1萬人脫貧和3785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建立脫貧攻堅鞏固提升長效機制,抓好“回頭看”“回頭幫”。

落實教育、醫療、住房等保障措施,改善城市困難家庭生活條件。

繼續做好阿壩州金川縣、茂縣對口幫扶。

深化“平安眉山”建設,健全城市安全體系,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大力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加快吸毒人員監管場所、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基地等建設。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大整治,堅決防範重特大事故。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抓好“七五普法”“法律七進”,強化網格化管理服務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加強“兩法銜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加強應急管理,抓好防汛抗旱、極端天氣應對和地質災害防治。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關愛服務體系。

統籌抓好民族宗教、信訪、地方誌、保密、檔案、氣象、防震減災、供銷、貿促、糧食、紅十字、慈善、殘疾人、關心下一代等各項工作。

政府自身建設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各方面工作,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旗幟鮮明講政治,全面加強政府系統党的建設,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全力建設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政府。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服務群眾的能力。

全面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策等制度。

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市政府黨組定期向市委報告工作和市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向市人大報告制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

主動聽取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支援監察監督、司法監督。

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完善統計體制,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

加強學習培訓和調查研究,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努力增強“八種本領”,用更專業、更有效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把高品質要求體現到政府工作方方面面,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證明和手續;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努力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以簡政減稅減費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機制;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發展環境;政府帶頭講誠信,依法履行合同約定,決不搞朝令夕改,決不搞新官不理舊賬。

加強廉潔政府建設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和省委、市委貫徹落實辦法,堅決反對特權、不搞特權,馳而不息糾正“四風”。

加強重點領域制度建設,盯緊公共資金、國資國企、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廉政風險點,管住關鍵環節。

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及時主動回應社會關切,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做到群眾合理訴求“馬上辦”。

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大力整治“庸懶散浮拖”行為,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樹立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良好政風。

促進一批優質台資企業落戶眉山。

深化區域合作,加快推進與成都、甘孜等市州合作項目落地落實。

積極參與天府新區總規修編,完成環天府新區經濟帶規劃。

堅持產城一體,完善交通能源、公共服務、生態綠地等城市功能,加快格力電工、中建新材料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引進落實一批具有帶動性、引領性的重大新興產業專案,培育高端化產業集群,提高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

著力新型城鎮化建設 全面提升城鄉統籌質效

加快城市總規修編,推進中心城區綠地、足球和籃球場、城市傢俱等專項規劃,完成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繼續實施城鎮基礎設施千億大會戰,加快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公交都市建設,力爭完成中心城區“五縱六橫”道路黑化工程。

實施“教體醫衛騰飛行動”,引進一批知名機構來眉辦學辦醫,加快北外附屬東坡外國語學校、川大眉山校區、四川藥科職業學院、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尤文圖斯足球學院培訓中心建設。

實施“宜居縣城建設行動”,深化“百鎮建設行動”。

加強城市管理,提高精細化、智慧化水準。

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建成一批幸福美麗新村、市級“四好村”。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建立農村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政策,支援市屬國有企業參與鄉村振興規劃建設。

加強農村水電氣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農村住房條件,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開展農村垃圾分類百村示範行動,無害化處理率80%以上。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爭創一批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

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辦好農民夜校,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繼續實施千億交通大會戰,加快推進“8軌16路2機場1航道”建設。

實施全域安全飲水工程,加快推進眉彭、眉青供水管道和丹棱青衣江引水工程等專案,建成投運市三水廠。

完善新一代資訊網路基礎設施,實施“智慧眉山”行動,推進“一中心、三平臺、多系統”建設。

著力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全面提升綠色發展質效

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堅持鐵腕治霾,抓好“減排、壓煤、抑塵、控秸、治車”,讓藍天白雲成為“常客”。

縱深推進河(湖)長制,加快毛河、醴泉河、思蒙河、球溪河、金牛河等重點小流域治理,新(改)建汙水處理廠(站)205座,完成通惠河城區段截汙工程。

推進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整治,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完成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工程建設。

繼續抓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決不允許反彈回潮,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環境越來越好。

繼續推進“三大工程”建設,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大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和迴圈利用,積極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行動。

健全企業排汙許可、環境信用評價、資訊強制性披露等制度,強化監管執法,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推進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

完成水土保持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

著力增進民生福祉 全面提升社會事業質效

堅持民生投入和為老百姓辦實事只增不減,全部新增財力和八成以上財政性支出用於民生。

圍繞老百姓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繼續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完成投入155億元以上。

深化教育改革,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學品質和教育水準。

加強“全面改薄”和中心城區學校擴容工作,新(改、擴)建校舍5萬平方米,加快齊通路幼稚園、東坡島小學、蘇轍中學等12個項目建設,著力緩解中小學生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

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快市公共實訓基地、市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優化就業創業環境。

加大高校畢業生、“散亂汙”企業失業員工等群體的就業幫扶,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多管道開發就業崗位。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堅持“三醫聯動”,推進醫聯體、專科聯盟創建,加快市人民醫院二期建設、市中醫醫院遷建、市疾控中心和縣級醫院擴建,積極緩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看病煩”問題。

全面啟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

抓好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推廣“1234”農村養老服務模式,加快市老年大學建設。

開展“雙安雙創”,建好食品藥品智慧監管平臺。

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加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推進文化傳承創新“七個一”工程,重點打造三蘇祠精品博物館,規劃建設江口沉銀博物館和遺址公園。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五館一中心”、當代藝術中心、市檔案中心建設,市電視臺綜合頻道建成高清頻道,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完成1.1萬人脫貧和3785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建立脫貧攻堅鞏固提升長效機制,抓好“回頭看”“回頭幫”。

落實教育、醫療、住房等保障措施,改善城市困難家庭生活條件。

繼續做好阿壩州金川縣、茂縣對口幫扶。

深化“平安眉山”建設,健全城市安全體系,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大力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加快吸毒人員監管場所、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基地等建設。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大整治,堅決防範重特大事故。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抓好“七五普法”“法律七進”,強化網格化管理服務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加強“兩法銜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加強應急管理,抓好防汛抗旱、極端天氣應對和地質災害防治。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婦女關愛服務體系。

統籌抓好民族宗教、信訪、地方誌、保密、檔案、氣象、防震減災、供銷、貿促、糧食、紅十字、慈善、殘疾人、關心下一代等各項工作。

政府自身建設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各方面工作,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旗幟鮮明講政治,全面加強政府系統党的建設,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全力建設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政府。

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服務群眾的能力。

全面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策等制度。

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市政府黨組定期向市委報告工作和市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向市人大報告制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

主動聽取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支援監察監督、司法監督。

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完善統計體制,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

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

加強學習培訓和調查研究,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努力增強“八種本領”,用更專業、更有效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把高品質要求體現到政府工作方方面面,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證明和手續;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努力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以簡政減稅減費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機制;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發展環境;政府帶頭講誠信,依法履行合同約定,決不搞朝令夕改,決不搞新官不理舊賬。

加強廉潔政府建設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和省委、市委貫徹落實辦法,堅決反對特權、不搞特權,馳而不息糾正“四風”。

加強重點領域制度建設,盯緊公共資金、國資國企、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廉政風險點,管住關鍵環節。

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及時主動回應社會關切,走好新形勢下的群眾路線,做到群眾合理訴求“馬上辦”。

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大力整治“庸懶散浮拖”行為,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樹立勤政廉潔務實高效的良好政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