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閩侯打造社會綜治新模式,創建高水準省級“平安縣”

福州大學城檢察室青少年維權警示教育基地

日前, 在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上, 閩侯縣被省綜治委授予“平安縣”榮譽稱號。


記者昨天瞭解到, 近年來, 閩侯縣政法綜治工作始終堅持多措並舉, 緊抓“線上”創新和“線下”改革, 打造以資訊化為支撐、以服務群眾為中心、以實戰化為目的、以社會化為方向的“互聯網+”社會綜治新模式, 確保全縣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線上”創新促平安

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在校師生近20萬人, 日均派件量達3萬多件, 是寄遞物流安全管理重要敏感地區。

“在開箱驗視、寄件實名、過機安檢‘3個100%’的基礎上, 創造性地增加了‘末端安檢100%和全程監控100%’, 形成5個100%安全標準。 ”閩侯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他們利用了高速物流園的區位優勢和高科技手段, 建設“快遞安全進校園平臺”, 開通運行閩侯高速物流園寄遞物流分撥中心, 打造校園快遞最後1公里智慧安全的物流閉環體系,

目前已在大學城的4所高校建成校園快遞服務站並運營。 下一階段, 計畫實現快遞安全進校園平臺在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的全面覆蓋。

同時, 閩侯縣委政法委還打造社會安全互助平臺。 該平臺由民眾終端“大衛兵”、警務終端“虎警”以及對應的兩個後臺構成, 能夠及時接收“一鍵求救”發出的包括位置、語音、圖片、視頻等報警資訊, 可有效終止犯罪發生, 且“虎警”後臺能快速調度警力, 高效應急協同處置並掌握一手證據資料, 實現科技強警。 目前, 該平臺已部署在上街(高新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

此外, 閩侯縣法院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和資訊技術, 構建“全景化、一站式、智慧型”的司法服務模式,

創新研發了全國法院系統首台ITC設備(福建智慧法院自助訴訟服務終端), 推行審判事務集約辦理新模式, 審判執行事務由訴訟服務中心集中協調辦理, 率先在全省實現“跨域”“跨視窗”立案、訴訟等服務。 為此, 該院被確定為全省“智慧法院”建設首家試點單位。

“線下”改革保平安

福州大學城檢察室是閩侯縣社會綜治工作的另一亮點。 該平臺既面向全縣範圍內的未成年人, 又延伸至大學城地區13所高校、中學的20余萬名師生, 開展批捕起訴、青少年維權、法律諮詢、幫教考察、平安校園建設等工作, 打造有溫度的未檢工作模式。

去年9月, 在該平臺的基礎上, 還延伸出15家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分基地, 並分別在閩侯縣15個鄉鎮街道內的中學揭牌。

該平臺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實現覆蓋全縣的專門針對校園普法及未成年人維權、犯罪預防的法治教育基地, 內容涵蓋典型案例、電子書閱覽、毒品模型展示、視頻播放等8個方面, 通過圖、聲、光、影等多種方式, 讓前來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遠離違法犯罪。

此外, 為解決基層“平安建設”裝備不足的短板, 閩侯還投入180多萬元, 購置“平安閩侯”建設裝備巡邏車36輛。 以車巡和步巡相結合的方式, 穿梭在各鄉鎮的大街小巷, 24小時、節假日不間斷巡邏, 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巡查防控和快速處置反應能力, 實現全縣轄區巡查防控全覆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