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治療痛經也分型,對症調理是關鍵!

痛經是未生育少女比較常見的症狀, 一般婚後可以得到緩解, 經常性的下腹疼痛劇烈, 要做好相關的婦科檢查, 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等子宮卵巢相關的病變。

如果是原發性的痛經, 一般發生在月經來潮的時候, 月經期的第一二天疼痛會比較劇烈, 有些人可發生在月經來潮之前, 或者月經來潮之後, 也可伴有胸脅脹滿、乳房脹痛、腰骶疼痛等症狀。

普遍會認為是宮寒所導致的, 但這並不是唯一的病因, 其他容易導致痛經的因素包括肝腎虧虛、氣血虧虛、氣血淤滯等。

如果肝鬱氣滯血淤導致的痛經, 多數會伴有小腹脹痛、胸脅脹滿、乳房脹痛、心煩氣躁、月經色暗有血塊等症狀, 治療以疏肝理氣活血為主。

如果肝腎虧虛、氣血虧虛所導致的痛經, 也經常發生在月經來潮之後, 多數也會伴有頭暈目眩、腰骶酸軟、月經量少、心悸、耳鳴等症狀;因為月經過後血脈肝腎對處於虧虛的狀態, 子宮得不到氣血滋養, 更加重了痛經的症狀, 月經過後尤其適宜補益肝腎、補養氣血。

陽虛寒凝血脈, 氣血瘀滯導致的痛經, 多數伴有手腳不溫、小腹冷痛、小便清長、夜尿頻多、體型肥胖等症狀, 治療溫陽暖宮散寒、活血止痛為主。

治療痛經, 總體的用藥以溫陽散寒、活血理氣止痛為總的方向, 也要結合身體的症狀, 辨證綜合調理, 用中藥調理恢復體質, 對痛經的緩解有很大的好處。

關注我, 頭條號內有更多的中醫養生文章;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