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共用優質教育的陽光雨露

——我市2017年民生工程盤點之二

和合承德網記者 張楠 通訊員 胡冬梅

對於生活在雙橋區世紀城附近的家長們來說, 今年孩子上學將不再是一件煩心事。 位於市政府東南側的世紀城小學專案正在施工建設中, 預計2018年9月交付使用並招生辦學, 該項目分小學部、中學部, 可容納學生近3000人。

回顧2017年, 我市以促進教育內涵發展為中心,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優化教育資源, 促進教育均衡, 不斷提升辦學水準和效益, 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目前, 匯水灣小學、普甯小學、會龍山小學3個項目已建設完工並投入使用。

民族小學、雙峰寺鎮中學、雙峰寺鎮老西營小學、世紀城學校4個項目正在建設當中, 上板城初中、上板城小學、馮營子初中、市特教學校4個專案正在進行前期準備。

在加快推進主城區中小學幼稚園建設的同時, 2017年推進了6個縣7個“產城教”項目, 其中豐甯開發區小學新建工程、灤平一中遷建工程、隆化第一中學遷建工程已基本建設完成。 興隆一中遷建工程、平泉一中遷建工程、承德縣職教中心遷建工程、承德縣三中遷建工程正在跑辦中。

不僅要讓學生“學得起”, 還要讓學生“學得好”。

加快實施教育扶貧工程, 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品質的教育, 徹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成為政府工作努力的重點和方向。

按照國家要求,

2017年我市開展了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20條底線”排查工作, 推動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共檢查中小學(包括教學點) 140多所。 目前, 全市開工學校461所, 開工面積41.42萬平方米, 開工率92.09%, 該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條件, 在全市範圍內消除了D級危房。

“學校給我們下發了通知, 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免學費、免住宿費、 免費提供教科書了, 這對我家來說是件大好事。 ”家庭貧困的李揚回憶起開學時的一幕激動不已。

李揚家住承德縣劉杖子鄉孟各莊村, 現就讀于承德縣職教中心, 家中4口人, 全靠父親一人在外打工賺錢, 家裡經濟緊張。 我市對就讀于公辦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校的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免學費等政策,

這讓為學費發愁的李揚沒有了後顧之憂。

2017年, 我市不斷加強教育扶貧工作, 健全學生資助體系, 將8699 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先納入資助範圍。 截至目前, 全市落實不同教育段的學生資助專案總資金為35327.989萬元, 受助學生達104.82萬人次, 確保沒有一名學生因家庭生活貧困而輟學。

與此同時, 山區教育扶貧工程得到有效推進。 全市山區教育扶貧工程規劃專案40個, 規劃校舍建設面積4.32萬平方米, 附屬設施11.62萬平方米, 並完成三區支教和援疆援藏工作, 共選派20名教師到“三區”支教。

本著以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為根本, 從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出發, 市教育部門努力創造相對均衡的受教育機會,

積極改善辦學條件, 力求使每一位受教育者, 都能均等地獲得自身發展所需的優質教育。

“通過宣傳、督導、專項檢查等手段, 我市足額落實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各項經費, 督促各縣(市、區) 按政策要求足額落實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各項經費, 將進城務工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當地城鎮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範疇, 確保全市城鄉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達到‘小學每生每年685元, 初中每生每年885元’標準, 並有所提高。 ”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說道。

一流的設施是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必要條件, 也為廣大師生樂學優教提供了堅實保障。

去年以來, 我市不斷推進現代資訊技術和教學裝備工程,

完善基礎光纖“校校通”, 提升優質資源“班班通”建設、應用水準, 強化全市中小學“人人通”的建設與應用, 2017年全市教育技術裝備投入共10302.03萬元, 其中圖書館建設投入1033.6萬元, 普教投入1803.43萬元, 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投入7465 萬元。 新建多媒體教室1223 個, 總數達到11980 個。

與此同時, 市教育部門進一步規範招生秩序, 統籌管理和協調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 提升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 指導各高校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就業教育, 開設專門創業就業課程, 加強學校內的大學生創業園建設。

一年來, 我市實現了學校佈局合理化、校園建設規範化、設施設備標準化、師資結構均衡化、辦學特色多樣化、教育品質優質化, 走出了一條教育均衡發展之路。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展望未來,我市將繼續把教育發展放在首位,讓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惠及萬千學子。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展望未來,我市將繼續把教育發展放在首位,讓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惠及萬千學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