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為五源河濕地種棵樹 海口秀英呼籲市民保護“地球之腎”

儘管天氣寒冷, 大家依舊堅持種植三角梅。

海口網2月2日消息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 2018年的主題為“濕地—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為進一步普及濕地知識,

增強公眾濕地保護意識, 集聚全社會之力, 進一步保護好濕地。 當天, 海口秀英區舉辦了以“魅力五源河 生態新秀英”為主題的“世界濕地日”公益活動。

瑟瑟的寒風憋足了勁兒呼呼地刮著, 在五源河濕地公園五源河橋南側2.8公里段, 工人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苗木種植和道路鋪設。 放眼望去, 碧波蕩漾, 綠樹風姿綽約, 大葉油草蔥翠欲滴, 滿眼綠意撲面而來。

活動現場, 參加“世界濕地日”公益活動的青年志願者、市民代表、企事業單位工作者、區直機關工作人員近百人分成小組, 合力抬著開得正豔的三角梅樹苗, 來到劃定好的“責任地”內, 揮鍬、挖坑、扶苗、培土、壓實……道道工序做得認真細緻。 放眼望去, 一株株新栽種的三角梅錯落有致地挺立在坡面上,

片片新綠中妝點一份嫣紅。

一株株新栽種的三角梅錯落有致地挺立在坡面上, 片片新綠中妝點一份嫣紅。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 對保護生態多樣性、調節氣候、美化環境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海口華僑中學初一年級的邢皓程當天也和同學結伴來參加公益植樹活動,

雖然天氣寒冷, 戴著白手套、揮著鋤頭的他卻幹得很是起勁, “第一次來五源河濕地公園, 這裡太美了, 空氣真好, 我們都應該以己之力保護身邊的珍貴濕地。 ”

據中國葛洲壩集團南渡江引水工程管理部人員付玉超介紹, 五源河濕地公園一期2.8公里段生態修復工程已經接近尾聲, 專案實施主要通過邊坡整形、河道治理、苗木種植、河兩岸道路工程等措施保護與恢復原生物環境, 從而提高濕地水質, 改善周邊生態環境品質。

小志願者也來為五源河濕地公園種下三角梅。

秀英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後, 秀英區將通過一系列保護、修復與管控措施, 有效改善五源河水質環境, 保護和恢復五源河流域水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 提升濕地生態功能, 使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成為海口市庫塘—沼澤—河流—濱海複合型濕地保護與恢復的典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