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小說:六耳獼猴

畫師:呼蔥覓蒜

編輯推薦語:人生百年, 誰不曾大鬧天宮, 誰不曾頭上緊箍, 誰不曾愛上層樓, 誰不曾孤單上路, 無奈放下姻緣果,

道一聲立地成佛。

我在昏沉的夜色中睜開眼, 渾渾噩噩中擁有了靈識。

第一縷晨光那刻恰好照亮你身影, 茫茫塵世, 與我目光相對。

彼時你還未揚盡惡名于四海八荒, 不過是一隻動作粗魯、模樣天真的毛茸茸猴兒, 對著我的樹根長舒一口氣, 抖著褲腰站起身來。

而我睜開雙目, 往天地之間第一眼便望見你。 你遭此一嚇, 急急忙忙退後了數步, 呵斥道:“何方妖怪?”

這聲音有些熟悉, 我便彎彎眼睛答你:“我乃此處樹妖, 方成靈識。 ”

話音落下, 你臉上現出青白交雜的神色, 緊了緊腰帶, 咳嗽幾下, 不說話了。

許久以後你提起這番初見, 忍俊不禁。 道是實在未成想茅房亦能成精, 還是個女子, 難免過意不去。

想來也是這番小小犯羞, 叫你對我生了些許不忍心。

於是靜了片刻, 你提醒我道:“修來靈識不易, 你有天德造化, 日後好好修煉, 或能成道。 ”

你說話時像個故作一本正經的呆子, 在我眼中端的是個傻猴兒模樣。

可我仍是溫馴點頭, 任由枝葉簌簌作響。

你我沉默相對片刻, 末了, 你顫巍巍頗不熟練地駕雲而起。

我到底忍不住問你:“猴……哥哥, 你叫什麼名字?要往何處去?”

你挑眉, 似乎對我這稱呼很是滿意, 故而唇角泛起笑意, 右手翻轉虛虛搭在額上撐起蔭涼, 目及遠方雲海層疊, 朗笑道:“我乃天地孕生一六耳獼猴, 此番往蓬萊求道, 定要修仙成佛!”

彼時你目光蘊藉雄心萬丈, 一眼難忘。 故縱此去千里, 我仍將你記得清楚明晰。

我對修仙成佛並無大興致, 但大抵是你那日模樣太過灼灼,

心性淡泊如我輩樹妖, 也不由有些私心——若你再途經此地, 或我能以人身施施然行禮, 道聲好久未見。

由此年輪纏裹樹身, 圈圈記年, 三百年後, 我第一次化了形。

碧綠紗裙, 白袍裹身, 我舉著枝葉所化的油紙傘, 站在原地, 一等是一百七十年。

全然樹者, 總是紮根一處, 心如磐石, 不可轉也。

你是在這一百七十年的盡處回來的。

你長高了, 模樣生的依然端正, 還是毛茸茸樣子, 縱三百道天雷自身後追逐不休, 你仍笑容不羈輕蔑, 踏海平浪, 任四海狂濤呼嘯。

到了我面前, 你微蹙眉, 問了耳熟的話:“何方妖怪?”

我心下一顫, 一時懊惱你竟將我忘記, 卻又是羞怯占了上風。 於是略彎了腰, 俯身一拜, 學著當年眉眼彎彎的模樣。 不過, 此刻有了完整臉龐,

想必要比那時溫煦些。

我道:“我乃此處樹妖, 方才成形, 我曾見過你的, 當真不記得了?”

你噗嗤一笑, 霎時恍然大悟。

然後, 回手一揮, 數道天雷被打歪了方向, 像是逗那天雷玩耍般, 將它幾番打入深海, 又再擊出波濤數丈, 轟然而落。 那來回起落, 如話本中人間萬盞煙火。

我忽而欽羨, 嘴中卻只問著:“三百天雷, 可是渡劫成仙之兆?”

你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 隨即漫不經心坐在一旁的樹墩上, 良久才回答:“仙本無道, 不若成魔。 ”

我猛地抬了眼, 半張著嘴, 卻說不出話來。 你卻像被逗笑了, 伸手拍拍我的頭, 安撫道:“不用害怕, 我須得再探探這天命, 成魔之說, 為時尚早。 ”複又問我:“你如今也修了人形, 何時渡劫?”

我松了一口氣, 低頭掐了手指默算片刻,

低聲遲疑道:“約莫……大抵, 還需五百來年。 ”你便點點頭, 轉身要走。

我問你往何處去, 你說修為已成, 要去取一枚神針, 力可定海, 做你手中法寶。 我明瞭經過, 心下終究有些失望, 你並非有緣回來記掛我, 而不過是路上經過。

可想來你著實是個頑皮的猴兒, 見我不由分說欲要落淚, 卻還笑道:“歸途經過, 拿來叫你看看, 討你歡喜如何?哎, 別哭, 掉什麼眼淚呢?”

但你終究空手而回。

待你前去取那法寶時, 早有另一頑猴捷足先登, 大鬧東海。 你剛一踏上海域, 那老龍便涕淚交加, 俯首連聲求饒。 你歸來後同我說起, 哭笑不得。

但我分明是看見你眼中的不甘心。

故而我常想, 若是你不曾在路上碰到我, 不曾同我閒話幾句, 是否就來得及堵住那頑猴。 從此他的命數歸你,成就你一生的壯志宏圖?但命數種種,人生不過滄海一浮萍,又如何能預言先知,推倒重來?

說到底,你我都不過是上蒼命數中不淺不淡的一抹灰燼。

你歸途中同我小坐片刻,終是起身欲走。

我跌撞著追出數步,喊一聲:“猴兒哥哥——”

你似有些出乎意料,回身望我:“如何?”

我心下其實頗顯糾結,扭捏著衣擺,終是鼓起勇氣,紅著臉小聲問:“你若是無事,可、看可否留下些日子,同我說說話?我離不開這,你是知道的。”

騰雲而落,你停在我面前,我便將油紙傘舉高些,撐住你發梢一片光陰。

明滅不定的陰影下,你同我對視,眼裡有半分抓不牢的笑意。

你問我:“四海八荒,無奇不有,你想聽些什麼?”

我仰著臉:“你同我說說,離了這裡,你見了什麼,聽過什麼罷。我、我想聽這些。”

你告訴我,你去蓬萊求道,卻被另一隻猴兒捷足先登,為菩提祖師所拒,後又被陌生的祖師撿去,教你七十二變萬般術法。可後來你偶然發現,那只同你長得一模一樣的猴子學著分毫不差的技藝。問及祖師,祖師只搖頭,曰不可說。那猴兒與你同時精進,你曾被那祖師悄然送進他的夢中一較高下,最終打成平手。

你心高氣傲,猴兒學成歸去,祖師卻固執將你困在洞府,長歎時候未到。

於是你憤而出走,遁出蓬萊,路上與數位天神相遇,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途中便就此耽擱數年,到了此處。你過去聽人說起那神針威力,頗想拿來,不料又被那猴子搶在前頭。

說到末尾,你忽而長歎一聲,那是我聽不清切的惆悵。

“時候未到……”你又望向遠方,喃喃歎息:“我所等待的,究竟是怎樣時候呢?”

“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記不得多少年以後,神撰史上唯有你一筆寥寥,輕描淡寫。須知你未曾立下豐功偉績,又揚惡名於後世。種種原因,你被不知名的神隨手抹去,自此了無音訊。或說世上多年後,唯一惦掛著你的人,竟只剩下我一個。

滄海桑田,歲月流轉,說你萬物皆明的人,說你知曉前後的人。他們必然不曾像我一般,將你溫煦卻迷茫的模樣,深深記在心裡。

你的故事很長,仿佛是將你這五百多年的人生變作一段長長話本。待到再回過神來,三百年眨眼,立地似成石。

我聽得入了神,你望著我那樣癡癡模樣,憋不住笑意。

“小樹妖,可想去人界瞧瞧?”

我點頭,又搖頭:“我乃樹妖,紮根此處土地,非死不能移轉,是故……實是脫不開去。”

你笑中有促狹意味,戲謔道:“誰同你說這些?”說著,你右手在空中輕輕一劃,量出一道光圈。那光圈急劇膨脹,霎時飛旋過來,將我裹住。再回過神來,你已將我摟在懷裡。

我從未忘記過那一瞬的感覺。脫開腳下沉甸甸大地,似青鳥般同你踏雲而去。你懷抱中暖意沉沉,而我浸淋風雨幾百年,這總為人納蔭的歲月裡,忽而有個為我遮風雨的人啊。

如此你可知道,我忘不了你,實是再正常不過。

你心血來潮,帶我去鬧市享人間歡騰。我依舊是化形時候模樣,而你旋身一變,錦衣玉袍,竟活像個富家公子哥兒,十足的風流倜儻。

鬧市之中,只覺一切實在新奇。那些巧做人面的硬殼被稱作“面具”,裹了糖的山楂兒甜絲絲,被叫做“糖葫蘆”,還有那些雲羅衣裳,秀麗團扇,個個都是我未見過的新鮮玩意兒。

你不緊不慢跟在我後頭穿過喧嚷人群,不知何時搖開一把紙扇,嘴裡嘟囔道:“你若是有什麼喜歡的物件,儘管買去便是。”說罷,又不知從哪掏出來一個沉甸甸繡袋,甫一打開,金燦燦,險些閃花了我的眼。

我歪了歪頭,沖你笑。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後來想起,總覺得你那時低垂的眼睛裡,亦有溫柔的笑意。那決意是後人傳說中刁鑽作惡的你不可能做出的模樣,但偏偏叫我體味到,這於是又成了我一個記掛你的藉口……或說是種安慰也不定……

那日我買下幾柄珠釵,你興味一起,親手為我別入鬢中。鏡中你我,竟真有那樣一刻,平和無波,自在幸福。爾後,你又拎了面具在手中,你扮猴兒,我扮仙子,教我笑嚷了許久。

糖葫蘆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你嫌它是黃口小兒的吃食。後來見我吃得香,卻默不作聲自己也變出一串來,如此招搖過世,引來不少驚歎的目光。

人間時辰不比他處,總是過得十分快。回去之後,我將買來的吃食衣物好好藏在樹洞之中,像極了貯食的小獸。你見了,便笑開,擺擺手,道了聲:“還不安睡?”

是了,我聽了三百年的故事,又去凡塵遊蕩一圈,實在有些疲憊。於是化作樹形,抖抖樹葉,你跳上樹幹,我便將葉子往你那頭簇攏些,也好擋風。

我方要合眼,你忽而出聲問道:“還未問過,你叫什麼名字?”

若我此刻是人身,想必是緋紅滿面。

“菩元!”我答道,話已說出口,才覺得太不矜持,於是顫巍巍再低了聲音:“我叫菩元……”

你笑,閑閑搭起的腿收了晃蕩姿態,話音安穩:“睡罷,阿元。”

我便也依言,“好,猴、猴兒哥哥,明日見。”

可未成想,我竟睡過了頭。

醒來時,晨光熹微,已是三天后,尋遍孤島,人已不再。原來,你已然早早地不告而別。

為此,我責怪了自己許久。

但滄海桑田數百年後,塵埃落定之時,我忽而一時間百般思索,憶及那天最後,你帶我去成衣鋪買齊四季衣裳的模樣——

春夏秋冬,你也許是早早知道此後四季你會不在,所以才提醒我早做準備麼?

我是個有些怕生的妖,沒了你在身側,該是沒膽量去凡間遊蕩的。

若真是如此,那我不得不嘆服,你的確很對。甚至佩服你那如此準確的預料,原來我與你一起逛的鬧市,終此一生,唯有一場。

又逾二百年,我聽聞五指山崩,石猴破天而出,護送一高僧西天取經。

我不止一次聽路過的妖怪說起那唐僧肉,說起齊天大聖的風光本事,心中卻暗暗想:無論他有再大本事,定是不如你的。

雖說這二百年,我不過見了你一面。

彼時你匆忙趕來,身後有奇形怪狀的妖物遠遠跟隨,走上前來,你溫和撫去我發間掉落樹葉,問我道:“阿元,可要渡劫了?”

我眼角彎了幾彎,卻到底小心翼翼搖了搖頭:“還有餘歲十年。”

你蹙眉歎了一聲,而彼時我不知哪裡來的勇氣,扯了扯你的衣袖:“猴兒哥哥,你回來同我講新故事的麼?”

不過十年,得以講一個小小趣聞也是值得的。

不遠處面容可怖的妖獸卻化了人形,上前幾步向你拱手:“大王,時候不早,那妖猴想必已入了圈套,我等——”

你揮手止住了他的話音。

轉身,低頭,歎息聲裡你將我摟入懷中,我只夠著你胸膛,聽到你近不可聞的笑聲,卻在說著我聽不懂的話,“若當時早早將你帶走多好,這九州無人同我說那命運……可還有你……唉,天下人神妖魔,避我不及,懼我者臣服,厭我者身死,而你呢,你究竟……”

你不再說話,輕輕將我放開。

我低聲問:“你要去哪?”

“我的‘時候’將至,要去應去之地。”

“什麼是你的‘時候’,應去之地又是哪兒?”

你沉沉凝望我一眼,那眸光是極悲痛的了。我原以為你要告訴我些什麼,但卻到底只是一句:“佛曰,不可說。”

臨走時,我叫住你,低頭將手中的紙傘輕輕一點,令它化作一根銀針。

我攤平手心,念一聲:“大!”

那銀針便忽而一閃,變作一根碧鐵棍子,周身靈氣繚繞,神息如湧泉。

“這物件名叫隨心鐵杆兵,憑我樹幹為心,再以玄鐵所鑄,澆灌菩提木靈氣,自生自彰,變幻無形。此物乃我以靈力滋養千年,我想……是配得上你的……”我低垂著眼簾,說完這些,將那兵器縮到手指大小,隨即攥住你的手,將它塞進你手中。

“你拿著,從此以後,它認你為主。”

你緊抿著唇,不辨喜怒。

這世間的歡喜是否有深入骨髓的?我不知。但我的歡喜淺薄,只渴盼圓你所有知而不得的遺憾。可那時我並不知道,這份遺憾最終是以你的消亡為代價的。

你的聲音終至低沉艱澀,垂首緊緊握住我手,低聲問:“……來日,你會成仙麼?”

“我會的。”我說,“我還記得你第一次見我說過的話,你也要去仙界麼?若真是,那我與你,在仙界相見。”

我不知那是我與你,六耳獼猴,此生的最後一次相見。

身居遙遠妖山,足足到你身死一年多後,我才得知。而接到消息那日,正是我渡劫之時。

你肖想代人取經,扮作那齊天大聖的模樣,犯下大罪,阻撓取經大業。但你們實在太過相似,故而上天入地,遍尋無法,只得鬧到佛祖處。隨即任佛祖一語道明真身。你二人纏鬥,你又被佛祖術法所制,最終叫他一棍斃命,天地無處可尋。

說句老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無辜遷怒他人。因為那一日來傳信的小妖大笑你無能,於是我便揮手剝去了他的妖骨,將它打成原形。

隨即便是一口汙血,天地轟然陰沉,風雲無色。

我同你說過,我是個生性淡泊的樹妖。遇見你之前,我可以活在平凡無奇的昏沉之中。我無悲無喜,無怒無懼——可我偏偏遇著了你。

未成靈識之前,便有一個小猴兒,天天在我跟前說著大話。他時而說自己要成天地第一名將,時而說要做三界第一妖魔,但最後多半是抖抖褲腰便走,沒了後文。

後來通了靈識,第一眼便瞧見了你。我覺得你那聲音實在耳熟,心中親近,可惜沒能留住你。不過,也無礙,我知只要在此處等著,你終有一日會再回來;

你回來了,確實。

你就這樣死去,確實。

我掩住雙眼,淚水滂沱而落。

遠處,天雷滾滾,狂吼而來。

我乃妖界最堅韌的樹木化形而成,天雷本無力擊破我靈體。然而,出手殺生已壞我修為,再加上氣急攻心、功血潰敗,是以天雷狂擊一瞬,我便撐不住雙手焦黑,更不用說撐起蔭蔽——

我驀地俯下身去,滿頭黑髮霎時凋零灰敗,淒豔妖血浸潤土地。

三百道天雷攜雷霆之勢,轟然劈下!

在閉眼前的一瞬,我窺見天光乍破,萬丈金芒。天際雷聲乍止,有“噹啷”一響,似是某件重物被用力蹬在地上。

之後是死一般的寂靜。

我忽而脫了力,斜斜軟倒於血污之中,雙手顫巍巍摔落。隨疼痛而來的,是一陣突如的恍惚。

我想,這世上誤會這樣多,如何不能是你躲過那重重誤報,悄然保全了性命。然後,踏著驚濤怒浪,像當年一般,伸手拂開萬萬天雷,同我挑眉一笑呢?

我鼓起萬般勇氣,直至盈滿一眼淚水,方能睜開了眼。

入目處, 一雙金紋密佈藕絲雲步履。來者身著黃金鎖子甲,紅金相間,熠熠生光,鳳翅紫金冠隨風而動,顯得威風凜凜。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一張臉,眼角眉梢卻全然是陌生模樣。

我嘔出一灘血來,卻仍似不死心地斷斷續續問道:“你、你可是花果……山,齊天大聖,孫……悟空?”

他冷冷轉過眼,既不答話,也不看我。

頭頂訓戒神隨雷公電母灰溜溜而來,沖他拱手,惴惴不安道:“不知大聖爺為何無端插手此番天劫……小仙斗膽請大聖爺撤離結界,也好讓我三人能與玉帝交差。”

他拎了手中金箍棒,圈地為牢,將我劃在結界之中,隨即撤掉方才廣袤籠絡天地的大霧。

訓戒神面露為難之色,待還要再拱手,他卻將手中金箍棒一斜,直指其喉間:“該不是為這小小半仙,值得你等與老孫我大動干戈?”

那神兵鋒芒不止,靈息如刃,直逼三人眼前。

他眸子左右輕劃一眼,猛地將金箍棒狠蹬在地,呵斥道:“還不快走!”

三人駭極,面面相覷,只得轉身遁走。

就在他背對著我呵斥三人時,我運起全身所有靈力,在他揮退三人的瞬間,翻手為掌,忍住雙手錐心劇痛,狠狠打向他的天靈蓋。

然而,他猶如提前預知了一切,忽而伸手抵住我掌心。

雙手相觸,只是一瞬,他便消解了我的功法,將我狠狠甩在地上。他別過臉去,發出一聲意味不明的哼笑。

心裡那奔湧而出的恨意,被這一聲笑堵在了喉口,化作無邊無際的空蕩。

該恨誰,痛誰,憐惜誰,霎時都模糊成傷重的愴然。

我只覺全身骨頭似是被人斷掉重接,疼得幾乎發不出聲來,但仍熬著苦痛,緊咬牙關,一字一頓:“花果山……齊天大聖,孫、孫悟空?”

無人回答,來者已拂袖而去。

我抬眼時看到的,只有他騰雲而去的背影。

過後許多月方得傷癒,我來不及再思慮個究竟,便有接引神引我上瑤池,聽候西王母差遣。後來因著月老與我一面之緣,歎我紅塵未盡,煙火不熄,我便最終受封為紅線仙。

直到這時,我心中尚且有一線希望。我盼望著那所謂的身死,不過是你的金蟬脫殼計。你曾問我是否入仙道,我便天真地確認了,你是要再與我相見的。

可紅線一纏數百年,從未有人,再挑了眉、噙了笑,輕忽忽搖扇,同我說一聲歡喜。

那一日月老酒醉,我趁他迷糊不清,偷了仙魔紅線冊翻看,那本是他天天抱在懷中的寶貝,從未經手於我。

我默念你的姓名,一遍遍。可紅線冊無風自動良久,終是驀地合攏,回歸本終。

我曾聽月老說,若是紅線冊無所擇從,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心中並無愛戀,早已摒棄七情六欲;二則,你已離開這三界五行,許久許久。

你知道,這二者無論哪種,均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事實上,我還想再問一個人的姻緣,可我手指每每顫抖至無可動彈,那名字哽咽在喉口,說不分明。

我的小指上竟還有一抹紅線牽連遠方。

六耳獼猴,我真想問問月老,若不是你與我紅線交纏,又還能是何方的牛鬼蛇神,貪戀我這涼薄姻緣?

百年後,蟠桃會上,遠道而來的鬥戰勝佛大快朵頤。此前人間戰事頻仍,他已連續幾次缺席。我與他座位之間,相隔猶如前後首尾,遠遠只得望見那鳳翅紫金冠上飛翎飄搖。

他踱下金殿時,下席諸多仙子同他見禮。他一語不發,倒是身後頂著豬鼻的淨壇使者連連呵笑,眼神東飄西歪。走到我身邊時鼻子陡得一動,忽而停下腳步,攔住了那猴頭,反身對我笑道:“不知是何方仙子?”

我微微福身:“小仙乃月老府中紅線仙,諱號菩元。”遲疑片刻,我複又躬身,朝著他道:“此前承蒙大聖照拂,小仙在此謝過。”

卻絕口不提我曾同他折命般出手的事情了。

他的視線於虛無中一頓,繼而轉到我身上,短短一瞬,忽而叫人心悸。隨即,他漫不經心地移開那眼神,微微點頭,不在意地一擺手,似是已醉了。

淨壇使者一副恍然模樣,拍了拍我肩膀,笑道:“原來如此,怪不得仙子生得這般美貌。”說完,卻話鋒一轉,又問:“不知仙子可與一名‘六耳獼猴’的妖精有一番交情?”

我一驚,聽得他笑呵呵繼續道:“實不相瞞,我大師兄自與六耳獼猴一戰,常受其氣息所誤,做出些匪夷事情來。師傅囑我多留心,今天老豬鼻子靈光,聞到仙子身上倒有一絲與那氣息相似的感應——”

“八戒!住嘴!”那扶頭暈沉的人倏爾出聲呵斥,一把揪過使者的耳朵,罵道:“又要老孫我給你松皮了?”

我本是不應抬頭,可餘光一瞥,忽而瞧見他袖中收納著什麼。

趁二人嬉鬧,再仔細一看,方得刹那之間,如墜冰窖。

那是一枚,小小銀針。

看著平凡無奇,唯一出眾一點,是它通靈認主,每有靈氣沛然,沾染著菩提木息。

我伸出手,一把拽住那齊天大聖的衣袖。

兩人被我突如其來的一個伸手驚住,紛紛回頭看我。大抵是被我止不住落了滿臉的淚水又一個驚嚇,竟都不動了,呆愣愣看著我。

我此時的樣子想必非常難看,涕淚橫流,泣而無聲。

我不知要說些什麼,只能死死扯著他衣袖,瞪大一雙通紅的眼睛,嗓中哽著一句久違的喚,卻只有氣息紊亂,淚凝於睫。

他不是沾染了什麼氣息,他就是……就是……

就在我要說出話來的瞬間,一陣梵音自天際飄渺而來,遲來的聖者手扶淨瓶,笑意溫煦。

那聲音醇厚慈悲,靜靜響徹在我耳邊,坐在蓮臺上的觀世音菩薩面容溫柔,輕輕搖了頭,在眾人或拱手或拜禮的時刻,她的目光直直對上我,仍是那一句:“佛曰,說不得。”

我不知為何你要被抹去,但就在那一刻,我倏爾明瞭,這是如今你能被天地所容的唯一方式。

你要擔負千古功勞,你要成為鬥戰勝佛,你要造就宏圖偉業,最重要的是,你要成全天地慈悲。

這世上,到底只能留下功勞爍礫史冊的大聖,留不下妖孽恣睢的獼猴。

可唯一能使天下人認出你的,便是你我牽住的一根紅線,這一根遲遲不斷的紅線。

是以我十分想要問問你:你面向我時,是否還顧念著從未言說的感情?

否則為何事到如今,還不願意剪斷尾指紅線?

可說到底,有些話,本該就是不應被問及的。

六耳獼猴啊……

但這天地如何這樣狠心,要讓這世上,從未存在過你。

我是看著這二人走遠的,就在那身影即將消逝在雲海層疊中的瞬間。我喊道:“鬥戰勝佛,小仙思慕你,你知不知?”

淨壇使者一個趔趄,險些摔下雲來,頗顯無奈地招呼我:“我大師兄是石頭變化而來。石頭如何同你談愛?仙子莫說笑了!”

我充耳不聞,複又在眾人愕然的眼光中喊出一遍,那人仍不回頭。

我知曉他不會回頭。

故而便能心安理得地召出紅線剪子,在淚落之前,用力剪下。

那背影一僵,忽而捂住胸口跪倒下去。

我眼前一陣模糊,也跟著跪倒,嘔出一口鮮血,看見的卻是數百年前,人間凡塵,這頑猴好奇地湊上前,裝作漫不經心地為我別上一支發簪。鏡中我羞怯,他挑眉,竟也有那 麼一刹那,好似流年眨眼,自在幸福。

我知他站起身來,從此以後便會是那無心無情、無病無懼的鬥戰勝佛,從此他得以久存於世,留名天下。

六耳獼猴,這不正是你所想要的嗎?

日後滄海桑田變幻也好,四海八荒,三界五行,從此再沒有人計較你的功過。

唯有我將你好好記住。

在這長長久久的蟠桃大會上,首尾之間,相隔永生,向你舉杯。

番外

“吾乃六耳獼猴,今日書此誓約,自斷前塵。承蒙祖師百年育之,得通天之本領,此番順天命而改妖猴命紙,謂彼妖不馴,吾自承之而順佛之天命,成一代之聖佛,全萬古慈悲。

然則吾紅塵中有一戀景,此生不全卿卿性命,定不得安寧。

吾願以生起誓,終此仙塵,永不認之,但求我佛慈悲,容我護她性命。”

天河水枯第一百二十次的時候,名震四海的四海鬥戰勝佛自睡中驚醒,忽然夢得前塵往事。榻邊仙釀還熱著,似有人換了幾輪,他抿了一口,只覺頭疼欲裂。

許多年了。

他記得自己為了成全佛祖掌控而偷換孫悟空命數的事,也記得自己假扮其多年、圓了自己勝佛大夢的每一日,卻總覺得自己似乎忘了什麼要緊事。自此許多年惴惴不寧,甚至每一百七十年天河水枯,他都會做一個奇怪的夢。

這夢說來奇怪,只記得他很小的時候住在不知名仙山時,有一株初通靈識的樹妖,他無父無母無人陪伴,但這樹伴著他很多年,似乎見著自己坐在身邊,連樹葉也伸展得多些。他還依稀間夢見,後來那樹變成一個面容模糊的仙子,笑著對他伸出手。他看不清她的面容,但記得這個人,似是一段深深的執念。

悵然間,他不經意伸手碰碎了那一壺仙釀。

破碎聲驚動了帳外打盹的小仙娥,她慌慌亂亂進來福身,收拾了一地狼藉。一邊收拾,一邊顫巍巍遞出一封請柬,輕聲道:“勝佛,今日又來了帖子,上神見您睡著,不便打擾,只說希望您能過目,若有空暇,賞臉喜宴……”

他掃了一眼,是不怎麼眼熟的名字,便垂了眼簾,只複又覺得睡意沉沉,漫不經心道:“回個禮便是。”說著,從袖中拿出一根銀針,剝去外皮,露出一截樹幹的形狀。

隨心鐵杆兵已是他身上最後一件能讓他回憶過去身份的物什,原本總是通靈黏在袖中,不知從哪一日起,光芒漸黯,再無聲息。

此番若能處理了,便也絕了後患。他耷拉了眼皮,心想這神仙既然不眼熟,想必也沒那麼大的本事認得這樣法寶,便讓她用這菩提木鎮在洞府中,也算好禮了。

“這菩提木送與她罷,祝賀新囍。”

仙娥接過,訥訥道:“這西海二皇子與菩元上神多年糾葛,如今終成正果,抱得美人歸,現又能得、得勝佛之禮,想必又增了幾分顏面,奴婢這就去準備。”

腳步聲片刻便遠了。

他合上眼,卻愈發頭疼得緊。

菩元?

他忽而默念了這名字,不覺有了笑意。

——卻是個好名字。

好似晨光微醺時候,曾也有幸聽過,見過,記得過。

全文完

責任編輯:柳葉眉

從此他的命數歸你,成就你一生的壯志宏圖?但命數種種,人生不過滄海一浮萍,又如何能預言先知,推倒重來?

說到底,你我都不過是上蒼命數中不淺不淡的一抹灰燼。

你歸途中同我小坐片刻,終是起身欲走。

我跌撞著追出數步,喊一聲:“猴兒哥哥——”

你似有些出乎意料,回身望我:“如何?”

我心下其實頗顯糾結,扭捏著衣擺,終是鼓起勇氣,紅著臉小聲問:“你若是無事,可、看可否留下些日子,同我說說話?我離不開這,你是知道的。”

騰雲而落,你停在我面前,我便將油紙傘舉高些,撐住你發梢一片光陰。

明滅不定的陰影下,你同我對視,眼裡有半分抓不牢的笑意。

你問我:“四海八荒,無奇不有,你想聽些什麼?”

我仰著臉:“你同我說說,離了這裡,你見了什麼,聽過什麼罷。我、我想聽這些。”

你告訴我,你去蓬萊求道,卻被另一隻猴兒捷足先登,為菩提祖師所拒,後又被陌生的祖師撿去,教你七十二變萬般術法。可後來你偶然發現,那只同你長得一模一樣的猴子學著分毫不差的技藝。問及祖師,祖師只搖頭,曰不可說。那猴兒與你同時精進,你曾被那祖師悄然送進他的夢中一較高下,最終打成平手。

你心高氣傲,猴兒學成歸去,祖師卻固執將你困在洞府,長歎時候未到。

於是你憤而出走,遁出蓬萊,路上與數位天神相遇,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途中便就此耽擱數年,到了此處。你過去聽人說起那神針威力,頗想拿來,不料又被那猴子搶在前頭。

說到末尾,你忽而長歎一聲,那是我聽不清切的惆悵。

“時候未到……”你又望向遠方,喃喃歎息:“我所等待的,究竟是怎樣時候呢?”

“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記不得多少年以後,神撰史上唯有你一筆寥寥,輕描淡寫。須知你未曾立下豐功偉績,又揚惡名於後世。種種原因,你被不知名的神隨手抹去,自此了無音訊。或說世上多年後,唯一惦掛著你的人,竟只剩下我一個。

滄海桑田,歲月流轉,說你萬物皆明的人,說你知曉前後的人。他們必然不曾像我一般,將你溫煦卻迷茫的模樣,深深記在心裡。

你的故事很長,仿佛是將你這五百多年的人生變作一段長長話本。待到再回過神來,三百年眨眼,立地似成石。

我聽得入了神,你望著我那樣癡癡模樣,憋不住笑意。

“小樹妖,可想去人界瞧瞧?”

我點頭,又搖頭:“我乃樹妖,紮根此處土地,非死不能移轉,是故……實是脫不開去。”

你笑中有促狹意味,戲謔道:“誰同你說這些?”說著,你右手在空中輕輕一劃,量出一道光圈。那光圈急劇膨脹,霎時飛旋過來,將我裹住。再回過神來,你已將我摟在懷裡。

我從未忘記過那一瞬的感覺。脫開腳下沉甸甸大地,似青鳥般同你踏雲而去。你懷抱中暖意沉沉,而我浸淋風雨幾百年,這總為人納蔭的歲月裡,忽而有個為我遮風雨的人啊。

如此你可知道,我忘不了你,實是再正常不過。

你心血來潮,帶我去鬧市享人間歡騰。我依舊是化形時候模樣,而你旋身一變,錦衣玉袍,竟活像個富家公子哥兒,十足的風流倜儻。

鬧市之中,只覺一切實在新奇。那些巧做人面的硬殼被稱作“面具”,裹了糖的山楂兒甜絲絲,被叫做“糖葫蘆”,還有那些雲羅衣裳,秀麗團扇,個個都是我未見過的新鮮玩意兒。

你不緊不慢跟在我後頭穿過喧嚷人群,不知何時搖開一把紙扇,嘴裡嘟囔道:“你若是有什麼喜歡的物件,儘管買去便是。”說罷,又不知從哪掏出來一個沉甸甸繡袋,甫一打開,金燦燦,險些閃花了我的眼。

我歪了歪頭,沖你笑。不知是不是我的錯覺,後來想起,總覺得你那時低垂的眼睛裡,亦有溫柔的笑意。那決意是後人傳說中刁鑽作惡的你不可能做出的模樣,但偏偏叫我體味到,這於是又成了我一個記掛你的藉口……或說是種安慰也不定……

那日我買下幾柄珠釵,你興味一起,親手為我別入鬢中。鏡中你我,竟真有那樣一刻,平和無波,自在幸福。爾後,你又拎了面具在手中,你扮猴兒,我扮仙子,教我笑嚷了許久。

糖葫蘆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你嫌它是黃口小兒的吃食。後來見我吃得香,卻默不作聲自己也變出一串來,如此招搖過世,引來不少驚歎的目光。

人間時辰不比他處,總是過得十分快。回去之後,我將買來的吃食衣物好好藏在樹洞之中,像極了貯食的小獸。你見了,便笑開,擺擺手,道了聲:“還不安睡?”

是了,我聽了三百年的故事,又去凡塵遊蕩一圈,實在有些疲憊。於是化作樹形,抖抖樹葉,你跳上樹幹,我便將葉子往你那頭簇攏些,也好擋風。

我方要合眼,你忽而出聲問道:“還未問過,你叫什麼名字?”

若我此刻是人身,想必是緋紅滿面。

“菩元!”我答道,話已說出口,才覺得太不矜持,於是顫巍巍再低了聲音:“我叫菩元……”

你笑,閑閑搭起的腿收了晃蕩姿態,話音安穩:“睡罷,阿元。”

我便也依言,“好,猴、猴兒哥哥,明日見。”

可未成想,我竟睡過了頭。

醒來時,晨光熹微,已是三天后,尋遍孤島,人已不再。原來,你已然早早地不告而別。

為此,我責怪了自己許久。

但滄海桑田數百年後,塵埃落定之時,我忽而一時間百般思索,憶及那天最後,你帶我去成衣鋪買齊四季衣裳的模樣——

春夏秋冬,你也許是早早知道此後四季你會不在,所以才提醒我早做準備麼?

我是個有些怕生的妖,沒了你在身側,該是沒膽量去凡間遊蕩的。

若真是如此,那我不得不嘆服,你的確很對。甚至佩服你那如此準確的預料,原來我與你一起逛的鬧市,終此一生,唯有一場。

又逾二百年,我聽聞五指山崩,石猴破天而出,護送一高僧西天取經。

我不止一次聽路過的妖怪說起那唐僧肉,說起齊天大聖的風光本事,心中卻暗暗想:無論他有再大本事,定是不如你的。

雖說這二百年,我不過見了你一面。

彼時你匆忙趕來,身後有奇形怪狀的妖物遠遠跟隨,走上前來,你溫和撫去我發間掉落樹葉,問我道:“阿元,可要渡劫了?”

我眼角彎了幾彎,卻到底小心翼翼搖了搖頭:“還有餘歲十年。”

你蹙眉歎了一聲,而彼時我不知哪裡來的勇氣,扯了扯你的衣袖:“猴兒哥哥,你回來同我講新故事的麼?”

不過十年,得以講一個小小趣聞也是值得的。

不遠處面容可怖的妖獸卻化了人形,上前幾步向你拱手:“大王,時候不早,那妖猴想必已入了圈套,我等——”

你揮手止住了他的話音。

轉身,低頭,歎息聲裡你將我摟入懷中,我只夠著你胸膛,聽到你近不可聞的笑聲,卻在說著我聽不懂的話,“若當時早早將你帶走多好,這九州無人同我說那命運……可還有你……唉,天下人神妖魔,避我不及,懼我者臣服,厭我者身死,而你呢,你究竟……”

你不再說話,輕輕將我放開。

我低聲問:“你要去哪?”

“我的‘時候’將至,要去應去之地。”

“什麼是你的‘時候’,應去之地又是哪兒?”

你沉沉凝望我一眼,那眸光是極悲痛的了。我原以為你要告訴我些什麼,但卻到底只是一句:“佛曰,不可說。”

臨走時,我叫住你,低頭將手中的紙傘輕輕一點,令它化作一根銀針。

我攤平手心,念一聲:“大!”

那銀針便忽而一閃,變作一根碧鐵棍子,周身靈氣繚繞,神息如湧泉。

“這物件名叫隨心鐵杆兵,憑我樹幹為心,再以玄鐵所鑄,澆灌菩提木靈氣,自生自彰,變幻無形。此物乃我以靈力滋養千年,我想……是配得上你的……”我低垂著眼簾,說完這些,將那兵器縮到手指大小,隨即攥住你的手,將它塞進你手中。

“你拿著,從此以後,它認你為主。”

你緊抿著唇,不辨喜怒。

這世間的歡喜是否有深入骨髓的?我不知。但我的歡喜淺薄,只渴盼圓你所有知而不得的遺憾。可那時我並不知道,這份遺憾最終是以你的消亡為代價的。

你的聲音終至低沉艱澀,垂首緊緊握住我手,低聲問:“……來日,你會成仙麼?”

“我會的。”我說,“我還記得你第一次見我說過的話,你也要去仙界麼?若真是,那我與你,在仙界相見。”

我不知那是我與你,六耳獼猴,此生的最後一次相見。

身居遙遠妖山,足足到你身死一年多後,我才得知。而接到消息那日,正是我渡劫之時。

你肖想代人取經,扮作那齊天大聖的模樣,犯下大罪,阻撓取經大業。但你們實在太過相似,故而上天入地,遍尋無法,只得鬧到佛祖處。隨即任佛祖一語道明真身。你二人纏鬥,你又被佛祖術法所制,最終叫他一棍斃命,天地無處可尋。

說句老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無辜遷怒他人。因為那一日來傳信的小妖大笑你無能,於是我便揮手剝去了他的妖骨,將它打成原形。

隨即便是一口汙血,天地轟然陰沉,風雲無色。

我同你說過,我是個生性淡泊的樹妖。遇見你之前,我可以活在平凡無奇的昏沉之中。我無悲無喜,無怒無懼——可我偏偏遇著了你。

未成靈識之前,便有一個小猴兒,天天在我跟前說著大話。他時而說自己要成天地第一名將,時而說要做三界第一妖魔,但最後多半是抖抖褲腰便走,沒了後文。

後來通了靈識,第一眼便瞧見了你。我覺得你那聲音實在耳熟,心中親近,可惜沒能留住你。不過,也無礙,我知只要在此處等著,你終有一日會再回來;

你回來了,確實。

你就這樣死去,確實。

我掩住雙眼,淚水滂沱而落。

遠處,天雷滾滾,狂吼而來。

我乃妖界最堅韌的樹木化形而成,天雷本無力擊破我靈體。然而,出手殺生已壞我修為,再加上氣急攻心、功血潰敗,是以天雷狂擊一瞬,我便撐不住雙手焦黑,更不用說撐起蔭蔽——

我驀地俯下身去,滿頭黑髮霎時凋零灰敗,淒豔妖血浸潤土地。

三百道天雷攜雷霆之勢,轟然劈下!

在閉眼前的一瞬,我窺見天光乍破,萬丈金芒。天際雷聲乍止,有“噹啷”一響,似是某件重物被用力蹬在地上。

之後是死一般的寂靜。

我忽而脫了力,斜斜軟倒於血污之中,雙手顫巍巍摔落。隨疼痛而來的,是一陣突如的恍惚。

我想,這世上誤會這樣多,如何不能是你躲過那重重誤報,悄然保全了性命。然後,踏著驚濤怒浪,像當年一般,伸手拂開萬萬天雷,同我挑眉一笑呢?

我鼓起萬般勇氣,直至盈滿一眼淚水,方能睜開了眼。

入目處, 一雙金紋密佈藕絲雲步履。來者身著黃金鎖子甲,紅金相間,熠熠生光,鳳翅紫金冠隨風而動,顯得威風凜凜。那是我再熟悉不過的一張臉,眼角眉梢卻全然是陌生模樣。

我嘔出一灘血來,卻仍似不死心地斷斷續續問道:“你、你可是花果……山,齊天大聖,孫……悟空?”

他冷冷轉過眼,既不答話,也不看我。

頭頂訓戒神隨雷公電母灰溜溜而來,沖他拱手,惴惴不安道:“不知大聖爺為何無端插手此番天劫……小仙斗膽請大聖爺撤離結界,也好讓我三人能與玉帝交差。”

他拎了手中金箍棒,圈地為牢,將我劃在結界之中,隨即撤掉方才廣袤籠絡天地的大霧。

訓戒神面露為難之色,待還要再拱手,他卻將手中金箍棒一斜,直指其喉間:“該不是為這小小半仙,值得你等與老孫我大動干戈?”

那神兵鋒芒不止,靈息如刃,直逼三人眼前。

他眸子左右輕劃一眼,猛地將金箍棒狠蹬在地,呵斥道:“還不快走!”

三人駭極,面面相覷,只得轉身遁走。

就在他背對著我呵斥三人時,我運起全身所有靈力,在他揮退三人的瞬間,翻手為掌,忍住雙手錐心劇痛,狠狠打向他的天靈蓋。

然而,他猶如提前預知了一切,忽而伸手抵住我掌心。

雙手相觸,只是一瞬,他便消解了我的功法,將我狠狠甩在地上。他別過臉去,發出一聲意味不明的哼笑。

心裡那奔湧而出的恨意,被這一聲笑堵在了喉口,化作無邊無際的空蕩。

該恨誰,痛誰,憐惜誰,霎時都模糊成傷重的愴然。

我只覺全身骨頭似是被人斷掉重接,疼得幾乎發不出聲來,但仍熬著苦痛,緊咬牙關,一字一頓:“花果山……齊天大聖,孫、孫悟空?”

無人回答,來者已拂袖而去。

我抬眼時看到的,只有他騰雲而去的背影。

過後許多月方得傷癒,我來不及再思慮個究竟,便有接引神引我上瑤池,聽候西王母差遣。後來因著月老與我一面之緣,歎我紅塵未盡,煙火不熄,我便最終受封為紅線仙。

直到這時,我心中尚且有一線希望。我盼望著那所謂的身死,不過是你的金蟬脫殼計。你曾問我是否入仙道,我便天真地確認了,你是要再與我相見的。

可紅線一纏數百年,從未有人,再挑了眉、噙了笑,輕忽忽搖扇,同我說一聲歡喜。

那一日月老酒醉,我趁他迷糊不清,偷了仙魔紅線冊翻看,那本是他天天抱在懷中的寶貝,從未經手於我。

我默念你的姓名,一遍遍。可紅線冊無風自動良久,終是驀地合攏,回歸本終。

我曾聽月老說,若是紅線冊無所擇從,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心中並無愛戀,早已摒棄七情六欲;二則,你已離開這三界五行,許久許久。

你知道,這二者無論哪種,均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事實上,我還想再問一個人的姻緣,可我手指每每顫抖至無可動彈,那名字哽咽在喉口,說不分明。

我的小指上竟還有一抹紅線牽連遠方。

六耳獼猴,我真想問問月老,若不是你與我紅線交纏,又還能是何方的牛鬼蛇神,貪戀我這涼薄姻緣?

百年後,蟠桃會上,遠道而來的鬥戰勝佛大快朵頤。此前人間戰事頻仍,他已連續幾次缺席。我與他座位之間,相隔猶如前後首尾,遠遠只得望見那鳳翅紫金冠上飛翎飄搖。

他踱下金殿時,下席諸多仙子同他見禮。他一語不發,倒是身後頂著豬鼻的淨壇使者連連呵笑,眼神東飄西歪。走到我身邊時鼻子陡得一動,忽而停下腳步,攔住了那猴頭,反身對我笑道:“不知是何方仙子?”

我微微福身:“小仙乃月老府中紅線仙,諱號菩元。”遲疑片刻,我複又躬身,朝著他道:“此前承蒙大聖照拂,小仙在此謝過。”

卻絕口不提我曾同他折命般出手的事情了。

他的視線於虛無中一頓,繼而轉到我身上,短短一瞬,忽而叫人心悸。隨即,他漫不經心地移開那眼神,微微點頭,不在意地一擺手,似是已醉了。

淨壇使者一副恍然模樣,拍了拍我肩膀,笑道:“原來如此,怪不得仙子生得這般美貌。”說完,卻話鋒一轉,又問:“不知仙子可與一名‘六耳獼猴’的妖精有一番交情?”

我一驚,聽得他笑呵呵繼續道:“實不相瞞,我大師兄自與六耳獼猴一戰,常受其氣息所誤,做出些匪夷事情來。師傅囑我多留心,今天老豬鼻子靈光,聞到仙子身上倒有一絲與那氣息相似的感應——”

“八戒!住嘴!”那扶頭暈沉的人倏爾出聲呵斥,一把揪過使者的耳朵,罵道:“又要老孫我給你松皮了?”

我本是不應抬頭,可餘光一瞥,忽而瞧見他袖中收納著什麼。

趁二人嬉鬧,再仔細一看,方得刹那之間,如墜冰窖。

那是一枚,小小銀針。

看著平凡無奇,唯一出眾一點,是它通靈認主,每有靈氣沛然,沾染著菩提木息。

我伸出手,一把拽住那齊天大聖的衣袖。

兩人被我突如其來的一個伸手驚住,紛紛回頭看我。大抵是被我止不住落了滿臉的淚水又一個驚嚇,竟都不動了,呆愣愣看著我。

我此時的樣子想必非常難看,涕淚橫流,泣而無聲。

我不知要說些什麼,只能死死扯著他衣袖,瞪大一雙通紅的眼睛,嗓中哽著一句久違的喚,卻只有氣息紊亂,淚凝於睫。

他不是沾染了什麼氣息,他就是……就是……

就在我要說出話來的瞬間,一陣梵音自天際飄渺而來,遲來的聖者手扶淨瓶,笑意溫煦。

那聲音醇厚慈悲,靜靜響徹在我耳邊,坐在蓮臺上的觀世音菩薩面容溫柔,輕輕搖了頭,在眾人或拱手或拜禮的時刻,她的目光直直對上我,仍是那一句:“佛曰,說不得。”

我不知為何你要被抹去,但就在那一刻,我倏爾明瞭,這是如今你能被天地所容的唯一方式。

你要擔負千古功勞,你要成為鬥戰勝佛,你要造就宏圖偉業,最重要的是,你要成全天地慈悲。

這世上,到底只能留下功勞爍礫史冊的大聖,留不下妖孽恣睢的獼猴。

可唯一能使天下人認出你的,便是你我牽住的一根紅線,這一根遲遲不斷的紅線。

是以我十分想要問問你:你面向我時,是否還顧念著從未言說的感情?

否則為何事到如今,還不願意剪斷尾指紅線?

可說到底,有些話,本該就是不應被問及的。

六耳獼猴啊……

但這天地如何這樣狠心,要讓這世上,從未存在過你。

我是看著這二人走遠的,就在那身影即將消逝在雲海層疊中的瞬間。我喊道:“鬥戰勝佛,小仙思慕你,你知不知?”

淨壇使者一個趔趄,險些摔下雲來,頗顯無奈地招呼我:“我大師兄是石頭變化而來。石頭如何同你談愛?仙子莫說笑了!”

我充耳不聞,複又在眾人愕然的眼光中喊出一遍,那人仍不回頭。

我知曉他不會回頭。

故而便能心安理得地召出紅線剪子,在淚落之前,用力剪下。

那背影一僵,忽而捂住胸口跪倒下去。

我眼前一陣模糊,也跟著跪倒,嘔出一口鮮血,看見的卻是數百年前,人間凡塵,這頑猴好奇地湊上前,裝作漫不經心地為我別上一支發簪。鏡中我羞怯,他挑眉,竟也有那 麼一刹那,好似流年眨眼,自在幸福。

我知他站起身來,從此以後便會是那無心無情、無病無懼的鬥戰勝佛,從此他得以久存於世,留名天下。

六耳獼猴,這不正是你所想要的嗎?

日後滄海桑田變幻也好,四海八荒,三界五行,從此再沒有人計較你的功過。

唯有我將你好好記住。

在這長長久久的蟠桃大會上,首尾之間,相隔永生,向你舉杯。

番外

“吾乃六耳獼猴,今日書此誓約,自斷前塵。承蒙祖師百年育之,得通天之本領,此番順天命而改妖猴命紙,謂彼妖不馴,吾自承之而順佛之天命,成一代之聖佛,全萬古慈悲。

然則吾紅塵中有一戀景,此生不全卿卿性命,定不得安寧。

吾願以生起誓,終此仙塵,永不認之,但求我佛慈悲,容我護她性命。”

天河水枯第一百二十次的時候,名震四海的四海鬥戰勝佛自睡中驚醒,忽然夢得前塵往事。榻邊仙釀還熱著,似有人換了幾輪,他抿了一口,只覺頭疼欲裂。

許多年了。

他記得自己為了成全佛祖掌控而偷換孫悟空命數的事,也記得自己假扮其多年、圓了自己勝佛大夢的每一日,卻總覺得自己似乎忘了什麼要緊事。自此許多年惴惴不寧,甚至每一百七十年天河水枯,他都會做一個奇怪的夢。

這夢說來奇怪,只記得他很小的時候住在不知名仙山時,有一株初通靈識的樹妖,他無父無母無人陪伴,但這樹伴著他很多年,似乎見著自己坐在身邊,連樹葉也伸展得多些。他還依稀間夢見,後來那樹變成一個面容模糊的仙子,笑著對他伸出手。他看不清她的面容,但記得這個人,似是一段深深的執念。

悵然間,他不經意伸手碰碎了那一壺仙釀。

破碎聲驚動了帳外打盹的小仙娥,她慌慌亂亂進來福身,收拾了一地狼藉。一邊收拾,一邊顫巍巍遞出一封請柬,輕聲道:“勝佛,今日又來了帖子,上神見您睡著,不便打擾,只說希望您能過目,若有空暇,賞臉喜宴……”

他掃了一眼,是不怎麼眼熟的名字,便垂了眼簾,只複又覺得睡意沉沉,漫不經心道:“回個禮便是。”說著,從袖中拿出一根銀針,剝去外皮,露出一截樹幹的形狀。

隨心鐵杆兵已是他身上最後一件能讓他回憶過去身份的物什,原本總是通靈黏在袖中,不知從哪一日起,光芒漸黯,再無聲息。

此番若能處理了,便也絕了後患。他耷拉了眼皮,心想這神仙既然不眼熟,想必也沒那麼大的本事認得這樣法寶,便讓她用這菩提木鎮在洞府中,也算好禮了。

“這菩提木送與她罷,祝賀新囍。”

仙娥接過,訥訥道:“這西海二皇子與菩元上神多年糾葛,如今終成正果,抱得美人歸,現又能得、得勝佛之禮,想必又增了幾分顏面,奴婢這就去準備。”

腳步聲片刻便遠了。

他合上眼,卻愈發頭疼得緊。

菩元?

他忽而默念了這名字,不覺有了笑意。

——卻是個好名字。

好似晨光微醺時候,曾也有幸聽過,見過,記得過。

全文完

責任編輯:柳葉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