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人間章回:山旮旯裡換新顏(周葆亮)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 祖祖輩輩生活在那個山旮旯的鄉親們流傳著一首自嘲“順口溜”:雞鳴三縣(市)啼, 雞啼人哭泣。 晴天山路硬,

雨季兩腿泥。 這是鄉親們對挪不出山窩窩的無奈呻吟, 也是對山窩窩裡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出門犯愁的埋怨。

先解釋一下“雞鳴三縣(市)啼”。 地處蘇北邳州市西南邊陲的石山村, 原隸屬於新橋鄉, 後來劃歸八義集鎮。 甭管歸誰管, 地理位置難以挪窩。 南鄰睢寧縣, 西接徐州市銅山區, 無論是睢寧、銅山或者邳州的公雞, 只要有一隻公雞率先抬頭張嘴打鳴, 鄰縣(市)的公雞如同領到了命令似的, 先後回應, 此起彼伏, 百雞齊鳴, 在那個山旮旯裡回蕩。

如此偏僻的小山村, 轄四個自然莊, 七個生產隊, 不到2000口人, 仰仗著腳下不到2000畝貧瘠的土地養活著, 生活水準之低可想而知。 有的家境拮据, 有的家徒四壁。 東家借碗米, 西家借升面, 那是常有的事。

誰也不能笑話誰不會過日子, 誰也沒有恥笑誰窮困潦倒。

窮則思變。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 山旮旯的鄉親生活變了, 變得能填飽肚子, 變得衣服遮體。 用石頭砌牆低矮的小屋, 用麥草蓋頂的小屋被推到, 建成了磚瓦房。 更大的變化是壯勞力心思活了, 紛紛走出家門, 加入了打工者的大潮。 我有個同學郭允峰, 就是站在打工者大潮浪尖上的佼佼者。 他從事著建築大樓等外牆玻璃裝修, 河南、江蘇、山東等多個省市都有他的足跡。 那天, 他專程來小縣城找到我, 說起回家路難行的事, 囑咐, 如果老家人修路需要捐款, 我第一個帶頭捐。 我很難為情。 修路, 那是地方官的事兒, 咱們這些遠離仕途的小卒, 豈能插手干涉?

機會終於來了。

地方官跑到縣城, 邀約我們幾個從那個小山村走出的人洽談捐款修路。 我雖工資不高, 手頭拮据, 可是, 一想到能為改變家鄉交通難題出點力便義無反顧地盡力而為。 我一把拿出3000元捐款交給地方官, 期盼那個山旮旯能夠早一天有一條像樣的路。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 村支部換屆, 嶄新的班子替代了原班子, 原班子一拍屁股走人時, 沒在那個小山村修鋪一指路。 我們這些傻乎乎的捐款人, 啞巴吃黃連, 有口說不出哩。

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還是燒在修路上。 幾個從山旮旯走出來的人一合計, 還是不計前嫌, 該捐還得捐, 直到村裡的交通環境改善, 才算盡心。

幾天前, 我趁著雙休回家看望老父親。 走在山坡小路上, 頓覺泥土氣息黯淡了許多,

取而代之的是板栗的清香, 核桃的滋味, 蘋果的笑臉, 狠勁抱在一起的石榴籽的團結......這是生我養我的小山村嗎?我挪動著腳步, 爬上那個小山坡, 這才發現, 山坡上一排排, 一行行排列著齊腰深的板栗、核桃、蘋果、石榴等果樹苗, 在風中搖曳著纖細的枝條。 我蹲下身, 真想伸著嘴唇親吻一下寒風中挺立的果樹苗苗, 可我還是控制著情緒, 抓一把濕漉漉的泥土在手裡搓著。 土還是那熟悉的土, 石頭還是那熟悉的石頭, 為什麼突然間生長出大片大片的板栗、核桃、蘋果、石榴?我納悶了。 不, 我的眼睛濕潤了。

雪含情, 梅含笑, 果樹苗兒山坡鬧。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小山坡, 是誰設計、開發、利用起來這不可小看的優勢資源?

太陽落山了, 我還沒來得及與父親啦呱哩。 走進小村莊, 竟讓我大吃一驚。 天黑了, 路燈突然亮了, 把路邊的一片草莓大棚也照得格外顯眼。 路燈亮, 人歡暢。 呵, 這名不見經傳的山旮旯, 什麼時候安裝了路燈?走進新時代, 譜寫新篇章。 這是小山村人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新舉措?我自言自語著。

嘿, 好像是俺幹爺的聲音?幹爺, 你什麼時候回來的?乾兒子一聲喊叫, 把我從思索中拉回。 還沒有進家呢。 我心不在焉地說。

真巧。 我剛把俺幹老爺請到家, 俺答想他了, 找他說說話哩。 走吧, 到俺家一塊喝酒。 乾兒子說話, 乾脆利索, 從來不拖泥帶水。

幹爺我有口福啊。 我也沒客氣, 就和乾兒子一起去他家喝酒了。 路燈下,我們爺倆一前一後,走路順暢,心中舒暢。乾兒子打著“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口哨......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乾兒子端起我的酒杯,站在我身邊,笑呵呵地說:“幹爺,你沒感覺到咱們這個小山村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嗎?”

“怎麼沒有變化,荒山坡上栽上了果樹苗,小山村裡安裝了路燈呢......”

“還有唻,271省道從咱後石山經過,需要拆遷幾百戶呢。”

“這工作量太大了,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不易做。”

“事在人為嘍。”乾兒子笑著說,你把酒喝了,讓我給你慢慢道來。

原來,兩年前,石山村支部再次改選,參加選舉大會的黨員齊刷刷地投了黨員莊獻平一票。莊獻平當選石山村黨支部書記,他激動得流下了熱淚:我決不辜負黨組織的培養,決不辜負每一位黨員的信任,一定會不遺餘力帶領鄉親們改變山村面貌,讓全村的父老鄉親享受新時代的新成果,以新姿態彰顯新風采。

說幹就幹。辭舊迎新情意暖,春歌雨潤事業長。先期規劃的千畝鮮果園招投標,400畝板栗、核桃、蘋果、石榴果樹苗落地生根。沒有集資一分錢,一盞盞路燈照亮了鄉親們的笑臉。省道經過後石山,莊獻平帶領村支部、村委會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做工作,沒有出現一戶拆遷拒簽。如今,拆遷戶的安置樓正在拔地而起......冬去春來,分佈在四個自然村的健身廣場將如期建成......

山旮旯裡換新顏,爽!我端起酒杯,一揚脖子,幹了。帶著酒意,拍著胸脯:領導是生活的導演,群眾是登臺的演員。我要為新一屆村支部班子點贊!

作者單位: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邳州市供電公司

通聯:江蘇省邳州市運河街道大新莊社區彩虹社區(水上服務區岸北)二排

郵編:221300

作者簡介:周葆亮,江蘇邳州人,中共黨員,系中國電力作家協會、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電力作家協會會員、理事,徐州作家協會會員,徐州雜文學會會員、常務理事,邳州市運河街道文聯副主席,運河街道作協主席。出版了長篇小說《暖陽》,在《青春》《北京文學》《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以及人民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新華日報、國家電網報、中國電力報等報刊發表了小說《低保戶》和散文《登杆記》、《敬仰紅旗渠》及雜文《莫讓老人淚汪汪》等近百萬字,在國家、省市級徵文中獲獎30多次。

【本刊(pzwhyjh)歡迎投稿。原創首發,期期精彩,篇篇可讀。主編:徐景洲 通聯信箱:2175339@qq.com 微信號:xjz1956 】

路燈下,我們爺倆一前一後,走路順暢,心中舒暢。乾兒子打著“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口哨......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乾兒子端起我的酒杯,站在我身邊,笑呵呵地說:“幹爺,你沒感覺到咱們這個小山村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嗎?”

“怎麼沒有變化,荒山坡上栽上了果樹苗,小山村裡安裝了路燈呢......”

“還有唻,271省道從咱後石山經過,需要拆遷幾百戶呢。”

“這工作量太大了,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不易做。”

“事在人為嘍。”乾兒子笑著說,你把酒喝了,讓我給你慢慢道來。

原來,兩年前,石山村支部再次改選,參加選舉大會的黨員齊刷刷地投了黨員莊獻平一票。莊獻平當選石山村黨支部書記,他激動得流下了熱淚:我決不辜負黨組織的培養,決不辜負每一位黨員的信任,一定會不遺餘力帶領鄉親們改變山村面貌,讓全村的父老鄉親享受新時代的新成果,以新姿態彰顯新風采。

說幹就幹。辭舊迎新情意暖,春歌雨潤事業長。先期規劃的千畝鮮果園招投標,400畝板栗、核桃、蘋果、石榴果樹苗落地生根。沒有集資一分錢,一盞盞路燈照亮了鄉親們的笑臉。省道經過後石山,莊獻平帶領村支部、村委會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做工作,沒有出現一戶拆遷拒簽。如今,拆遷戶的安置樓正在拔地而起......冬去春來,分佈在四個自然村的健身廣場將如期建成......

山旮旯裡換新顏,爽!我端起酒杯,一揚脖子,幹了。帶著酒意,拍著胸脯:領導是生活的導演,群眾是登臺的演員。我要為新一屆村支部班子點贊!

作者單位: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邳州市供電公司

通聯:江蘇省邳州市運河街道大新莊社區彩虹社區(水上服務區岸北)二排

郵編:221300

作者簡介:周葆亮,江蘇邳州人,中共黨員,系中國電力作家協會、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電力作家協會會員、理事,徐州作家協會會員,徐州雜文學會會員、常務理事,邳州市運河街道文聯副主席,運河街道作協主席。出版了長篇小說《暖陽》,在《青春》《北京文學》《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以及人民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新華日報、國家電網報、中國電力報等報刊發表了小說《低保戶》和散文《登杆記》、《敬仰紅旗渠》及雜文《莫讓老人淚汪汪》等近百萬字,在國家、省市級徵文中獲獎30多次。

【本刊(pzwhyjh)歡迎投稿。原創首發,期期精彩,篇篇可讀。主編:徐景洲 通聯信箱:2175339@qq.com 微信號:xjz1956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