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抄襲的國產綜藝,終於被韓國治了

昨天一早, 扒叔看見一條尷尬的消息:

韓國國會通過法案禁止外國抄襲本國文化產品, 將從政府層面開始應對。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 這則修正案是韓國教育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議員提出的。

本質上是為了保護韓國文化產品和音樂知識財產權, 也就是說, 從今以後但凡有外國抄襲韓國文化產品, 政府會直接出面管理。

而該議員也表示, 這條法律是專門為中國“量身打造”的, 因為近兩年中國抄襲韓國電視節目的情況氾濫, 比如《三時三餐》、《叢林的法則》、《尹食堂》、《show me the money》等等...

中國抄襲已經抄到了讓別人立法, 也是相當厲害了。

消息一出, 網友也一反常態的為韓國的做法叫好:

無論是韓國的舉措還是中國網友的態度, 都足以證明中國影視圈無視版權抄襲成風的現象早已惹得眾怒。

最近正在熱播的《偶像練習生》, 雖然披著愛奇藝自製節目的招牌, 卻從頭到腳都是韓國的創意。

從節目形式到賽制, 就連微不足道的細節都和韓國去年4月開播的《PRODUCE 101》一模一樣。

風格相似的打光和舞臺設計。

採訪教室的佈置和拍攝視角幾乎一樣。

片頭也跟韓版的如出一轍。

《偶像練習生》在國內爆火後沒多久, 消息就傳到韓國。

而新聞標題是:“又抄襲...《PRODUCE101》中國出現類似節目引發抄襲輿論。 ”

其實早在2014年,中國就正式開啟了瘋狂抄襲韓國模式。

湖南衛視的《花兒與少年》與韓國tvN的《花樣姐姐》雷同。

節目內容設定都是男明星為女演員當導遊,用有限經費在國外旅行。

中版和韓版雖然人員數量不一樣,但人設方面迷之相似,都有一個年齡大的姐姐,一個公主病女星,一位高情商女神和一名需要長大的少爺。

對於坊間流傳的抄襲之說,CJE&M方面表示:“這檔節目和《花樣姐姐》完全無關,我們也沒有進行技術指導和等任何形式的參與。”

韓國一方面默認了相似,一方面否定了參與,翻譯過來就是,的確相似但沒買版權。

而面對著嚴峻的抄襲嫌疑,湖南衛視倒是相當淡定,把不要臉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他們表示:“這是湖南衛視的原創節目。”

除了湖南衛視抄的理直氣壯以外,東方衛視也不甘示弱,而且還把抄襲產品《極限挑戰》製作得非常成功

前兩季豆瓣評分高達9分,收視率也不低,幾位固定成員的流量也明顯提高。

即便如此,抄襲的事實也無法忽略。

和韓國《無限挑戰》完全相同的遊戲環節。

要不是有中韓文的對比,真會誤以為這兩張截圖來自同一個節目。

種種抄襲證據擺在眼前的時候,東方衛視居然還有勇氣否認抄襲,並且否認的時候底氣十足。

被問到是否有意或無意借鑒了MBC的一些設計時,東方衛視某領導答:“這屬於創意重合的情況,在很多韓國節目和韓國節目之間,歐美節目和歐美節目之間都很常見。”

根據統計,近幾年來中國抄襲韓國的電視節目至少有15部。

實際上,不管是該節目的製作團隊還是螢幕前的觀眾,對於抄襲這一行為都心知肚明。

我們表面上抵觸,可實際行動起來還是支持的,導致抄襲成本越來越低,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

於是,抄襲問題在當下的影視圈成了惡性循環,不僅觸犯了韓國的利益,更毀了中國的創作環境。

如今韓國立法出面制止,就是在變相逼迫中國做出更好的原創節目,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畢竟,我們也做出過不少優秀的原創節目。

比如央視去年推出的讀書類節目《朗讀者》

每期設定一個不同的主題,到場嘉賓會根據主題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然後朗讀一段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文字。

通過朗讀觀眾瞭解到不同的故事,感受到樂夫妻間的愛情,父子間的親情,救贖與被救間的恩情,還有對事業的堅守和熱愛。

這檔節目把大眾浮躁的心緒安撫下來,引導我們在娛樂至死的年代尋找真正的意義。

弘揚傳統文化,講述國寶故事的《國家寶藏》

文物對觀眾來說太有距離,但是通過名人的講解和演繹,消解了那份距離感。

雖說主題是文物,可感受不到一絲沉重和乏味,製作團隊隨時都把娛樂性放在首位。

精心設計舞臺燈光

還在舞臺劇環節中吐槽乾隆帝審美。

還有扒叔前段時間安利的《聲臨其境》,也是湖南衛視的原創節目。

用配音讓觀眾感受演員演技,這種形式在國產綜藝裡從來沒有過。

以至於一開始提出創意的時候,沒有人看好。

但,節目製作團隊還是做了,並且堅持把它做到最好,最終堅持沒被辜負,引來了不少關注和好評。

有了良心節目的堅守,中國傳統文化得以發揚,演員的專業度被觀眾所知道,這何嘗不比盜竊別國文化有意義?

希望韓國的法律真的能對我們起到約束作用,讓中國產出更多優秀節目。

其實早在2014年,中國就正式開啟了瘋狂抄襲韓國模式。

湖南衛視的《花兒與少年》與韓國tvN的《花樣姐姐》雷同。

節目內容設定都是男明星為女演員當導遊,用有限經費在國外旅行。

中版和韓版雖然人員數量不一樣,但人設方面迷之相似,都有一個年齡大的姐姐,一個公主病女星,一位高情商女神和一名需要長大的少爺。

對於坊間流傳的抄襲之說,CJE&M方面表示:“這檔節目和《花樣姐姐》完全無關,我們也沒有進行技術指導和等任何形式的參與。”

韓國一方面默認了相似,一方面否定了參與,翻譯過來就是,的確相似但沒買版權。

而面對著嚴峻的抄襲嫌疑,湖南衛視倒是相當淡定,把不要臉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他們表示:“這是湖南衛視的原創節目。”

除了湖南衛視抄的理直氣壯以外,東方衛視也不甘示弱,而且還把抄襲產品《極限挑戰》製作得非常成功

前兩季豆瓣評分高達9分,收視率也不低,幾位固定成員的流量也明顯提高。

即便如此,抄襲的事實也無法忽略。

和韓國《無限挑戰》完全相同的遊戲環節。

要不是有中韓文的對比,真會誤以為這兩張截圖來自同一個節目。

種種抄襲證據擺在眼前的時候,東方衛視居然還有勇氣否認抄襲,並且否認的時候底氣十足。

被問到是否有意或無意借鑒了MBC的一些設計時,東方衛視某領導答:“這屬於創意重合的情況,在很多韓國節目和韓國節目之間,歐美節目和歐美節目之間都很常見。”

根據統計,近幾年來中國抄襲韓國的電視節目至少有15部。

實際上,不管是該節目的製作團隊還是螢幕前的觀眾,對於抄襲這一行為都心知肚明。

我們表面上抵觸,可實際行動起來還是支持的,導致抄襲成本越來越低,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

於是,抄襲問題在當下的影視圈成了惡性循環,不僅觸犯了韓國的利益,更毀了中國的創作環境。

如今韓國立法出面制止,就是在變相逼迫中國做出更好的原創節目,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畢竟,我們也做出過不少優秀的原創節目。

比如央視去年推出的讀書類節目《朗讀者》

每期設定一個不同的主題,到場嘉賓會根據主題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然後朗讀一段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文字。

通過朗讀觀眾瞭解到不同的故事,感受到樂夫妻間的愛情,父子間的親情,救贖與被救間的恩情,還有對事業的堅守和熱愛。

這檔節目把大眾浮躁的心緒安撫下來,引導我們在娛樂至死的年代尋找真正的意義。

弘揚傳統文化,講述國寶故事的《國家寶藏》

文物對觀眾來說太有距離,但是通過名人的講解和演繹,消解了那份距離感。

雖說主題是文物,可感受不到一絲沉重和乏味,製作團隊隨時都把娛樂性放在首位。

精心設計舞臺燈光

還在舞臺劇環節中吐槽乾隆帝審美。

還有扒叔前段時間安利的《聲臨其境》,也是湖南衛視的原創節目。

用配音讓觀眾感受演員演技,這種形式在國產綜藝裡從來沒有過。

以至於一開始提出創意的時候,沒有人看好。

但,節目製作團隊還是做了,並且堅持把它做到最好,最終堅持沒被辜負,引來了不少關注和好評。

有了良心節目的堅守,中國傳統文化得以發揚,演員的專業度被觀眾所知道,這何嘗不比盜竊別國文化有意義?

希望韓國的法律真的能對我們起到約束作用,讓中國產出更多優秀節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