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百餘“第一響應人”駕乘人員持證上崗保春運

青島財經日報訊 “判斷病人意識, 清理阻塞物, 兩手交叉按壓胸口……”今天下午, 一場生動的“急救課堂”在汽車東站展開, 這是交運溫馨巴士、青島都市公共交通研究院聯合青島市紅十字會在汽車東站開展春運“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公益培訓, 公交駕駛員現場學習創傷包紮、心肺復蘇、AED除顫器使用以及應急處置等救護實戰操作, 保障春運期間乘客的人身安全。 截至目前, 溫馨巴士已有170餘名駕乘人員通過理論、實際操作等測試, 考取《紅十字救護員證》, 持證上崗。

溫馨巴士“第一響應人”駕乘人員現場考核心肺復蘇

溫馨巴士“第一響應人”駕乘人員現場學習心肺復蘇

專為公交培訓救護 乘客出行有保障

“遇到有人暈倒不要慌, 先冷靜下來, 讓病人平躺下來, 通過脈搏和呼吸判斷病人意識, 兩手交叉按壓胸口……”昨日, 在交運溫馨巴士, 來自青島市紅十字會的應急培訓專家攜帶急救教學模擬人, 向溫馨巴士駕駛員現場示範心肺復蘇、創傷包紮的操作流程, 在互動教學環節, 駕駛員通過動手操作心肺復蘇模擬人, 親身體驗了如何在危急時刻進行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等應急救援操作方法。

“駕駛員如果有相關的應急急救培訓,

危急時刻, 他們便可以擔任施救角色, 幫助乘客及時疏散逃生。 ”交運溫馨巴士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交運溫馨巴士每天運送數以萬計的乘客, 車廂內經常會出現乘客在公車內暈倒的情況, 春運期間, 溫馨巴士、交通研究院與市紅十字會聯合開展“第一回應人”培訓, 一旦發生意外情況, 能讓駕乘人員通過掌握的專業急救知識, 第一時間正確地實施急救, 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駕駛員變身“第一響應人”

“第一回應人是指首先到達災難現場, 擁有救援證書且能夠在應急救援中提供基本生命救助的人員。 ”青島市紅十字會的應急培訓專家介紹說, “第一回應人”的課程包括救護新概念、心肺復蘇、創傷救護、常見急症、消防理論知識等,

此次面向公交駕駛員開展的持證培訓, 能最大限度減少公車內發生突發事件造成的傷亡和損失。 ?

“之前因為急救常識十分缺乏, 大多時候都是撥打120急救電話, 不敢上前施救, 擔心自己‘幫倒忙’。 經過專業的培訓以後, 遇到緊急情況, 處理起來心裡也有數了。 ”交運溫馨巴士601路駕駛員賈立傑告訴記者, 他是首批經過理論和實踐考核拿到《紅十字救護員證》的“第一回應人”, 不久前, 他就成功救助了一名低血糖的乘客。 據介紹, 他在車廂內還自己準備了急救藥箱, 箱內備有糖果、紗布、創可貼等醫療用品, 為市民在乘坐公交時增添醫護保障。

“‘第一響應人’救護員培訓2017年由交運集團首次引進我市公共交通行業,

今後應急救護公益培訓活動將定期舉行, 後期還會擴大培訓範圍。 ”目前, 溫馨巴士已有170餘名駕乘、安全工作人員獲得了紅十字會頒發的“第一回應人”救護員資格證書, 提高了公車應對突發情況時的標準化應急救援水準, 春運期間, 這些回應人分佈在各個公交線路, 為市民春節出行保駕護航, 後期溫馨巴士的“第一回應人”培訓將逐漸常態化, 要求更多駕駛員、安全員參加培訓、考核後, 持證上崗, 讓他們在緊急情況下出手相助。

培訓雲平臺+線下方便市民參與

“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證書培訓連續第三年列為市辦實事項目, 2018年市民身邊又將增加2萬經過培訓的 “第一響應人”。

今年1月1日頒佈施行的《青島市突發事件應對條例》要求, 中小學校(幼稚園)教師、公共交通工具駕乘人員、校車駕乘人員、導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病原微生物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運、使用、處置單位的負責人及相關從業人員;機場、車站、碼頭、公園、廣場、商場、會展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相關管理人員應當參加應對突發事件的初級救護培訓和消防安全培訓。

在“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培訓的基礎上,今年的培訓增加了應急處置“四個能力”(初期回應和處置、組織疏散和逃生、資訊報告和通報、配合救援和宣教)培訓,以及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培訓。

在培訓形式上,“第一響應人”培訓採取網路化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學員通過【紅十字應急救護(第一回應人)雲平臺】完成線上理論學習,課堂教學主要教授救護技能實際操作。經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合格,通過【紅十字應急救護(第一回應人)雲平臺】,取得“第一回應人”應急救護員資格證書。

中小學校(幼稚園)教師、公共交通工具駕乘人員、校車駕乘人員、導遊;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病原微生物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運、使用、處置單位的負責人及相關從業人員;機場、車站、碼頭、公園、廣場、商場、會展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相關管理人員應當參加應對突發事件的初級救護培訓和消防安全培訓。

在“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培訓的基礎上,今年的培訓增加了應急處置“四個能力”(初期回應和處置、組織疏散和逃生、資訊報告和通報、配合救援和宣教)培訓,以及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培訓。

在培訓形式上,“第一響應人”培訓採取網路化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學員通過【紅十字應急救護(第一回應人)雲平臺】完成線上理論學習,課堂教學主要教授救護技能實際操作。經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合格,通過【紅十字應急救護(第一回應人)雲平臺】,取得“第一回應人”應急救護員資格證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