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孫立權語文教育劄記三十則

東北師大附中 孫立權

001語文教學更接近表現性藝術

數理化教學更接近“再現性藝術”, 語文教學是“表現性藝術”。 相對於教學內容這個客體來說, 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 語文教學不應單純反映教學內容、再現客體, 更應表現主體:

最易讀的句子——8個詞以下;

易讀的句子—— 11個詞;

較易讀的句子——14個詞;

標準句子—— 17個詞;

較難讀的句子——21個詞;

難讀的句子—— 25個詞;

很難讀的句子——29個詞以上。

為什麼把8個詞以下的句子確定為最易讀的句子呢?心理學實驗表明, 人的短時記憶(保留30秒左右)的容量(稱廣度), 約為7±2個“組塊(chunk)”,即5——9個之間,

平均為7個。 每個組塊可能是一個字母, 或一個詞, 或一個短語。 這一理論可以說明, 8個詞的句子在人的短時記憶容量內是“最容易讀”的適當限度。

026 公開課上要說“人話”

我們看一些老電影、話劇, 會覺得人物語言特別彆扭, 演員的表演是詩人式的表演, 朗誦式的表演, 他們基本不說“人話”, 而是在朗誦, 在背臺詞。 現在許多語文老師在公開課上也如此。

027 誰是應試教育的最大受害者?

誰是應試教育的最大受害者?不是學生, 而是老師。 “鐵打的營盤, 流水的兵”, 鐵打的老師, 流水的學生。 學生再辛苦, 不過幾年而已, 然後就遠走高飛;而老師一旦身陷應試教育的囹圄, 就可能被判無期, 就可能幾十年不見天日, 永世不得翻身。

028 開放性問題舉例

所謂開放性問題, 就是立足于主觀性解讀、不追求唯一答案、注重肯定學生創見的問題。 教初三課文《魚我所欲也》時,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問題:假如你是文中的“乞人”, 面對“蹴爾而與之”的“一簞食, 一豆羹”, 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請說明理由。 此題一出, 一石激起千層浪, 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約有半數學生主張不接受這種侮辱性施捨, 不能苟且偷生, 然後圍繞“捨生取義”闡述理由。 但也有半數左右的學生選擇了接受施捨。 其理由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四種:1、我不會像文中的乞人那樣不接受施捨而活活餓死。 人的生命是天地間最可寶貴的, 不能隨便放棄。 為了一個沒有仁愛之心, 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路人而放棄生命是不值得的。

2、父母給了我生命, 又為我付出太多, 我還沒有好好回報他們。 所以我要珍惜生命, 不輕言放棄。 3、接受這種施捨, 無損於國家、民族的利益和尊嚴。 面對一個盛氣淩人的施捨者, 為何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對抗?4、真正的人應該能屈能伸, 學會忍受屈辱。 昔日韓信能受胯下之辱終成一世英名,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而成就一代霸業。 這點嗟來之食的小屈辱又算得了什麼?

這道開放性問題設計得很成功, 沒有唯一答案, 而是促使學生多角度思考人生觀、價值觀問題, 使語文學習與精神成長同構共生。

029 適度的神秘能產生很大的吸引力

印度有座供遊人參觀的廟叫加娜廟, 廟門寬敞, 行人從大門走過時, 廟內的景致一覽無餘, 所以進廟的遊人很少,

只好關門。 但自從加娜廟關門後出現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情況:一些遊人在廟前駐足, 扒開門縫向裡窺探。 時間一長, 廟門口遊人如織。 加娜廟又開放了。 不過這次開放有了變化:大門裡做了一道影壁, 廟內幾間古老的房子有意上了鎖, 且在房內設了屏障, 使人只能看到一張床、一雙鞋、一個小泥菩薩。 這樣一來, 遊人多起來了。 後來, 廟裡又來了一個遠方的和尚, 這個和尚有個特點, 就是說話只說半句。 無法一覽無餘的寺廟、說話留一半的和尚使來廟裡燒香磕頭的人與日俱增, 香火日旺。 加娜廟的變化告訴我們:獵奇覽勝是人的本性, 適度的神秘能產生很大的吸引力。 由此我想到語文教學。 面對好奇心、求知欲最強的青年學子,
課堂應該適度“封閉”, 應該“山重水複”, 不應該“一覽無餘”。 講課不善於“留白”, 總講得清清楚楚, 就不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而亦會影響他們的創造力。

030 三種讀法

讀經典課文有三種讀法。 一種是站在前人的立場上讀, 謂之“歷史讀法”;一種是站在今人的立場上讀, 謂之“時代讀法”;還有一種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讀, 謂之“個人讀法”。 任何閱讀, 都離不開這三種讀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