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再隋:語文本色和本色語文

作者:楊再隋其實, 平凡、真實、快樂地生活正是人們對自身解放的籲求。 冷靜思考著這個簡單而又平凡的生活真理, 樸素地追問語文教學的問題和希望, 讓我們平淡地、簡單地、扎實地、輕鬆地教語文, 難道不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發自內心的希望嗎?

一、平平淡淡教語文

《現代漢語辭典》對“平淡”的解釋是“平常;沒有曲折。 ”本文擬改其意而用之。 平淡即平實淡雅, 不加色彩, 不加修飾, 不刻意雕琢, 不自作矯情, 不故作姿態, 不故弄玄虛, 是原色、原汁、原味, 是本色語文, 本體語文, 本真語文。

平淡為真。 返于自然之色, 歸於純淨無欺。

教師持這種心態, 就會心平氣和, 以真心跟文本、跟學生作平等的對話, 以真情和作者和學生作真誠的交流。 所謂“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李白)。

平淡致靜。 教師心靜如水, 學生雅靜無聲, 不講奢糜, 不求浮華。 師生之間, 師生和文本之間有心靈的絮語, 有自然的默契, 有隨機的暗示, 有會心的微笑。 這就是潛移默化, 也就是“不言之教”。 即所謂“蕭條淡泊, 閑和嚴靜”(歐陽修)。

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 更不是平庸散淡。 平淡之中, 有時也會奇峰突起, 有奇思妙想, 有神來之筆;有時也會峰迴路轉, 有曲徑通幽, 有柳暗花明。

平平淡淡教語文, 方露語文本色。 如司空圖在《詩品》中所言“生氣遠出, 妙造自然”。 又如蘇軾所言“無窮出清新”“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可見對教師的綜合素養, 尤其是人文素養的要求更高了。 在某種意義上說, 平平淡淡更像一種心態, 一種風格, 一種修養, 一種境界。

二、簡簡單單教語文

語文課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課。 不要硬給語文課加碼, 加重任務, 拔高要求, 也不要脫離學生實際, 求全、求多。 不要把教學環節設計得過於複雜, 也不要使教學方法花樣翻新, 更不要讓課件充斥課堂, 喧賓奪主。 不要因為語文的綜合性強, 把什麼都“綜合”了起來, 也不因為語文和其他方面的關係、聯繫很多和什麼“結合”、與什麼“統一”很多, 結果把自身也“綜合”掉了、“‘統一”掉了, 使語文本體淡化了, 削弱了, 甚至銷溶了。

當前, 有些課, 尤其是公開課,

容量太大, 節奏太快, 課件太多(畫面太多、音樂太響)。 教師連珠炮式地講話。 手忙腳亂地演示, 學生急匆匆地對答, 掃描式地觀看, 沒有迴旋的餘地, 沒有咀嚼回味的時間, 知識如浮光掠影, 訓練似蜻蜓點水。 如此, 知識如何能內化?技能如何能熟練?

鑒於此, 語文課要“消腫”“減肥”“瘦身”, 化繁為簡, 消枝去葉, 突出主幹, 凸顯主體, 理清主線。 所以要念好“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寫字)”“十字真經”, 緊摳“知識、能力、方法、習慣”“八字要訣”, 強調“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應用”四項要求。 再次倡行“一課一得”, 即一堂課, 目標要集中, 任務要單一, 要求要明確, 訓練要落實。 言其少也、精也。 不是說只有一個要求, 一項任務。 也要重提“精講多練”, 精講, 即講精煉,

講精華, 講精髓, 畫龍點睛, 提要鉤玄, 要言不繁, 惜時如金。 當然也要求學生的問答簡明扼要。 多練是相對精講而言, 即讓學生多讀、多寫, 自主參與言語實踐。 當前語文教學中有“脫離文本, 過度發揮”以及“用學生的集體討論代替學生的個體言語實踐”的現象, 因此要強調, 對話主要是和文本的對話, 要深入鑽研教材, 疑問主要從文本中來, 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 要不離文本, 緊摳詞語, 有時要咬文嚼字。

把複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明瞭, 使冗長拖遝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 使複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 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素養。 荀子說:“不全、不粹、不足以謂之美。 ”教學中要求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 點滴勿漏是不可能的,

效果也未必好。 其實, 正是這種“不全、不粹、不足”, 才使得語文教學更精煉, 更精彩。 所謂“簡潔為美”, 意在於此。

三、扎扎實實教語文

語文學科是基礎工具性學科, 母語是民族之魂, 國家之根, 智慧之泉, 創新之源。 從小打好學習母語的基礎, 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 要求切實, 訓練扎實, 效果落實。

當前, 小學語文教學中虛化現象比較普遍, 熱熱鬧鬧走過場, 認認真真搞形式, 語言訓練不到位, 不落實。 難認的字不多念幾遍, 難寫的字不多寫幾次, 該解釋的詞不解釋, 該辨析的詞不辨析, 該品味的句子不反復品味, 該歸納的段意不歸納, 至於最基本的句子, 篇章知識, 標點符號知識更是一溜而過。 記得老一輩特級教師袁瑢執教《少年閏土》,文中有“秕穀”一詞,學生查字典回答:“秕穀是乾癟的穀子”。一般來說,到此為止就夠了,可袁老師又問學生:“能不能說秕棗啊!”

學生答:“不能”。袁老師笑問;“為什麼?”學生答:“因為秕字是禾旁,是專用來形容穀子的”。解釋一個“秕”字,增長了多少見識啊!

要認真研究教學過程,這既是學生思維、想像的過程,也是能力培養的過程,是教學的“三維目標”統一的過程。過程由各個環節組成,隨著教學進程,要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迂有錯誤要及時矯正,迂有遺漏要隨時填補,發現生成性的課程資源,要隨機應變,充分開掘利用。不要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仍按“預設”,一成不變,也不要虛晃一槍,虛以應付。由於語文學習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時需要迴旋反復,有時需要重槌敲打,有時又需要“輕攏慢撚”,有時甚至需要以退為進。教師要善於審時度勢,穿針引線,因勢利導。

實,不是僵硬死板,應實中求活,活中求變,變中求新,使語文教師永遠充滿生機活力。

四、輕輕鬆松教語文

當前語文教學,師生都感到負擔重。廣東某地一位教師寫信給我說,班額大,作業多,師生不堪重負,考試頻繁,加之統考,壓力太大。他呼喊:救救老師,救救孩子!但願這不是普遍現象。為何老師負擔重、不輕鬆、不開心,有教育體制的制約,尤其是考試制度的羈絆,也有學校自身的問題。就語文教學而言,要求太高,任務太多,擠得滿滿的,填得死死的,作業多多的,哪有多少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就一堂課而言,也是鋪天蓋地,傾盆大雨,教師氣喘吁吁地牽著學生走,學生匆匆忙忙地跟著教師跑。我認為,為了輕輕鬆松、開開心心地學習,要留下空白,留有彈性。所謂留下空白,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鑽研文本,堅持和文本對話,善於從文本中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係和聯繫中去發現文本中的空白,從文本的字裡行間去揣摩作者的未盡之言、未了之情,從作者寫出來的文字中去發掘未寫出來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所謂留有彈性,即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勢,能伸縮自如,進退有節,開合有度。一是由淺到深之間的彈性,使全班學生在一定範圍內都能自由選擇,自主發揮;二是從一種思路到多種思路的彈性。教師要善於打開學生的思路並梳理學生解決疑難的思路,引導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完成從一種思路到另一種思路的轉換;三是從一元結論到多元結論的彈性,學生閱讀文本,是重新創造意義的過程,因此要鼓勵探討多元結論。輕輕鬆松學語文,並非降低要求,放鬆訓練,而是營造氛圍,研究策略,講求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空中,愉快地學習,聰明地學習,輕鬆地學習,高效率地學習。自己品嘗到智力活動的快樂,體驗到學習成功後的喜悅。

果能如上述四點,我想,這就是語文本色,或稱之為本色語文。劉勰說:“生也有涯,無涯惟智。逐物實難,憑性良易。”(劉勰《文心雕龍》)。的確,人生有盡,知識無涯,在有限的人生裡,去窮盡萬物之奧妙真是太難了。還是憑著天性,順乎自然去做吧!

讓語文還原本色,複歸本位,反璞歸真,與時俱進!

記得老一輩特級教師袁瑢執教《少年閏土》,文中有“秕穀”一詞,學生查字典回答:“秕穀是乾癟的穀子”。一般來說,到此為止就夠了,可袁老師又問學生:“能不能說秕棗啊!”

學生答:“不能”。袁老師笑問;“為什麼?”學生答:“因為秕字是禾旁,是專用來形容穀子的”。解釋一個“秕”字,增長了多少見識啊!

要認真研究教學過程,這既是學生思維、想像的過程,也是能力培養的過程,是教學的“三維目標”統一的過程。過程由各個環節組成,隨著教學進程,要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迂有錯誤要及時矯正,迂有遺漏要隨時填補,發現生成性的課程資源,要隨機應變,充分開掘利用。不要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仍按“預設”,一成不變,也不要虛晃一槍,虛以應付。由於語文學習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時需要迴旋反復,有時需要重槌敲打,有時又需要“輕攏慢撚”,有時甚至需要以退為進。教師要善於審時度勢,穿針引線,因勢利導。

實,不是僵硬死板,應實中求活,活中求變,變中求新,使語文教師永遠充滿生機活力。

四、輕輕鬆松教語文

當前語文教學,師生都感到負擔重。廣東某地一位教師寫信給我說,班額大,作業多,師生不堪重負,考試頻繁,加之統考,壓力太大。他呼喊:救救老師,救救孩子!但願這不是普遍現象。為何老師負擔重、不輕鬆、不開心,有教育體制的制約,尤其是考試制度的羈絆,也有學校自身的問題。就語文教學而言,要求太高,任務太多,擠得滿滿的,填得死死的,作業多多的,哪有多少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就一堂課而言,也是鋪天蓋地,傾盆大雨,教師氣喘吁吁地牽著學生走,學生匆匆忙忙地跟著教師跑。我認為,為了輕輕鬆松、開開心心地學習,要留下空白,留有彈性。所謂留下空白,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鑽研文本,堅持和文本對話,善於從文本中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係和聯繫中去發現文本中的空白,從文本的字裡行間去揣摩作者的未盡之言、未了之情,從作者寫出來的文字中去發掘未寫出來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所謂留有彈性,即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勢,能伸縮自如,進退有節,開合有度。一是由淺到深之間的彈性,使全班學生在一定範圍內都能自由選擇,自主發揮;二是從一種思路到多種思路的彈性。教師要善於打開學生的思路並梳理學生解決疑難的思路,引導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完成從一種思路到另一種思路的轉換;三是從一元結論到多元結論的彈性,學生閱讀文本,是重新創造意義的過程,因此要鼓勵探討多元結論。輕輕鬆松學語文,並非降低要求,放鬆訓練,而是營造氛圍,研究策略,講求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空中,愉快地學習,聰明地學習,輕鬆地學習,高效率地學習。自己品嘗到智力活動的快樂,體驗到學習成功後的喜悅。

果能如上述四點,我想,這就是語文本色,或稱之為本色語文。劉勰說:“生也有涯,無涯惟智。逐物實難,憑性良易。”(劉勰《文心雕龍》)。的確,人生有盡,知識無涯,在有限的人生裡,去窮盡萬物之奧妙真是太難了。還是憑著天性,順乎自然去做吧!

讓語文還原本色,複歸本位,反璞歸真,與時俱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