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廣安:民生話題,代表委員最關注

今年的市兩會, 養老、醫療、就業、教育等民生話題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2月4日, 記者採訪了市人大代表唐紅果、孫愛明, 市政協委員李順英、柏明華。

唐紅果: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

隨著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 農村“空巢老人”問題日益凸顯, 養老形勢嚴峻。 目前全市農村養老基礎設施存在規模小、設備簡陋、服務力量薄弱等問題, 農村養老體系存在很大缺口。

市人大代表唐紅果建議, 要根本性解決農村養老難題, 就要探索農村養老新模式, 拓寬養老管道, 完善配套設施。 在有條件的區域,

積極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 讓農村老人享受土地流轉帶來的紅利。 建立農村養老服務及活動中心, 通過日間養老、家政服務、健身娛樂、心理慰藉、應急服務, 有效解決農村高齡、空巢、獨居等老年人養老問題。

另外, 加大醫療保障範圍和資金投入, 不斷提升農村醫療服務水準。 進一步完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 提高參合農民受益程度, 逐步提高保障水準, 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明確政策待遇, 加大對村衛生室的投入, 讓更多農村老年人也可以享受更多優質的醫療技術服務。

孫愛明:優秀教師隊伍促區域性最好教育

民生問題關係到人民最基本、最現實的利益, 教育更是民生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曾卿市長多次提出,

廣安教育的發展要站高謀遠、科學規劃, 要辦區域性最好的教育, 整體提升全市辦學水準和育人品質, 主動回應全市人民對教育民生的新期待。

市人大代表、武勝烈面中學校長孫愛明認為, 要辦出區域性最好的教育, 關鍵在於要培育出區域性最優的師資。 2018年秋季開始, 我省將啟動新的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實行走班教學, 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機制及高考制度、高校錄取制度也將有大的變革。 如何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素質, 育區域性最優師資隊伍, 來應對這種挑戰顯得迫切而嚴峻。

孫愛明建議, 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師資隊伍培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立足于我市高中教育現狀和教師教學水準,

充分調研, 認真研究, 通過各種途徑, 採取多種培訓方式來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以便適應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的需要, 辦出老百姓滿意的區域性最好的教育。

李順英:產業、就業雙引擎促脫貧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 我市按照中央、省委脫貧攻堅決策部署, 突出問題導向, 不斷探索和研究脫貧攻堅的新機制、新辦法, 取得顯著成效。 如何確保脫貧後不返貧?

“兩會”期間, 市政協委員李順英建議, 要實現穩定脫貧, 應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上下功夫。 “脫貧攻堅, 產業是根本。 ”李順英認為, 貧困戶能否成功脫貧, 產業的支撐起決定性作用。 應進一步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 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走園區化、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之路。

同時抓好就業扶貧這個著力點, 以此增強貧困群眾的自我“造血”能力。 李順英建議, 進一步完善就業政策, 對吸納貧困勞動力的用人單位, 給予稅收優惠、社保補貼等優惠政策, 在穩崗補貼政策的基礎上, 出臺鼓勵企業開發新就業崗位的政策。

柏明華:促進優勢醫療資源下沉

今年51歲的柏明華在醫院已經工作了25年, 作為市政協委員, 他一直關注基層醫療, 也是提案大戶。 今年, 他又帶來了6件提案, 基層醫療方面的提案有3件。 “為啥患者總往大醫院跑?”是柏明華一直思考的問題。

柏明華說, 通過調研, 他發現我市基層醫療資源面臨優質醫療存在“堵點”、城鄉分佈不均、區域內醫療機構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系列問題,

常年累計下來, 群眾對基層醫院信任度、滿意度不高, 造成了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跑, 市縣城區醫院門庭若市, 基層醫院無人登門的現象。

近年來, 市人民醫院、廣安中醫醫院以及各區市縣通過加強合作, 相繼組成了醫聯體。 要破解上述現象, 需要發揮醫聯體中優質醫療資源的領航效應, 調整優化醫療資源佈局。 “醫聯體的成立歸根結底在於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柏明華認為, 政府應當加大投入力度, 進一步提升基層醫院綜合服務能力, 確保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後“接得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