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結直腸癌診療,這些你都知道嗎?

更多腫瘤治療前沿,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360癌友之家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又稱大腸癌, 是來源於結腸或直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 該病早期 一般無明顯的臨床症狀, 隨著腫瘤細胞的增生, 進入 中晚期後, 部分患者會出現便血、腹痛等症狀, 其發病 率、病死率均較高。 發達國家一直是該病的重災 區, 國內隨著生活水準提高、環境與飲食結構等的改 變, CRC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一。 。 早期CRC通過根 治手術, 可得到很好的預後。 有文獻報導, CRC如果 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手術, 術後的5年生存率可高達 90%, 而有轉移的CRC患者, 其5年的生存率則僅低 於10%。

其中, CRC最常見的遠處轉移器官是肝 髒, 發生肝轉移的患者可高達60%。 但遺憾的是, 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已發展到中晚期, 失去根治的機 會, 往往預後較差。 所以, 能否早期診斷該病顯得尤 為重要。 近年來, 隨著表觀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基因 組學、影像學及內鏡等技術的發展, 使得傳統診斷方 法得到改善及新診斷方法的出現。

相關視頻 請 查看 http://www.365yg.com/item/6518901599857

主持人:那麼對於不同時期的結直腸癌患者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案呢?

專家:對於篩查出來的早期結直腸癌患者, 我們首選推薦的就是內鏡下治療, 比如在內鏡下, 如果檢查出息肉是一個癌前病變, 我們可以直接在內鏡下使用圈套器、電切或者用熱活檢鉗去除。 如果有偏大的腺瘤樣息肉, 我們可以直接把生理鹽水往粘膜下注射, 就相當於打成一個水墊, 那麼這個病變就被抬起來了, 然後再用圈套器把基底部完全切除, 我們稱為內鏡下粘膜切除術。 對於比較大的病變(超過了2公分粘膜下的腫瘤), 可以使用內鏡下粘膜剝離術。

這些都是比較成熟的技術。 如果病灶特別大, 浸潤深度比較深, 已經浸潤到粘膜下層或固有基層,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考慮外科手術。 如果還有遠處轉移, 那就要結合放化療輔助治療。

主持人:目前內鏡治療的效果、預後怎麼樣呢?

專家:從內鏡治療來說, 對於完整切除息肉以及相關的病變, 是可以完整切除的, 而且預後非常好。 治療的時間短、住院時間短、恢復快、對患者的創傷比較小, 相對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選擇。

專家介紹

王紅玲, 女,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博士, 主任醫師、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主持與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項, 發表在核心期刊、權威期刊和被SCI收錄的學術論文20餘篇, 參與編輯的專著四部。

擔任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肝膽協作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胃疾病協作組委員, 湖北省肝膽學會委員, 武漢市消化內鏡學會委員, 武漢市ERCP學組副組長。

精通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主要從事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對膽管結石、慢性胰腺炎和膽胰腫瘤的診斷和治療。 開展膽胰管結石及狹窄的內鏡下微創治療, 膽胰管腔內超聲, 肝臟及膽胰管腫瘤的支架及雙電極射頻治療。 針對良惡性梗阻性黃疸(腫瘤、結石、膽道蛔蟲、囊腫)開展臨床治療和研究。 此外, 對胃腸息肉的內鏡下切除、消化道早癌的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及黏膜下腫瘤的內鏡粘膜下挖除術(ESE)、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並出血的硬化、套紮及組織膠治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曾于國內外多家知名醫院研修和學習觀摩, 獲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技能。

本文來源於360健康之微信公眾號360癌友之家:傳達最新腫瘤資訊, 傳播靠譜腫瘤科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