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好人好報!醫生趕去見急救外公 路上勇救昏迷男子 兩人均奇跡康復

通訊員 高琛琛 作者任淼,鄭偉發回報道:

這是一個奇跡多到讓人難以置信的“好人有好報”的故事——4個月前, 武漢兒童醫院醫生周治國, 在去見外公“最後一面”的路上, 在地鐵站遇到了昏迷男子易誠。 “我已經沒有外公了, 不能再讓別人經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周治國立即上前為男子做心肺復蘇, 直到救護車趕到。 令他驚喜的是, 89歲高齡的外公那一天竟扛過了教科書上“100%的死亡率”, 如今恢復如常。 更讓他“狂喜”的是, 曾被認為最理想結果只是植物人的易誠, 昨日攜妻找到周治國一同來謝恩。 “丈夫嘴裡又是血又是涎,

醫生不怕髒” 獲救男子攜妻謝醫生“救命恩” “周醫生,你!好!我就是你救的那!個!人!”一句話說得“支離破碎”, 需仔細聽才能辨認出內容, 儘管如此, 昨日, 當武漢兒童醫院骨科醫生周治國認出這個說話的中年男子後, 他用“狂喜”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這正是4個月前,

自己在地鐵站救的那個男子(本報2017年9月19日報導)! “感謝, 感謝您!沒有你, 就沒有我的這條命!”47歲的易誠一字一頓, 話沒說完就掉了眼淚, 周治國原本是懵的, 認出易誠後, 兩個大男人緊緊抱在一起, 都掉了眼淚。 他曾經以為, 易誠最多能恢復成植物人, 如今這個人不僅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 還親手送上了錦旗、跟自己聊天, 他喜出望外:“這是我從醫這麼多年最開心的一天。 我做什麼都值了!”他讓易誠走路看看, 發現他步態平穩, 又看他的舌頭, 是居中的(病情舌頭會倒在一側), 高興地告訴他:“你以後還能恢復得更好。 ” 兩個都年逾不惑的男人(周治國1977年生)又哭又笑, 周治國拉著易誠的手鄭重地說:“從今天起, 你多了一個醫生,
我多一個哥!”。

事情要從去年的9月18日說起。 上午11點多, 家住漢口的林友釵女士接到丈夫易誠的電話, 說自己感覺不舒服, 想去同濟醫院看病, 兩人便約好搭輕軌1號線到崇仁路站見面。 剛下輕軌, 林友釵就看到一群人圍著, 她心裡咯噔一下, 上前一看, 果然是丈夫!眼看他臉色烏紫, 林友釵急得手足無措。 眾人七嘴八舌, 但又不敢上前。 這時, 她聽到一個聲音說:“大家讓開, 我是醫生!” 這句話讓她頓時感覺有了力量, 這位醫生就是周治國。 當時, 易誠已失去意識、沒了呼吸心跳, 周治國馬上對易誠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 慢慢的易誠的呼吸心跳恢復, 眼看著臉色轉好。 眾人舒了一口氣:“有救了有救了。 ”之後120醫務人員抵達現場, 男子被送往醫院。

“我丈夫當時咬破了舌頭, 嘴裡又是血又是涎, 我看著都覺得髒, 周醫生跟他嘴對嘴做人工呼吸, 顧不上髒, 也不怕傳染病, 累得滿頭大汗, 他自己的嘴唇也磕破了, 滿口血。 ”林友釵昨日回憶起當時的一幕, 還是感動不已。 本是去見外公“最後一面” 醫生救人後外公奇跡般活下來 其實那一天對於周治國來說, 非常特殊。

“那本是我最難過的一天。 ”他回憶, 當天接到家裡消息說, 外公胃部大出血再次發作。 他清楚, 以外公將近90歲高齡, 在一個月內第二次出現大出血, 從醫學角度講, 外公不做手術就絕無生還可能, 但即使上了手術臺, 也不可能活著被推出手術室了。 周治國從小是外公帶大的, 對外公的感情特別深。 他思慮良久, 告訴家人:“聽我的, 做手術。 ” 那天中午正是他趕去同濟醫院的途中, 外公已經上了手術臺, 他心想著, 這就是見外公最後一面了, 情緒低落, 剛好遇到昏迷的易誠。 他馬上上前救人, 心裡只有一個悲壯的念頭:“我已經沒有外公了, 我太痛苦了, 我不能再讓別人經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做了幾組心肺復蘇後, 周治國累得大汗淋漓,但這種信念一直支撐著他:“我不能停,我堅持下去就有救人的希望!” 120急救車把易誠接走後,周治國掉頭就往醫院趕。下午4點,外公出了手術室,一切平安!老人清醒後,周治國跪在外公床前,外公拉著他的手說:“感謝好孫子,救了我的命。”術後7-10天的第二個“生死關”,老人再一次挺過!兩周後,外公康復出院。 之後,周治國總會想起那天救人的事,他總覺得是那天做的好事,冥冥中突破了醫學的“不可能”,救了外公一條命。他也托朋友打聽了易誠的情況,得知易誠病情危重,他很難過,“我多希望他也能活。”

妻女親友不離不棄 男子艱難求生屢破醫學常規 18日獲救當天,易誠被送往附近的湖北省中山醫院搶救,確診為心源性猝死,同一天在重症監護室發生了3次心臟停跳,病情危重。 易誠在東西湖供電公司工作,聽到消息,他的同事們紛紛來醫院探望,見不到人,有些同事甚至和林友釵換班守在病房外打地鋪:“雖然看不到他,但挨著他近總是放心些。” 易誠入院後第三天,院內外權威專家會診後告訴林友釵:“以你丈夫目前的病情看,即使搶救回來,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植物人,你能接受嗎?”林友釵回家後對女兒如實相告,正上高三的小姑娘很堅定:“一定要救爸爸。將來爸爸回家了躺在床上,只要我喊他,他能應一聲,我就滿足了。” 林友釵心裡從未生過放棄的念頭,她告訴醫生:“就算是植物人,我也要救他!”入院第9天,醫生又一次問她:“這些天你也該緩過來了,這裡費用這麼高,你也要考慮你和女兒以後的生活啊。”但林友釵仍然很堅持:“我還撐得住,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就要救他。” 次日一早,事情就發生了轉機,醫生高興地告訴林友釵,易誠有了微弱的知覺。入院20天后,女兒去看易誠,哭著對他說:“爸爸你快點好,早點出來,我和媽媽等你!”她看到爸爸會沖她點頭了,還掉了眼淚。 之後,易誠一步步打破醫學常規。住院1個月後,他完全脫離了呼吸機,還順利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嘗試自己吃飯後,他萎縮的肌肉開始恢復飽滿;“雙十一”新買的輪椅14日拆開,他才坐了一天,15號就自己站起來走路,讓妻子把輪椅“扔掉”。

病友驚歎于他的恢復速度,開玩笑:“真是個急性子!” 今年1月,易誠要出院了,醫生和病友都為易誠高興,主治醫生笑著說:“你本人也真是一個奇跡。不過,如果沒有之前地鐵那位醫生救你的‘第一棒’,你這後面一切免談。” 丈夫住院期間,林友釵一直多方打聽,終於“搜索”到救人醫生是武漢兒童醫院的骨科醫生周治國。春節臨近,趁天氣還暖和,昨日,夫妻二人來到武漢兒童醫院骨科,打算給周治國一個“驚喜”。 剛下手術的周治國第一眼看到易誠有點懵,因為眼前的這個人和躺在地上的那個人完全不一樣。直到看到他身邊的妻子,親耳聽到他說話,他才如夢初醒,自己形容心情是“狂喜”:“這下終於完滿了!”

周治國累得大汗淋漓,但這種信念一直支撐著他:“我不能停,我堅持下去就有救人的希望!” 120急救車把易誠接走後,周治國掉頭就往醫院趕。下午4點,外公出了手術室,一切平安!老人清醒後,周治國跪在外公床前,外公拉著他的手說:“感謝好孫子,救了我的命。”術後7-10天的第二個“生死關”,老人再一次挺過!兩周後,外公康復出院。 之後,周治國總會想起那天救人的事,他總覺得是那天做的好事,冥冥中突破了醫學的“不可能”,救了外公一條命。他也托朋友打聽了易誠的情況,得知易誠病情危重,他很難過,“我多希望他也能活。”

妻女親友不離不棄 男子艱難求生屢破醫學常規 18日獲救當天,易誠被送往附近的湖北省中山醫院搶救,確診為心源性猝死,同一天在重症監護室發生了3次心臟停跳,病情危重。 易誠在東西湖供電公司工作,聽到消息,他的同事們紛紛來醫院探望,見不到人,有些同事甚至和林友釵換班守在病房外打地鋪:“雖然看不到他,但挨著他近總是放心些。” 易誠入院後第三天,院內外權威專家會診後告訴林友釵:“以你丈夫目前的病情看,即使搶救回來,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植物人,你能接受嗎?”林友釵回家後對女兒如實相告,正上高三的小姑娘很堅定:“一定要救爸爸。將來爸爸回家了躺在床上,只要我喊他,他能應一聲,我就滿足了。” 林友釵心裡從未生過放棄的念頭,她告訴醫生:“就算是植物人,我也要救他!”入院第9天,醫生又一次問她:“這些天你也該緩過來了,這裡費用這麼高,你也要考慮你和女兒以後的生活啊。”但林友釵仍然很堅持:“我還撐得住,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就要救他。” 次日一早,事情就發生了轉機,醫生高興地告訴林友釵,易誠有了微弱的知覺。入院20天后,女兒去看易誠,哭著對他說:“爸爸你快點好,早點出來,我和媽媽等你!”她看到爸爸會沖她點頭了,還掉了眼淚。 之後,易誠一步步打破醫學常規。住院1個月後,他完全脫離了呼吸機,還順利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嘗試自己吃飯後,他萎縮的肌肉開始恢復飽滿;“雙十一”新買的輪椅14日拆開,他才坐了一天,15號就自己站起來走路,讓妻子把輪椅“扔掉”。

病友驚歎于他的恢復速度,開玩笑:“真是個急性子!” 今年1月,易誠要出院了,醫生和病友都為易誠高興,主治醫生笑著說:“你本人也真是一個奇跡。不過,如果沒有之前地鐵那位醫生救你的‘第一棒’,你這後面一切免談。” 丈夫住院期間,林友釵一直多方打聽,終於“搜索”到救人醫生是武漢兒童醫院的骨科醫生周治國。春節臨近,趁天氣還暖和,昨日,夫妻二人來到武漢兒童醫院骨科,打算給周治國一個“驚喜”。 剛下手術的周治國第一眼看到易誠有點懵,因為眼前的這個人和躺在地上的那個人完全不一樣。直到看到他身邊的妻子,親耳聽到他說話,他才如夢初醒,自己形容心情是“狂喜”:“這下終於完滿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