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點”帶“面”打造服務型法院

召開執行攻堅部署會。

開展“執行風暴”行動現場。

2017年, 安康市石泉縣人民法院以“站在秦嶺之巔, 對標全國一流、全省優秀”為先導, 圍繞宜業宜游宜居的“三宜”石泉建設大局, 補齊短板追趕超越, 忠實履行審判職責, 不斷創新發展和完善制度, 在打造“服務全域、服務人民”服務型法院征程中亮點紛呈。

狠抓執行攻堅, 力克“執行難”

2017年是實現“用兩到三年解決執行難”目標的關鍵一年, 石泉縣法院舉全院之力,

合力攻堅。

一是積極創新執行機制。 在全省率先採取對失信被執行人手機設置“專用彩鈴”措施, 對31名“老賴”設置了“專用彩鈴”, 13名“失蹤老賴”因此“現身”並履行義務, 在省高院召開的全省基層法院院長座談會上被提出推廣。 創建執行工作聯絡員協調機制, 建立基層執行聯絡網路, 通過該機制執行35案。 建立《查人、扣車對接工作機制》, 在公安機關配合下, 成功找到5名“失蹤”的被執行人, 赴上海等地執結3案。 與縣檢察院、縣公安局建立共同打擊拒執“老賴”機制及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裁定案件對接機制, 11名躲逃十幾年的“老賴”履行了義務。

二是全面推進執行攻堅。 開展了“執行風暴”行動, 組建了79人的執行突擊隊, 對七起執行難案件予以強制執行。

開展了“司法扶貧”專項執行活動, 將9件涉及貧困戶的案件全部執結。 開展了“颶風”執行專項行動, 拘留15人, 查封扣押被執行人財產33次。 開展了“未執行到位案件”專項清理活動, 對近年來所有未執行到位案件重新篩查立案執行, 31案恢復執行並執結, 其中包括2件十年積案。

三是強化執行聯動。 利用執行指揮中心及執行查控室進行網路查詢, 採取總對總、點對點等查詢方式, 對被執行人的銀行、車輛、公司註冊資訊等及時進行查控並扣劃, 利用網路查控系統, 發現銀行有存款可供執行的案件50件。 與公安機關建立協作關係, 固定專人查人查車、負責拒執罪的移交接收工作。 加強信用懲戒體系建設, 建立黨政機關及公職人員涉執線索移送機制。

與財政、金融、工商等單位建立聯合信用懲戒機制, 將75名“老賴”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2017年, 縣法院執行局先後被省高院授予集體二等功, 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全國法院先進集體。

推進“司法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石泉縣是國家級貧困縣,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縣的一項重要工作。 石泉縣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 在“准”上幹實事、在“幫”上做保障、在“扶”上用真情, 積極服務脫貧攻堅, 創建了石泉特色的“司法扶貧”機制。 與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聯合制定出臺了《石泉縣司法扶貧實施意見》, 從審判、執行、監督、保障、便民、幫扶等方面, 為扶貧工作提供司法支援。 積極破解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涉法難題,

更好更快地維護涉貧人員合法權益。 建立了涉貧案件專門立案視窗及涉貧案件的登記統計分析系統和機制, 對涉貧案件另行登記造冊, 定期對該類案件進行研判, 以便更好地審執該類案件。

建立了涉貧案件審理聯動協調機制, 遇有涉貧糾紛案件, 各職能部門積極配合, 共同協作, 及時化解。 建立了“三優四快”涉貧案件審理機制。 對訴訟涉貧案件, 集中力量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 確保涉貧案件快立、快審、快結、快執。 審結了池河鎮合一村劉某與沈某民間借貸等涉及貧困群眾和可能導致返貧的案件93件, 執結了陳某、吳某及某物流公司執行案等涉貧案件14件, 其中赴外地法院協助貧困戶維權案件2起, 共計執結標的款65萬餘元。 同時做好包抓的池河鎮柏安村的脫貧攻堅工作,2017年,為26戶貧困家庭解決了住房困難,為35戶44名貧困兒童申報教育補貼、助學基金,為柏安村申請到幫扶資金20余萬元,爭取項目8個,實施飲水工程3個,硬化道路7.2公里,成立了生態養殖合作社,引入龍頭企業一個,2017年建成萬頭生態黑豬繁育基地,引導貧困戶種植“訂單辣椒”120畝,種植魔芋100畝,種植拐棗100畝,幫助農民拓寬致富門路。2017年,石泉縣法院被省高院評為“脫貧攻堅先進法院”。

打造“旅遊巡迴法庭”為全域旅遊提供司法保障

石泉縣法院圍繞創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縣、打造“宜游”石泉的目標,在2017年4月成立“旅遊巡迴法庭”,以優化旅遊法治環境,及時高效化解涉旅糾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旅遊巡迴法庭”採取“六個一”專業巡迴服務機制,即在重大節假日和旅遊旺季全天候、平時不定期地由“一名員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書記員、一名法警、一名司機和一台多功能審判車”組成巡迴法庭,巡迴在該縣各景區開展涉旅遊法律宣傳和糾紛化解工作。同時,該院牽頭與公安、旅遊、工商、物價、衛生、城管等職能部門建立了聯動多元化調解機制,相互配合,共同協作,形成對旅遊糾紛的綜合協調處理機制,增強對旅遊糾紛及時化解合力。旅遊巡迴法庭針對旅遊糾紛案件特點,以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式為主要手段,力爭達到快立、快審、快結,妥善處理旅遊糾紛矛盾,依法保障旅遊經營者和遊客的合法權益。

在2017年五一、端午、國慶、中秋、元旦等節假日以及暑期旅遊旺季,旅遊巡迴法庭在該縣後柳水鄉、中壩大峽谷、燕翔洞、饒峰驛站等旅遊景區,向遊客開展涉法律宣傳,現場化解糾紛十餘起,保護了遊客權益。發放宣傳彩頁近萬張,有力地維護了該縣旅遊業健康發展,為打造該縣“秦巴水鄉·石泉十美”旅遊品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中國休閒農業與生態旅遊示範縣,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完善訴調對接機制踐行司法為民

該院積極推行訴前調解、人民調解、協助調解、委託調解“四調”結合的工作模式,暢通和規範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管道,妥善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21起。

一是加強訴調對接的機構建設和人員配備。選派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善做群眾工作的人員,抓好訴訟指導和案件分流。二是在當事人起訴後的立案審查環節,將委託調解、特邀調解與法官主持調解加以整合,更好地發揮“聯合調解”的作用。三是加強工作保障和協作聯動。確定專人聯繫鎮、村(社區),保持與司法局、信訪局、法制辦、群團部門的工作聯繫和資訊互通,完善“大調解”體系下的縱向、橫向聯絡機制。四是大力開展“領導下沉聯繫服務群眾,重心下移夯實基層基礎,責任下壓狠抓平安建設”“三下”活動,由院長單福東任隊長和第一責任人,對活動進行動員部署、做出審定方案,解決突出問題。他先後多次前往社區、村鎮與鎮幹部、貧困戶座談拉家常,收集社情民意,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十餘次。五是加大巡迴審理力度。該院審判團隊先後前往鄉鎮、社區、企業、學校和機關巡迴審理盜竊、贍養、土地承包經營權、民間借貸等涉民生案件逾百起。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學生和人民群眾旁聽案件審理,在接受監督的同時,以案釋法,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2017年,該院不斷完善便民利民舉措,真切關注民生,真情排解民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

曹長學通訊員趙維鋒薑凱濤

同時做好包抓的池河鎮柏安村的脫貧攻堅工作,2017年,為26戶貧困家庭解決了住房困難,為35戶44名貧困兒童申報教育補貼、助學基金,為柏安村申請到幫扶資金20余萬元,爭取項目8個,實施飲水工程3個,硬化道路7.2公里,成立了生態養殖合作社,引入龍頭企業一個,2017年建成萬頭生態黑豬繁育基地,引導貧困戶種植“訂單辣椒”120畝,種植魔芋100畝,種植拐棗100畝,幫助農民拓寬致富門路。2017年,石泉縣法院被省高院評為“脫貧攻堅先進法院”。

打造“旅遊巡迴法庭”為全域旅遊提供司法保障

石泉縣法院圍繞創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縣、打造“宜游”石泉的目標,在2017年4月成立“旅遊巡迴法庭”,以優化旅遊法治環境,及時高效化解涉旅糾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旅遊巡迴法庭”採取“六個一”專業巡迴服務機制,即在重大節假日和旅遊旺季全天候、平時不定期地由“一名員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書記員、一名法警、一名司機和一台多功能審判車”組成巡迴法庭,巡迴在該縣各景區開展涉旅遊法律宣傳和糾紛化解工作。同時,該院牽頭與公安、旅遊、工商、物價、衛生、城管等職能部門建立了聯動多元化調解機制,相互配合,共同協作,形成對旅遊糾紛的綜合協調處理機制,增強對旅遊糾紛及時化解合力。旅遊巡迴法庭針對旅遊糾紛案件特點,以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式為主要手段,力爭達到快立、快審、快結,妥善處理旅遊糾紛矛盾,依法保障旅遊經營者和遊客的合法權益。

在2017年五一、端午、國慶、中秋、元旦等節假日以及暑期旅遊旺季,旅遊巡迴法庭在該縣後柳水鄉、中壩大峽谷、燕翔洞、饒峰驛站等旅遊景區,向遊客開展涉法律宣傳,現場化解糾紛十餘起,保護了遊客權益。發放宣傳彩頁近萬張,有力地維護了該縣旅遊業健康發展,為打造該縣“秦巴水鄉·石泉十美”旅遊品牌,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中國休閒農業與生態旅遊示範縣,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完善訴調對接機制踐行司法為民

該院積極推行訴前調解、人民調解、協助調解、委託調解“四調”結合的工作模式,暢通和規範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管道,妥善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21起。

一是加強訴調對接的機構建設和人員配備。選派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善做群眾工作的人員,抓好訴訟指導和案件分流。二是在當事人起訴後的立案審查環節,將委託調解、特邀調解與法官主持調解加以整合,更好地發揮“聯合調解”的作用。三是加強工作保障和協作聯動。確定專人聯繫鎮、村(社區),保持與司法局、信訪局、法制辦、群團部門的工作聯繫和資訊互通,完善“大調解”體系下的縱向、橫向聯絡機制。四是大力開展“領導下沉聯繫服務群眾,重心下移夯實基層基礎,責任下壓狠抓平安建設”“三下”活動,由院長單福東任隊長和第一責任人,對活動進行動員部署、做出審定方案,解決突出問題。他先後多次前往社區、村鎮與鎮幹部、貧困戶座談拉家常,收集社情民意,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十餘次。五是加大巡迴審理力度。該院審判團隊先後前往鄉鎮、社區、企業、學校和機關巡迴審理盜竊、贍養、土地承包經營權、民間借貸等涉民生案件逾百起。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學生和人民群眾旁聽案件審理,在接受監督的同時,以案釋法,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2017年,該院不斷完善便民利民舉措,真切關注民生,真情排解民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司法需求。

曹長學通訊員趙維鋒薑凱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