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孤獨症會給兒童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兒童孤獨症又被人們稱為兒童自閉症, 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徵的精神類疾病, 它屬於普遍性發育障礙。 無論在成因、發展方式和治療手段和成年人的自閉症都有很大區別, 它是一種嚴重的嬰幼兒發育障礙。 以社會相互作用、語言動作和行為交往三方面的異常, 及以三歲前起病為特徵。

正常兒童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時期, 因為這時兒童神經系統的完善、認知水準的發展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期。 患上了孤獨症就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即開始突破非交流性言語, 也稱為自我中心言語、而這個時期恰恰是孤獨症兒童的發病期, 如果這個時期的兒童已經具備了“仿說”的能力, 我們會發現這個孩子後來會出現大量的“鸚鵡學舌”“回聲”“答非所問”以及“錄音重播”等語言現象。

研究表明, 孤獨症這種疾病, 一旦發病孩子的神經完善功能就出現停滯, 如果發現及時, 及早進行教育康復干預, 那麼神經功能恢復就會好。 孤獨症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不僅僅是對孩子的身體有危害, 更嚴重的是危害到孩子的心理, 這對於孩子整個人生都是很不利的。 如果不能夠及時的發現孤獨症早期症狀, 未進行有效的教育康復或錯過最佳教育康復幹預期, 孤獨症患兒長大以後就會有多方面的不足。

1、語言障礙:語言發展是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唯一標誌。 孤獨症患兒的語言與正常人的語言在邏輯、內容、形式上可以稱為互不相容的兩個系統, 有人稱孤獨症的內在世界精彩紛呈, 但與正常人的內心世界互不相通,

形容孤獨症兒童的思維活動是“關起門來唱大戲”, 表面平靜, 內部活動很激烈。 這種語言的不相容性導致孤獨症兒童行為在我們看來是古怪、不可理解的。 找出孤獨症兒童與正常兒童語言的“切入點”是解決語言障礙的一個途徑。

2、破壞性行為:孤獨症兒童由於缺乏想像力和預測行為結果的能力,

他們無法進行建設性遊戲。 但他們知道紙可以撕、硬的東西扔到地上可以發出聲音的道理, 為了尋找這種撕紙或扔東西的快樂, 伴隨這種破壞行為的結果往往是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該打碎或撕掉的東西。

3、社會退縮:孤獨症狀嚴重的孩子整日裡安安穩穩、畏縮不前, “熱衷”於把自己與外界世界隔離開來。

4、社交中令人難堪的行為:在陪媽媽逛超級市場時會毫無顧忌地從貨架上取出自己鍾愛的食物後而經直走出超市;在越過馬路時會不看左右往來車輛而快速路過;當媽媽與同事或鄰居談話時, 會抱著別人“親吻”或無原因地攻擊他人;在公共場所當眾脫衣服或撒尿等行為都無可避免地出現在孤獨症兒童中。

自閉症的實質性損害是認知障礙, 表現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為上。 因此孤獨症對於還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說危害性是非常大的, 它可以影響到孩子潛意識中的行為, 所以及時治療, 及時糾正是非常重要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