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要學理財?這些理由讓你無法拒絕!

hi 融粉們

周邊好多朋友都有一個這樣的心裡

反正我工資低就算全部拿出來理財

一個月也就幾十塊錢而已

這點錢不要也罷

特別不相信理財能帶給自己美好生活

所以也不去嘗試理財

那麼今天融兒就給你們要理財的三大理由

為什麼要理財?

想有個不留遺憾的人生

你知道, 我們這一輩子要花多少錢?

有人給自己簡單計算過, 30歲的男士, 準備60歲退休, 80歲壽命終止, 要花掉600萬元。

簡單的計算如下:

房子:買一棟像樣點的住宅, 加上裝修等至少要100萬元。

車子:像點樣子的要15萬元, 每月養車費、燃油費、修理費等1500元, 假設10年換一輛車, 30年下來, 需15×3+1500×12×30=99萬元。

孩子:培養一個孩子至大學畢業約需要60萬元, 還不算出國留學費用。

孝敬夫妻雙方的父母:每人每月500元(不含醫療費用), 共計500元×4人×12月×30年=72萬元。

家庭開支:一家三口, 每月開銷4000元, 需要4000元×12月×30年=144萬元。

休閒生活:旅遊、健身等一年1.5萬元,

30年下來需要45萬元。

退休金:退休後再活20年, 每個月和老伴用3000元, 共計3000元×12月×20年=72萬元。

一生需要:592萬元。

你知道, 我們這一輩子能賺多少錢?

如果一個人的賺錢能力有限, 又不想自己的人生留有遺憾, 那麼, 就需要借助理財, 把有限的收入通過科學的方法最大化地滿足那些想要的、必要的財務需求。

田忌賽馬, 同樣的三匹馬, 通過調換一下出場順序, 就能改變比賽的輸贏;理財規劃, 通過調整消費的順序和各項支出的比例, 並且借助相關的理財工具, 就能讓有限的收入最大化的滿足各種財務需求。

想守住辛苦賺來的財富

有人覺得, 沒錢的人才會去學理財, 但是這三類人卻是有錢人。

第一類人:他們手上有錢, 不甘心存銀行, 卻不知道該投什麼。

過去一大段時間, 房地產這麼賺錢, 已經後悔沒多買;今天股市好, 又不知道該不該把錢投入股市;明天黃金行情還不錯的話, 也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買點黃金;將來, 如果大家都去香港投資美元資產, 要不要也去弄點?

賺錢不易,

為了能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學習理財就很有必要。

第二類人:他們在投資這條路上, 頻頻踩坑。

2007年, 在股市最高點進去, 直接套牢;聽別人說基金做長遠投資一定能賺錢, 結果因為錯過2015年的小牛市, 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賺錢不易,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遇到各種坑, 學習理財就很有必要。

第三類人:他們缺乏必要的理財知識, 陷入財務困境的惡性循環之中不能自拔。

你一定見識過這類曾經的富人, 他們因為一些決策的失誤, 因為家庭的一些變故, 因為坐吃山空, 讓已有的財富一去不復返。

賺錢不易, 為了守住已有的財富, 學習理財就很有必要。

想擺脫為錢工作的困境

人和錢的兩種關係:

第一, 我們是錢的奴隸, 我們一輩子為錢而工作;

第二, 錢是我們的奴隸, 錢為我們工作。

錢不是萬能的, 但是, 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特別是獨生子女一代的80後, 上有四位老人, 下有未成年的子女, 沒有財務自由, 連跳槽都要考慮再三, 更別說創業了。

對年輕人來說, 財務自由有多重要?

財務自由(用錢買時間), 主要靠被動收入滿足日常開支,可以從為錢而工作(用時間賺錢)的困境中脫離出來。

擁有財務自由,就擁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行業,也可以在外企、港企和民營企業中自由選擇,甚至可以不工作,專心做學術研究。

如果想換個活法,讓錢為我們工作,唯有先精通理財的藝術。

主要靠被動收入滿足日常開支,可以從為錢而工作(用時間賺錢)的困境中脫離出來。

擁有財務自由,就擁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行業,也可以在外企、港企和民營企業中自由選擇,甚至可以不工作,專心做學術研究。

如果想換個活法,讓錢為我們工作,唯有先精通理財的藝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