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兩會好聲音(五)|醫療、養老、文化、旅遊……代表委員都很掛心呢

連日來, 在市兩會上,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圍繞新時代大西安大發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 以及紓解“民生九難”、增加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等, 履職盡責, 建言獻策, 紛紛貢獻真知灼見, 提出了許多好點子、好建議, 堪稱“兩會好聲音”。

昨日

小布利用會議間隙

對部分代表委員進行了專訪

請看

——

市人大代表方國松:

打造“時尚之都”

提升世界影響力

——

“最近一年多來, 西安的變化有目共睹:投資環境、經濟發展上了新臺階, 城市道路越來越乾淨整潔, 街邊綠化越來越賞心悅目, 整個城市的經濟、文化、生態等各方面建設都煥然一新, 越來越具有國際化大都市的國際范兒。 ”昨日, 市人大代表、陝西蓉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國松表示, 西安的華麗變身令人驚歎。

“永康書記曾‘十問西安’, 其中就提到‘對於如何把西安打造成為國際旅遊名城和世界旅遊時尚之都, 發展旅遊大產業, 我們研究思考的深不深夠不夠?’”方國松建議, 時尚度是城市商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 與城市經濟及影響力關係密切, 時尚度越高, 越是高端商業地產的必爭之地, 因此時尚因素對城市影響巨大。

應該著力將西安打造成“時尚之都” , 提升世界影響力。

“一些兄弟城市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經驗。 ”方國松說:“2017年舉辦成都‘香奈兒2018早春大秀’, 讓成都賺足了時尚界的眼球, 也讓更多的奢侈品牌關注成都。 ”在他看來, 現在的西安莊嚴有餘, 時尚不足,

關鍵是缺乏有效的策劃和推廣。

對此, 方國松建議:加快西安購物中心佈局, 利用品牌影響力吸引潮流度高、時尚品牌進駐, 促進消費需求, 提升商業活力。 加快旅遊產業佈局, 將西安打造成富有中華文明標誌性魅力、擁有高品質旅遊環境、具有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 提升西安國際地位。 支援舉辦“西安服裝周”、國際品牌時尚秀等活動, 利用服裝企業及高等院校等資源優勢, 籌備“西安服裝周”“國際品牌秀”等時尚活動, 開展城市行銷。 ”

市人大代表丁水彬:

大力發展醫養結合

讓老人安度晚年

——

“去年我市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市民收穫了滿滿的幸福帳單,生活在西安很幸福。”市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範、紅專南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員工丁水彬說。

“西安市現在有60歲以上老年人140多萬,作為一名為老人服務的基層員工,我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也為大西安不斷大力推進養老事業點贊。”

丁水彬提出,隨著社會逐漸進入老齡化,推進醫養結合十分迫切。要實現醫養緊密結合無縫連接,真正解除失能老人家庭照護和就醫困難,重點實現生活照料、康復醫療護理,緊急救援等功能。因此,應該以養老機構為主導,發展養老照護,內設醫療機構,完善康復護理,同時增加醫養結合機構住院醫保費用,讓失能老人生病可直接在護理院享受醫保。

丁水彬表示,西安市醫療保險管理相關規定對每位住院醫保病人實行定額管理,對於一級醫院來說,2600元的定額遠遠不能滿足高血壓、腦梗、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纏身的老人。治療過程中,只能基礎治療,無法系統治療,造成病情反復,給醫養結合機構的工作帶來了困擾,加重了養老機構的負擔。

“希望根據國家醫養結合的養老政策,儘快落地醫療照護險政策。同時,建議對長期慢病纏身的失能老人,增加康復理療報銷通道,減輕老人和家庭的經濟負擔。”丁水彬說。

市人大代表曹豔煒:

讓“小”導遊發揮“大”作用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將西安打造成為‘世界旅遊時尚之都’。”昨日,市人大代表、西安環亞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市導遊協會副會長曹豔煒建議,加強導遊隊伍建設,提高導遊整體素質,加大導遊人員對我市發展建設成就的宣傳力度,讓“小”導遊發揮“大”作用。

曹豔煒長期從事旅遊行業研究。“目前我市導遊隊伍有近3萬餘人,其中導遊協會註冊會員約2萬人。如何將這支隊伍有效利用到西安大發展中?”她說,我市導遊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高,絕大多數導遊都對我市歷史文化如數家珍。但近兩年來,我市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突飛猛進,對於城市的發展與內涵,導遊們卻並不一定完全知曉,未能有效推廣及宣傳城市建設,也失去了一些招商引資的良機。

為此,曹豔煒建議,整理西安發展大資料,對有關宣傳導遊詞進行即時的規範與填充。通過培訓,加強導遊認知,從而提高導遊對西安城市建設的宣傳力度,不僅能向遊客講好西安的歷史,更要宣傳西安的現在和未來。同時,加強導遊隊伍的組織建設,突出複合型導遊的培養。利用我市大專院校眾多的資源,定向培養高素質、高知識的導遊人才,提高導遊整體隊伍素質。

她還建議,在導遊行業推行優秀表彰、違規重罰制度。每年選樹先進代表,與社會同步表彰。使導遊群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我市的“追趕超越”做出應有貢獻。

市人大代表郭章榮:

加快歷史街區改造

恢復西安老字型大小“金字招牌”

——

市人大代表、西安百貨大廈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郭章榮建議,進一步加快老城區改造建設步伐,儘快恢復中心城區的商業氛圍,讓諸多西安老字型大小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過去的一年是西安大變化、大發展的一年。一大批有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入駐西安,營商環境不斷得到改善,行政效能大幅提高,可以說,西安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郭章榮說。

他建議,要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深入挖掘中心城區的旅遊資源,加快東大街等歷史街區改造步伐,合理規劃商業佈局,擦亮西安傳統老字型大小的金字招牌,讓城市中心成為旅遊、商貿、文化、休閒的主要目的地,使市民和遊客有更多的新鮮感、體驗感、觀賞感,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吸引力。

市政協委員侯紅琴:

傳承秦腔文化

講好西安故事

——

侯紅琴是西安市秦腔劇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兼三意社社長,2000年就獲得了中國戲劇界的最高獎項——第十七屆梅花獎。

她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時代,用西安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持續推進“名城、名家、名作”工程,做強做精做優西安鼓樂、秦腔等特色文化品牌,讓人倍感振奮,古老的秦腔迎來了最佳發展時機,必將煥發新活力。

為了實現我市秦腔戲曲進校園常態化、機制化、普及化,更好的在年輕人中傳承下去,侯紅琴建議,由市級統籌制定標準課件,篩選具有一定藝術功底的高校老師,完成“戲曲進校園”授課老師的標準化培訓。組織百年老社及秦腔院團與西安部分高校、中小學進行深度合作,每年組織百年老社進校園應不少於5次,將優秀的戲劇作品引入校園。

同時,充分發揮“陝西省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易俗社劇場的文化引領和品牌效應,組織各大高校及中小學生走入劇場實地觀看演出,全年應不少於10次,真正用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秦腔文化,讓觀眾零距離體驗高品質、高水準戲曲演出的傳統魅力,“俘獲”更多年輕觀眾,傳播秦腔藝術,培養新生代觀眾群。

此外,還要給予秦腔傳承保護專項資金扶持,發揮高校的文化資源優勢,對秦腔院團及百年老社的文化內涵進行充分挖掘,合力助推傳統藝術的發展。

市政協委員席灝:

推動數字電影進社區

共用文化產業發展成果

——

在市政協委員、陝西澄心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席灝看來,如今的大西安發展,尤其是西安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最好的時代。

“有人說用200年的時間就能建起一個紐約,但用2000年的時間也未必能建起一個西安,西安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IP眾多,發展前景不可估量。”席灝表示,作為一個文化產業從業者,今年市兩會,他將目光聚焦在了數字電影產業的延伸和普及上。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電影市場,但調查資料顯示,電影觀眾平均年齡為21.5歲,觀影人群中‘90後’占比接近60%。觀影人群年輕化不僅影響了影院票房的收入,也使得中老年群體無法及時共用電影文化的發展成果。” 席灝認為,通過數位流動電影放映活動,不僅能使社區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居民及時共用電影帶來的精神享受,又能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增強“敦親睦鄰”和諧關係,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目前對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有原則性規定,但對票價如何優惠、不同條件的放映廳如何建設、如何設立社區放映點都沒有實施細則,容易造成實際操作上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席灝建議,一方面,儘快制定出臺全市層面的數字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活動方案和實施細則,指導數字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活動。另一方面,加大對數字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活動的扶持力度。加強文化產業投資引導,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數字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投入力度,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對於符合條件從事數字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的企業及個人,在安排文化產業發展財政專項資金支援的同時,根據數位電影流動公益放映活動的範圍、頻次等發放獎勵性財政補貼,不斷提高企業及個人公益服務的積極性,解決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

市政協港澳委員施欣銘:

發揮醫療合作優勢

惠及兩岸三地群眾

——

“2017年,我來了4次西安,每一次都能看到新的變化。”昨日,市政協港澳委員施欣銘如是說。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讓我們看到了西安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我和很多港澳委員同仁們都認為,應當抓住機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幫助西安引進來走出去。”施欣銘說,2017年,阿裡巴巴、京東、騰訊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紛紛將重大項目落戶西安,這是向全國發出了一個信號,“這麼多有遠見、有眼光的互聯網大佬都選擇了西安,充分證明了這座城市有優越的投資環境和良好的發展潛力。”

從去年開始,施欣銘也將在西安投資發展提上了日程,並前往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進行考察調研,計畫再投資一個國際醫療合作項目,成立海外醫療技術教育中心。

“這個項目的初衷,是為了向國內引進治療腫瘤、肝炎、糖尿病等疾病的最新藥物和療法。”施欣銘希望整合美國、歐洲、香港等全球著名醫學院的師資力量,組建國際醫療健康教育產業聯盟,打造高、精、尖及稀缺性醫療、管理人才培養和人才交流基地,不斷拓展醫療管理及專業技能培訓。“專案落地後,不僅能帶動西安高端醫療行業發展,也能讓廣大患者從中受益。”施欣銘說。

市政協委員付翠:

每天穿梭大街小巷

親眼見證西安越來越好

——

“天天開著公車,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這一年來西安的變化真的太大了!”市政協委員、西安公交三公司276路駕駛員付翠,是一名有著24年公交駕齡的老司機,這一年來,她親眼見證著西安公交開出一條條新線路、升級一輛輛新公交,道路越變越寬了,市民出行也越來越方便了。

去年,西安公交線路調整越來越密集了。為填補公交線路空白,2016年12月,西安公交新開通岳家寨到王家墳的276路線路,付翠也隨之來到新崗位,成為一名276路公車駕駛員。“這一年來,西安公車輛設施大為改觀。”付翠告訴記者,她所在線路在成立之初,還是手動擋的安凱牌空調車。不到半年時間,2017年4月就升級成比亞迪K8純電動公車。純電動公車不僅“零排放、零污染”,讓市民享受真正綠色出行,而且車上還有無極變速等很多高科技,大大減輕了駕駛員的勞動強度。付翠瞭解到,今年我市還計畫投放 1900輛純電動公車,西安市公交全面電動化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去年,276路公車的行車間距也小了,從以前的10到15分鐘發一輛車,到現在7、8分鐘發一輛車,這意味著乘客等車越來越方便,出行越來越順暢了。”

“雁曲四路是276路公車的必經之路,當時剛開新線路,馬路兩邊光禿禿的,連路燈都沒有,一到晚上開車就有點操心。”付翠說,近期她發現路兩邊佈置了綠化,裝上了漂亮的路燈,行車也變得越來越安全了。

說起去年西安的巨大變化,讓付翠感受很深的還有斑馬線前的“車讓人”活動。從去年5月活動開展以來,她和西安的公車駕駛員同事們一起帶頭示範,車讓人、人守規,禮讓斑馬線已成西安一道亮麗風景線。

市政協委員楊暉:

期待市民政府齊心合力

和大西安一起奔跑

——

“不僅政府工作報告裡的數字鼓舞人心,大家也切實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市政協委員、西安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暉說。

楊暉對大西安建設有著更多的期待,她說:“過去一年,大西安建設新格局全力開啟,對西安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其中明確了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在這樣的站位下,我對西安未來發展充滿希望”。

未來,大西安如何更好地發展?楊暉表示:“去年一年,西安的機關幹部們都很累很拼,但是光有幹部辛苦付出是不夠的,要是通過宣傳和引導等,調動起更多老百姓的幹勁和動能,把老百姓的潛力挖掘出來。大家一起在大西安奔跑的道路上使勁,大西安就會跑的更快更穩”。

現在,西安正處在追趕超越的發展階段,面臨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大量的弱勢人群需要大量的社會工作者去提供服務。楊暉希望未來西安應培育更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區助老機構、扶弱志願團體等社會組織,構建良性的社會運行機制。

編輯:答案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讓老人安度晚年

——

“去年我市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市民收穫了滿滿的幸福帳單,生活在西安很幸福。”市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範、紅專南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員工丁水彬說。

“西安市現在有60歲以上老年人140多萬,作為一名為老人服務的基層員工,我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也為大西安不斷大力推進養老事業點贊。”

丁水彬提出,隨著社會逐漸進入老齡化,推進醫養結合十分迫切。要實現醫養緊密結合無縫連接,真正解除失能老人家庭照護和就醫困難,重點實現生活照料、康復醫療護理,緊急救援等功能。因此,應該以養老機構為主導,發展養老照護,內設醫療機構,完善康復護理,同時增加醫養結合機構住院醫保費用,讓失能老人生病可直接在護理院享受醫保。

丁水彬表示,西安市醫療保險管理相關規定對每位住院醫保病人實行定額管理,對於一級醫院來說,2600元的定額遠遠不能滿足高血壓、腦梗、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纏身的老人。治療過程中,只能基礎治療,無法系統治療,造成病情反復,給醫養結合機構的工作帶來了困擾,加重了養老機構的負擔。

“希望根據國家醫養結合的養老政策,儘快落地醫療照護險政策。同時,建議對長期慢病纏身的失能老人,增加康復理療報銷通道,減輕老人和家庭的經濟負擔。”丁水彬說。

市人大代表曹豔煒:

讓“小”導遊發揮“大”作用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將西安打造成為‘世界旅遊時尚之都’。”昨日,市人大代表、西安環亞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市導遊協會副會長曹豔煒建議,加強導遊隊伍建設,提高導遊整體素質,加大導遊人員對我市發展建設成就的宣傳力度,讓“小”導遊發揮“大”作用。

曹豔煒長期從事旅遊行業研究。“目前我市導遊隊伍有近3萬餘人,其中導遊協會註冊會員約2萬人。如何將這支隊伍有效利用到西安大發展中?”她說,我市導遊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高,絕大多數導遊都對我市歷史文化如數家珍。但近兩年來,我市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突飛猛進,對於城市的發展與內涵,導遊們卻並不一定完全知曉,未能有效推廣及宣傳城市建設,也失去了一些招商引資的良機。

為此,曹豔煒建議,整理西安發展大資料,對有關宣傳導遊詞進行即時的規範與填充。通過培訓,加強導遊認知,從而提高導遊對西安城市建設的宣傳力度,不僅能向遊客講好西安的歷史,更要宣傳西安的現在和未來。同時,加強導遊隊伍的組織建設,突出複合型導遊的培養。利用我市大專院校眾多的資源,定向培養高素質、高知識的導遊人才,提高導遊整體隊伍素質。

她還建議,在導遊行業推行優秀表彰、違規重罰制度。每年選樹先進代表,與社會同步表彰。使導遊群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我市的“追趕超越”做出應有貢獻。

市人大代表郭章榮:

加快歷史街區改造

恢復西安老字型大小“金字招牌”

——

市人大代表、西安百貨大廈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郭章榮建議,進一步加快老城區改造建設步伐,儘快恢復中心城區的商業氛圍,讓諸多西安老字型大小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過去的一年是西安大變化、大發展的一年。一大批有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入駐西安,營商環境不斷得到改善,行政效能大幅提高,可以說,西安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郭章榮說。

他建議,要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深入挖掘中心城區的旅遊資源,加快東大街等歷史街區改造步伐,合理規劃商業佈局,擦亮西安傳統老字型大小的金字招牌,讓城市中心成為旅遊、商貿、文化、休閒的主要目的地,使市民和遊客有更多的新鮮感、體驗感、觀賞感,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吸引力。

市政協委員侯紅琴:

傳承秦腔文化

講好西安故事

——

侯紅琴是西安市秦腔劇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兼三意社社長,2000年就獲得了中國戲劇界的最高獎項——第十七屆梅花獎。

她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時代,用西安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持續推進“名城、名家、名作”工程,做強做精做優西安鼓樂、秦腔等特色文化品牌,讓人倍感振奮,古老的秦腔迎來了最佳發展時機,必將煥發新活力。

為了實現我市秦腔戲曲進校園常態化、機制化、普及化,更好的在年輕人中傳承下去,侯紅琴建議,由市級統籌制定標準課件,篩選具有一定藝術功底的高校老師,完成“戲曲進校園”授課老師的標準化培訓。組織百年老社及秦腔院團與西安部分高校、中小學進行深度合作,每年組織百年老社進校園應不少於5次,將優秀的戲劇作品引入校園。

同時,充分發揮“陝西省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易俗社劇場的文化引領和品牌效應,組織各大高校及中小學生走入劇場實地觀看演出,全年應不少於10次,真正用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秦腔文化,讓觀眾零距離體驗高品質、高水準戲曲演出的傳統魅力,“俘獲”更多年輕觀眾,傳播秦腔藝術,培養新生代觀眾群。

此外,還要給予秦腔傳承保護專項資金扶持,發揮高校的文化資源優勢,對秦腔院團及百年老社的文化內涵進行充分挖掘,合力助推傳統藝術的發展。

市政協委員席灝:

推動數字電影進社區

共用文化產業發展成果

——

在市政協委員、陝西澄心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席灝看來,如今的大西安發展,尤其是西安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最好的時代。

“有人說用200年的時間就能建起一個紐約,但用2000年的時間也未必能建起一個西安,西安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IP眾多,發展前景不可估量。”席灝表示,作為一個文化產業從業者,今年市兩會,他將目光聚焦在了數字電影產業的延伸和普及上。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電影市場,但調查資料顯示,電影觀眾平均年齡為21.5歲,觀影人群中‘90後’占比接近60%。觀影人群年輕化不僅影響了影院票房的收入,也使得中老年群體無法及時共用電影文化的發展成果。” 席灝認為,通過數位流動電影放映活動,不僅能使社區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居民及時共用電影帶來的精神享受,又能豐富社區文化生活、增強“敦親睦鄰”和諧關係,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目前對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有原則性規定,但對票價如何優惠、不同條件的放映廳如何建設、如何設立社區放映點都沒有實施細則,容易造成實際操作上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席灝建議,一方面,儘快制定出臺全市層面的數字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活動方案和實施細則,指導數字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活動。另一方面,加大對數字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活動的扶持力度。加強文化產業投資引導,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數字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投入力度,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對於符合條件從事數字電影流動放映進社區的企業及個人,在安排文化產業發展財政專項資金支援的同時,根據數位電影流動公益放映活動的範圍、頻次等發放獎勵性財政補貼,不斷提高企業及個人公益服務的積極性,解決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

市政協港澳委員施欣銘:

發揮醫療合作優勢

惠及兩岸三地群眾

——

“2017年,我來了4次西安,每一次都能看到新的變化。”昨日,市政協港澳委員施欣銘如是說。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讓我們看到了西安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我和很多港澳委員同仁們都認為,應當抓住機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幫助西安引進來走出去。”施欣銘說,2017年,阿裡巴巴、京東、騰訊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紛紛將重大項目落戶西安,這是向全國發出了一個信號,“這麼多有遠見、有眼光的互聯網大佬都選擇了西安,充分證明了這座城市有優越的投資環境和良好的發展潛力。”

從去年開始,施欣銘也將在西安投資發展提上了日程,並前往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進行考察調研,計畫再投資一個國際醫療合作項目,成立海外醫療技術教育中心。

“這個項目的初衷,是為了向國內引進治療腫瘤、肝炎、糖尿病等疾病的最新藥物和療法。”施欣銘希望整合美國、歐洲、香港等全球著名醫學院的師資力量,組建國際醫療健康教育產業聯盟,打造高、精、尖及稀缺性醫療、管理人才培養和人才交流基地,不斷拓展醫療管理及專業技能培訓。“專案落地後,不僅能帶動西安高端醫療行業發展,也能讓廣大患者從中受益。”施欣銘說。

市政協委員付翠:

每天穿梭大街小巷

親眼見證西安越來越好

——

“天天開著公車,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這一年來西安的變化真的太大了!”市政協委員、西安公交三公司276路駕駛員付翠,是一名有著24年公交駕齡的老司機,這一年來,她親眼見證著西安公交開出一條條新線路、升級一輛輛新公交,道路越變越寬了,市民出行也越來越方便了。

去年,西安公交線路調整越來越密集了。為填補公交線路空白,2016年12月,西安公交新開通岳家寨到王家墳的276路線路,付翠也隨之來到新崗位,成為一名276路公車駕駛員。“這一年來,西安公車輛設施大為改觀。”付翠告訴記者,她所在線路在成立之初,還是手動擋的安凱牌空調車。不到半年時間,2017年4月就升級成比亞迪K8純電動公車。純電動公車不僅“零排放、零污染”,讓市民享受真正綠色出行,而且車上還有無極變速等很多高科技,大大減輕了駕駛員的勞動強度。付翠瞭解到,今年我市還計畫投放 1900輛純電動公車,西安市公交全面電動化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去年,276路公車的行車間距也小了,從以前的10到15分鐘發一輛車,到現在7、8分鐘發一輛車,這意味著乘客等車越來越方便,出行越來越順暢了。”

“雁曲四路是276路公車的必經之路,當時剛開新線路,馬路兩邊光禿禿的,連路燈都沒有,一到晚上開車就有點操心。”付翠說,近期她發現路兩邊佈置了綠化,裝上了漂亮的路燈,行車也變得越來越安全了。

說起去年西安的巨大變化,讓付翠感受很深的還有斑馬線前的“車讓人”活動。從去年5月活動開展以來,她和西安的公車駕駛員同事們一起帶頭示範,車讓人、人守規,禮讓斑馬線已成西安一道亮麗風景線。

市政協委員楊暉:

期待市民政府齊心合力

和大西安一起奔跑

——

“不僅政府工作報告裡的數字鼓舞人心,大家也切實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市政協委員、西安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暉說。

楊暉對大西安建設有著更多的期待,她說:“過去一年,大西安建設新格局全力開啟,對西安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其中明確了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定位。在這樣的站位下,我對西安未來發展充滿希望”。

未來,大西安如何更好地發展?楊暉表示:“去年一年,西安的機關幹部們都很累很拼,但是光有幹部辛苦付出是不夠的,要是通過宣傳和引導等,調動起更多老百姓的幹勁和動能,把老百姓的潛力挖掘出來。大家一起在大西安奔跑的道路上使勁,大西安就會跑的更快更穩”。

現在,西安正處在追趕超越的發展階段,面臨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大量的弱勢人群需要大量的社會工作者去提供服務。楊暉希望未來西安應培育更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區助老機構、扶弱志願團體等社會組織,構建良性的社會運行機制。

編輯:答案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