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民日報:提升安全保護意識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家庭有實力承擔子女出國留學的費用,加之當前國內教育資源分佈不均、國外留學政策不斷放寬,中國在海外的留學生人數連年增長。 同時,留學低齡化趨勢日漸凸顯,留學安全問題也日益嚴峻,而留學生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度依然不夠。

留學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留學生自身安全意識不強,缺乏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缺少與朋友或家人足夠的溝通,缺少獲得安全培訓的管道,以及恐怖襲擊、政局動盪等潛在的安全風險等。

人身安全主要有交通安全和侵害問題。 侵害問題既有人際交往過程中熟人的侵害,也有陌生人為達到某種目的的侵害。 女性更易成為被侵害目標。 心理安全問題的產生既與語言、文化和生活環境的差異相關,也與留學生不善於自我調節、受挫能力差相關。 留學生初到國外,面臨著適應新環境和學習上的雙重壓力,如果長時間無法適應且缺少與人交流溝通,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留學生、家長、留學仲介機構及社會各方面都需要採取有效措施以提升海外留學生的安全狀況。

對留學生而言,提升自我保護意識最重要。 留學生普遍認為歐美等發達國家治安條件好,對自身所處環境放鬆警惕。

在選擇學校、居住地點時,應通過向學校諮詢、與中國留學生交流或查看校園安全統計資料、犯罪地圖等方式選擇安全的學校和居住社區,儘量避免去偏僻地方或夜間出行。 日常生活中應保持低調、不露財,不要攜帶大量現金。 建議留學生和國際學生辦公室保持聯繫,將學校提供的安全服務電話、當地警局電話等急救電話加入應急通訊錄,遇到問題及時求助。

此外,留學生應通過各種管道瞭解所在國家或地區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特別是基於文化和價值觀不同而產生的禁忌,與人相處時學會尊重不同的行為方式。 在生活中,應樹立樂觀的生活態度。 特別是,留學生應提升法律意識,瞭解所在國的基本法律制度及司法處理常式,避免出現法律問題,同時也學會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從家長的角度,應注重培養子女的獨立生活能力、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家長在計畫子女出國留學的過程中,除了物質保障,一定要注重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 孩子出國後,父母應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開導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由於學生和家長對國外的瞭解有限,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通過留學仲介機構瞭解海外學校和提交申請,這些機構也成為學生瞭解國外情況的重要管道,因此在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方面,留學仲介結構也可以發揮一定作用。

此外,中國駐外使領館提醒留學生到達目的國後,一定要到當地的中國使領館備案,填寫個人及國內外連絡人的詳細資訊,以便在當地萬一發生戰爭、恐怖襲擊或其他突發事件的情況下,及時得到駐外使領館的保護。

(作者為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06日 23 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