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填志願至少參考近五年高校在皖錄取線

高考絕不僅僅是分數的競爭, 考後志願填報以及專業選擇同樣是“准高考生們”最關注的。 2月5日, 包括中國傳媒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南開大學等全國65所高校的學長、學姐們回到“母校”合肥六中, 給准高考生們“傳經送寶”。

專家團教你填志願

填志願前要做好“風險評估”

隨著2018年安徽省高考方案的出臺, 不少准高考生都關注起考後志願填報的問題。 選學校還是挑專業?進校後能不能調劑專業?

“很多考生在志願填報前都忽略一個問題, 那就是風險評估。 ”什麼是風險評估?昨天, 坐鎮合肥六中的安徽省高考志願填報專家團成員沈紀元就列出一張清單。

首先是專業調劑的風險, 他舉了個例子:去年, 一位安徽高考生拿著614分的成績想填報北京理工大學, 根據是2016年該校在安徽錄取最低分數線也是614分。 “這意味著什麼?這個成績想填報該校並不保底, 就算低分進校也面臨著被調劑的風險, 比如, 進哲學系, 這一定不是這位理工科考生想學的專業。 ”沈紀元說。

再者, 就是不能忽略自身條件所導致的所填報專業不符合的風險。 “比如, 考生有聽力障礙或者色弱, 那麼報考相關要求較高的專業時就要有所考量, 是不是符合條件。 ”此外, 他建議考生拿到《志願填報參考書》時要翻閱過去五年一所高校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 因為受試卷難易度、考生人數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單獨一年或者兩年的很難具有參考意義。

不僅如此, 在安徽高考分數線公佈到志願填報結束的7天內, 沈紀元建議考生把握這段“黃金時間”, 好好研究想填報高校在皖的錄取情況。 “志願填報越早做準備越好, 千萬不要等到出分才研究。 ”

學長學姐有話說

確定自己的興趣很重要

高考志願怎麼填?哪個專業更適合自己?對於2018准高考生們來說, “過來人”的經驗尤為寶貴。

去年從合肥六中畢業的劉倩倩, 如今是南方醫科大學的一名在校生。 她分享了南方醫科大學的生活和報考要求, 還以過來人的身份交流了高考的經驗和教訓。

“高考自己最大的體驗就是不能太激進, 一定要跟隨老師的節奏走,

該複習到哪就把哪一塊的知識基礎打牢。 ”她分享說, 一模考試後高三的學習都全部結束了, 剩下的就是系統的複習, 很多同學會比較急躁, 自己當時也奔著提高成績去, 結果越是急躁成績反而越下降, 以至於一度她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報考目標失去信心。 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 不再只關注於分數, 靜下心來系統安排學習, 到“三模”時成績又回來了。

“高三時老師都會和我們說要緊跟老師複習步伐, 現在再回想起來才發現這多重要。 ”對於志願填報, 劉倩倩建議學弟、學妹們先確定自己對哪些專業感興趣, 再根據分數選報適合的學校;如果有很強的“學校情結”, 比如特別喜歡某所學校那也可以填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