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著力打造山水文化名城——訪龍岩市委副書記、新羅區委書記何明華

“新羅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進一步抓好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 繼續發揚蘇區、老區光榮傳統, 更好發揮自身優勢, 著力打造山水文化名城。 ”日前, 市委副書記、新羅區委書記何明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該區今年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 深入實施“三大戰略”、持續打好“三大戰役”, 推動“再上新臺階、建設新新羅”邁出新步伐。

實現新突破 邁上新臺階

關於“山水文化名城”這一新羅發展新定位,

何明華這樣詮釋:立足地處閩、粵、贛三省通衢的區位優勢, 依託山、水、林、氣的豐富自然生態資源, 弘揚老區、蘇區的革命奮鬥精神, 傳承唐、宋以來的歷代文化血脈, 提升歸屬感和凝聚力, 堅持規劃引領, 發展高端產業, 加快轉型步伐, 集聚優秀人才,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與傳統有機結合、改革與發展協同推進的山水文化名城。

圍繞打造山水文化名城, 去年新羅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突破, 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三產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0.1%, 各領域改革不斷深化, ‘去降補’任務穩步落實, 26件為民辦實事專案全面完成, 尤其是‘三大戰役’全面超額完成任務。 ”何明華首先指出去年新羅發展亮點。

另據介紹, 去年, 新羅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95.9億元,

增長7.9%;財政總收入32.3億元, 首次突破30億元大關, 增長11.6%;固定資產投資846億元, 增長11.4%;獲得“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全省首個“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繼續躋身“中國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區”“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區”, 龍州工業園區成功創建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

抓住四方面 邁向高品質

“我們將加快推進山水文化名城建設, 力爭區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 並在這一過程中注重提高發展品質。 ”談到今年新羅怎麼幹時, 何明華說, 高品質的產業發展是山水文化名城的首要物質承載基礎。 我們要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 加快轉型、推動產業發展高品質, 強化培育、推動動能轉換高品質,

協調一體、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高品質, 持續優化、推動環境改善高品質。

何明華表示, 要持續深入實施“產業興區”戰略, 努力推動產業向高端、特色、精細化轉變。 打好應急產業牌, 加速搶險救援、排水給水等9大產業集群集聚;打好農業特優牌, 加快龍池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建設, 打造國家級特色水果、林產品優勢區;打好人文生態牌, 塑造特色城市文化, 加快特色健康養生養老產業和休閒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打造“候鳥式”旅居養老目的地、高端科研人員“第二研發基地”和中國城市“最美一公里”;打好軍民融合牌, 力爭民品參軍銷售額突破4億元。 同時, 全力推進“5133”重點專案工程, 力爭中信重工、正大產業園等專案落地, 引進重大生產性專案實現突破;加快“龍津創業中心”建設,

打造創新產業特區。 此外, 進一步研究出臺讓企業、產業實在受益的幫扶政策。

協調一體方面, 何明華認為, 要抓建管、提升城市品質, 拓空間、優管理, 進一步強化核心功能, 落實好“街長”“巷長”負責制, 強化“四有三創”建設, 提升社區管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扎實抓好農業發展、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等工作。 同時,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全面補齊民生短板, 深化競爭性扶貧和村級互助擔保, 確保42個貧困村和4個貧困鎮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實現脫貧目標。

“良好的環境是推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保障, 是打造山水文化名城的重要基礎。 ”何明華說, 今年, 新羅將以打好清水翻身仗、青山修復仗、藍天鞏固仗、淨土保衛仗為抓手,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力爭全年國、省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7.1%以上, 全面消除劣V類小流域, 中心城區空氣優良達標天數比例達98.6%。 同時, 持續優化民生環境、社會環境、機制環境, 加快打造“教育名城”, 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 加大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傳承保護, 加快城市書吧、趣讀吧建設;深化“放管服”、人才機制、國企等改革, 融入“e龍岩”平臺建設, 拓展“龍津商學院”辦學模式, 讓發展活力更顯、後勁更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