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白雲飛動蔚藍天

點擊上方“中國環境新聞”可以訂閱哦!

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下降39.6% 、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89.5 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

這份令人深受鼓舞的成績單, 意味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就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從那一刻起, 完成大氣污染防治目標任務就成為政治任務。

惟其艱難, 更顯勇毅。 5年來, 黨中央、國務院高位推進, 壓實責任, 大氣污染防治逐漸成為各地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空氣品質改善‘不能只靠借東風’。

”“大氣污染防治的路子是對的, 關鍵是下大力氣落實。 ”“ 我們正在全力進行污染治理, 力度之大, 前所未有, 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國都能夠藍天常在。 ”

2017年兩會, 李克強總理表示, 誰研究透霧霾機理, 拿總理預備費給予重獎, “這是民生的當務之急, 我們會不惜財力”。

全國人大兩次聽取和審議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 多次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 多次審議關於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法律。

中央財政專門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 投入不斷加大。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 年、2017年中央分別安排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50億、98億、106億、112億、160 億元, 累計下達527.88億元專項資金和100多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

目標任務明確了, 必須有制度作保障。

5年間, 《大氣十條》實施過程中, 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推進。

——中央環保督察高位推進。

中央環保督察是十八大以後,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宣導推動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

2015 年年底, 中央環保督察拉開帷幕。 儘管每個省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 但大氣污染防治幾乎都成為中央環保督察的重中之重。

——“2+ 26”城市環保強化督查持續加壓。

早在2013 年11 月, 環境保護部就組織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 並每月公佈督查情況。

2017年2月起, 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品質專項督查。

2017年4月起, 環境保護部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 持續一年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開展強化督查。

2017年9月, 按照攻堅行動6個配套方案中的巡查方案, 環境保護部組織開展8輪次的巡查, 對完成整改問題開展“回頭看”。

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 規模大、持續久、影響廣、震懾強、效果好, “五步法”讓治汙壓力層層傳導, 讓查出的問題一個個得到解決。

——環保約談敲響警鐘。

2014年5月, 《環境保護部約談暫行辦法》出臺。 山西省長治市、安徽省安慶市、河南省商丘市、山東省濟寧市、陝西省咸陽市、北京市大興區、天津市北辰區, 以及河北省石家莊市、邯鄲市、承德市,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佳木斯市等, 紛紛被約談。

……

無論是中央環保督察, 還是強化督查、約談, 其核心都是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而且效果明顯。

這一效果表現在, 各地黨委政府, 尤其是黨政“一把手”對大氣污染治理“過問”更多了,

部署更實了, 推進更有力了。

這一效果表現在, “治氣”“藍天”等詞彙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 大氣污染防治也逐漸成為相關部門的工作重點。

這一效果表現在, 壓減燃煤、強化機動車治理、淘汰小鍋爐等“硬”措施全面實施, 動真碰硬, 治氣步伐加快、力度加大了。

5年間, 大氣污染防治與經濟轉型升級相互促進, 治理污染為實現高品質發展增強推力, 轉型升級從源頭上為大氣環境減輕負荷

我國大氣污染面臨的許多問題, 根源在於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粗放。 治理大氣污染的過程, 也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

《大氣十條》明確提出,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要求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環境品質狀況, 進一步提高環保、能耗、安全、品質等標準, 分區域明確落後產能淘汰任務, 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淘汰落後產能, 產業結構實現優化。

5年間, 調結構、轉方式, 淘汰落後產能逐漸成為各地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 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河北啟動“6643”工程, 全省累計壓減煉鋼產能6993萬噸、煉鐵產能6442萬噸。

浙江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 2017年超額完成淘汰落後產能企業以及處置“僵屍企業”任務。

抓大不放小。 2017年以來, 治理“散亂汙”企業成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之一。 這是治理大氣污染發展到一定階段, 要求精准施策解決污染的必經之路。

拉網排查,制定清單,或實施“兩斷三清”,或提升再造,或搬遷入園,減輕了污染負荷,提升了經濟活力。

截至2017年11 月,“2+ 26”城市共排查出6.2 萬餘家涉氣“散亂汙”企業,並分類實施治理。

“鳳凰涅槃”促轉型,“騰籠換鳥”煥生機。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環保與經濟雙贏成為現實。

——嚴控煤炭消費,加速能源清潔化。

2017年冬天,家住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麒麟店村村民袁春明家取暖不用自己燒爐子了。煤改電改變了麒麟店村村民的採暖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2016年7月,《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就顯示:今後兩年需要大力度釋放能源結構調整的污染削減潛力。有分析認為,能源結構調整帶來的減排效果將成為決定治霾攻堅戰成敗的關鍵。

在能源結構調整中,治理散煤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李克強總理在2017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實施散煤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 萬戶以上。

很多省市積極推進散煤治理。河北相繼出臺《農村散煤治理專項實施方案》《河北省散煤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天津在生產、配送、存儲環節嚴厲打擊劣質燃煤,加大對農村無煙型煤和先進民用爐具的補貼投入,推進清潔能源替代。

2018 年1 月31 日環境保護部例行新聞發佈會公佈的資料顯示,2017年,北京地區煤改電使用者累計突破100萬戶,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完成電代煤、氣代煤394萬戶,削減散煤1000余萬噸。經過治理,全國煤炭消費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由66%下降至60%左右。

——調整運輸結構,機動車污染防治升級。

《大氣十條》要求,加快石油煉製企業升級改造,提升燃油品質。2013年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四標準的車用汽油;2014 年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四標準的車用柴油;2015 年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供應符合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2017 年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

基於此,機動車排放標準不斷提高。2013年9月,《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五階段)》發佈;2016年12月,《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發佈。

基於此,汽運改鐵路運輸不斷推進。目前,天津港、黃驊港、唐山港、秦皇島港、濰坊港、煙臺港等已經停止接受集疏港汽運煤炭。河北唐山、邯鄲,山東濱州、聊城等地對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鋼鐵、電解鋁生產企業,啟動鐵路聯絡線建設工作。

基於此,在用車環保監管不斷強化。北京禁止載貨汽車每天6時至23 時上五環路(不含五環路)以內道路通行;各地通過限行、禁行等措施加大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力度。

……

產業、能源和交通結構的調整,不僅從根本上、源頭上減少了大氣污染物,也加快了經濟的轉型升級,為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5 年間,《大氣十條》實施的過程,就是環境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不斷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環保系統和各級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指引下,切實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取得明顯成效。

5年間,聯防聯控不斷深化,治汙合力更加強大;污染來源日漸明晰,應急措施更加精准;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5年間,各地嚴格執法、鐵腕治汙,從嚴從重打擊違法行為,不僅遏制了污染問題,也形成了強大震懾。

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及4個配套辦法實施,全國查辦案件數量不斷攀升,很多地方的罰款數額創下新紀錄。

2016年,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在污染防治、處罰力度、政府監管責任、監督舉報方面作出了更詳細的規定。

針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污染天氣的各類督查、巡查貫穿大氣污染防治執法全過程。

重拳出擊,成效顯著。

經過多年的治理,大中型工業企業守法意識逐漸提高,重點污染源達標排放已趨於穩定。根據2017年9月1日環境保護部例行新聞發佈會公佈的資料,截至2016年年底,重點污染源達成率已接近97%。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強化督查從最初每天發現問題上百個,到發現問題點位為個位數,環境違法行為大幅下降。

在治氣過程中,區域聯防聯控的格局逐步形成。

5年間,大氣污染治理破除行政區劃束縛,從各自為政,逐步轉換到聯防聯控、資源分享、責任共擔,區域空氣品質取得整體改善。

5年間,從部門聯動不力到更加緊密協作,從各自為戰到統一預警,從臨時採取措施到提前干預,重污染天應對日趨科學、日趨有力,應急水準逐漸提升。

5 年間,科學分析,精准施策,解決了治氣手段落後問題。

大氣污染源解析不斷推進,初步構建了源解析監測技術方法體系。

2017 年9 月,環境保護部啟動了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攻關專案,極大地提升了大氣污染治理科學化和精細化水準。

科研團隊“包產到戶”。針對大氣污染比較嚴重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 年10 月起,28 個科研團隊,1500 名專家團隊下沉地方,對“2 +26”城市實行“包產到戶”的跟蹤研究機制,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氣污染綜合解決方案。

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環境保護部組織有關技術單位,用衛星遙感把京津冀及周邊重點區域“2+26”城市按照3× 3 公里劃分為3.7 萬多個網格,提升環境監察執法的精准性。

……

5年間,近2000個日日夜夜的努力,《大氣十條》的實施換來了越來越多的藍天白雲,增強了全社會對治理環境的信心信念,贏得了人民的點贊。如今,在微信朋友圈曬藍天的逐漸變少了,因為藍天白雲正成為一種常態。

這說明,中央關於大氣污染治理的決策是英明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管用的。

我國大氣污染治理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讚譽。我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了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和中國貢獻。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8 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提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明顯改善大氣環境品質,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站在新的起點上,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增強“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謀劃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畫,一個戰役接著一個戰役打,確保取得更大成效,讓藍天常伴,讓美麗永駐。

拉網排查,制定清單,或實施“兩斷三清”,或提升再造,或搬遷入園,減輕了污染負荷,提升了經濟活力。

截至2017年11 月,“2+ 26”城市共排查出6.2 萬餘家涉氣“散亂汙”企業,並分類實施治理。

“鳳凰涅槃”促轉型,“騰籠換鳥”煥生機。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環保與經濟雙贏成為現實。

——嚴控煤炭消費,加速能源清潔化。

2017年冬天,家住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麒麟店村村民袁春明家取暖不用自己燒爐子了。煤改電改變了麒麟店村村民的採暖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2016年7月,《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就顯示:今後兩年需要大力度釋放能源結構調整的污染削減潛力。有分析認為,能源結構調整帶來的減排效果將成為決定治霾攻堅戰成敗的關鍵。

在能源結構調整中,治理散煤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李克強總理在2017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實施散煤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 萬戶以上。

很多省市積極推進散煤治理。河北相繼出臺《農村散煤治理專項實施方案》《河北省散煤污染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天津在生產、配送、存儲環節嚴厲打擊劣質燃煤,加大對農村無煙型煤和先進民用爐具的補貼投入,推進清潔能源替代。

2018 年1 月31 日環境保護部例行新聞發佈會公佈的資料顯示,2017年,北京地區煤改電使用者累計突破100萬戶,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完成電代煤、氣代煤394萬戶,削減散煤1000余萬噸。經過治理,全國煤炭消費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由66%下降至60%左右。

——調整運輸結構,機動車污染防治升級。

《大氣十條》要求,加快石油煉製企業升級改造,提升燃油品質。2013年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四標準的車用汽油;2014 年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四標準的車用柴油;2015 年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供應符合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2017 年年底前,全國供應符合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

基於此,機動車排放標準不斷提高。2013年9月,《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五階段)》發佈;2016年12月,《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發佈。

基於此,汽運改鐵路運輸不斷推進。目前,天津港、黃驊港、唐山港、秦皇島港、濰坊港、煙臺港等已經停止接受集疏港汽運煤炭。河北唐山、邯鄲,山東濱州、聊城等地對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鋼鐵、電解鋁生產企業,啟動鐵路聯絡線建設工作。

基於此,在用車環保監管不斷強化。北京禁止載貨汽車每天6時至23 時上五環路(不含五環路)以內道路通行;各地通過限行、禁行等措施加大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力度。

……

產業、能源和交通結構的調整,不僅從根本上、源頭上減少了大氣污染物,也加快了經濟的轉型升級,為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5 年間,《大氣十條》實施的過程,就是環境管理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不斷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環保系統和各級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指引下,切實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取得明顯成效。

5年間,聯防聯控不斷深化,治汙合力更加強大;污染來源日漸明晰,應急措施更加精准;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5年間,各地嚴格執法、鐵腕治汙,從嚴從重打擊違法行為,不僅遏制了污染問題,也形成了強大震懾。

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及4個配套辦法實施,全國查辦案件數量不斷攀升,很多地方的罰款數額創下新紀錄。

2016年,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在污染防治、處罰力度、政府監管責任、監督舉報方面作出了更詳細的規定。

針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污染天氣的各類督查、巡查貫穿大氣污染防治執法全過程。

重拳出擊,成效顯著。

經過多年的治理,大中型工業企業守法意識逐漸提高,重點污染源達標排放已趨於穩定。根據2017年9月1日環境保護部例行新聞發佈會公佈的資料,截至2016年年底,重點污染源達成率已接近97%。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強化督查從最初每天發現問題上百個,到發現問題點位為個位數,環境違法行為大幅下降。

在治氣過程中,區域聯防聯控的格局逐步形成。

5年間,大氣污染治理破除行政區劃束縛,從各自為政,逐步轉換到聯防聯控、資源分享、責任共擔,區域空氣品質取得整體改善。

5年間,從部門聯動不力到更加緊密協作,從各自為戰到統一預警,從臨時採取措施到提前干預,重污染天應對日趨科學、日趨有力,應急水準逐漸提升。

5 年間,科學分析,精准施策,解決了治氣手段落後問題。

大氣污染源解析不斷推進,初步構建了源解析監測技術方法體系。

2017 年9 月,環境保護部啟動了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攻關專案,極大地提升了大氣污染治理科學化和精細化水準。

科研團隊“包產到戶”。針對大氣污染比較嚴重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 年10 月起,28 個科研團隊,1500 名專家團隊下沉地方,對“2 +26”城市實行“包產到戶”的跟蹤研究機制,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氣污染綜合解決方案。

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環境保護部組織有關技術單位,用衛星遙感把京津冀及周邊重點區域“2+26”城市按照3× 3 公里劃分為3.7 萬多個網格,提升環境監察執法的精准性。

……

5年間,近2000個日日夜夜的努力,《大氣十條》的實施換來了越來越多的藍天白雲,增強了全社會對治理環境的信心信念,贏得了人民的點贊。如今,在微信朋友圈曬藍天的逐漸變少了,因為藍天白雲正成為一種常態。

這說明,中央關於大氣污染治理的決策是英明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管用的。

我國大氣污染治理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讚譽。我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了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和中國貢獻。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8 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提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明顯改善大氣環境品質,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站在新的起點上,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增強“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謀劃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畫,一個戰役接著一個戰役打,確保取得更大成效,讓藍天常伴,讓美麗永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