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海軍近程防空導彈:從海紅旗

當代的戰艦防空, 除了要追求艦隊區域防空, 戰艦近程防空之外, 還有需注重艦隊的點防禦能力, 也就是近程防空體系。 美國就在之前的“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基礎上, 開發了“改進型海麻雀”(ESSM)。 那麼中國而近程防空導彈又是處於什麼狀態呢?

解放軍的第一代防空導彈是海紅旗-61, 是裝備在護衛艦上的, 性能比較差, 在南沙海戰中053K型導彈護衛艦531號“鷹潭”艦裝備該導彈, 但是幾乎沒有防空能力, 導致當時解放軍海軍忌憚越軍的蘇-22戰鬥機和KH-28反輻射導彈沒有進一步擴大戰果。

海紅旗-61

後來中西方蜜月期, 解放軍從法國引進了“海響尾蛇”, 性能優秀, 解放軍不再裝備海紅旗-61轉而仿製“海響尾蛇”研製出海紅旗-7。 並且以點帶面, 除了海軍的海紅旗-7, 還有陸軍的紅旗-7, 目前是陸軍主力近程防空導彈。

海軍的海紅旗-7, 海軍全部是八聯裝

陸軍的紅旗-7, 四聯裝

性能可靠、成本較低的海紅旗-7為90年代至21世紀初的海軍中型水面艦艇提供了一種可靠的防空系統。

目前最新的近程反艦導彈是紅旗-10/FL-3000N艦艇自衛防禦導彈武器系統, 類似美國的“拉姆”反防空導彈。 由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開發, 可有效攔截各種類型的反艦導彈, 對付海上、空中和陸地對艦艇發起的飽和攻擊。 紅旗-10為自用型號, FL-3000N為出口型號。

閱兵式上的海紅旗-10 18管型號, 裝載遼寧艦上

概念上和“拉姆”高度接近的海紅旗-10近程防空導彈按管數的不同有三種發射裝置。 24管型裝備在最新的052D型驅逐艦上, 18管型裝備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 而最小的8管型則裝備在056型輕型護衛艦上。 這種採用複合制導系統的導彈對亞音速和超音速反艦導彈均有很高的攔截概率。

052D上的24管版本

目前730/1130(730正在逐漸被1130取代)配合海紅旗-10, 構成了解放軍軍艦堅固的近程防線。 (本文為中華網軍事原創, 作者大炮兵主義。 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