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用不了靶向藥的肺癌患者怎麼辦?PD

腫瘤治療前沿,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360癌友之家

隨著研究不斷深入, 肺癌的治療方案也在年年更新。 如今肺癌被確診, 大多被要求做基因檢測 , 因為如果有EGFR或ALK突變, 那靶向藥是非常好的治療方式:有效率高達60%-80%, 副作用小, 每天吃一片藥就能控制腫瘤, 生存期長, 生活品質高。

可對於基因沒有突變的晚期患者來說, 就很遺憾了, 能用的治療方案並不多。 大部分患者只能首選化療, 有效率在15%到32%之間, 中位生存期也只有8.1-10.3個月, 一年生存率僅為30%到44%, 化療的副作用也很大, 患者的生活品質沒有保證。

不得不承認, 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資料,

意味著無突變的肺癌患者生存期遠遠低於EGFR或ALK突變的患者。

不過, 隨著新藥PD-1/PD-L1抗體的上市, 無突變的肺癌患者有了新的選擇:PD-1/PD-L1抗體聯合化療, 有效率更高, 生存期更長。

近日, 默沙東宣佈:一個由614位晚期肺癌患者參與的大型的三期臨床試驗證實, 肺癌患者一線使用PD-1抗體聯合化療比單獨使用化療效果更好, 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大幅度延長。

KEYNOTE-189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研究, 評估了Keytruda聯合培美曲塞與鉑類化療治療NSCLC患者的療效。 主要終點是OS和PFS, 次要終點包括總緩解率(ORR)和緩解持續時間(DOR)。

入組的614例患者不攜帶 EGFR或ALK 突變且之前從未接受過系統治療, 按照2:1的比例隨機分為兩組。

一組治療方案為:

Keytruda(200mg)+培美曲塞(500 mg / m2)(含維生素補充劑)+順鉑(75mg / m2)或卡鉑(AUC5), 每三周為一個週期, 進行4個週期。

隨後接受Keytruda(200mg)+培美曲塞(500mg / m2), 每三週一次, 直到疾病進展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以及患者退出臨床試驗。

另一組治療方案為:

Keytruda安慰劑(200mg)+培美曲塞(500mg / m2)(含維生素補充劑)+順鉑(75mg / m2) 或卡鉑(AUC5), 每三周為一個週期,

進行4個週期。

隨後接受Keytruda安慰劑(200mg)+培美曲塞(500mg / m2), 每三週一次, 直到疾病進展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以及患者退出臨床試驗。

結果Keytruda+ 培美曲塞 + 順鉑或卡鉑組的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顯著延長。 為此, 默沙東研究實驗室總裁Roger M. Perlmutter博士說:“KEYNOTE-189顯示, 與只接受傳統化療相比, 用Keytruda聯合化療作為一線療法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 ”我們非常感謝參與KEYNOTE-189的患者和研究者為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做出的重要貢獻, 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提供這些資料。 ”

讓我們再來回顧下既往PD-1聯合化療的相關資料:

2017年5月, 基於一個123人參與的二期臨床試驗——Keynote 021, 美國FDA加速批准了默沙東的PD-1抗體Keytruda聯合化療一線用於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聯合用藥組的有效率高達56.7%(化療組31.7%), 無進展生存期19個月(化療組8.9個月)。

2017年12月, 羅氏公佈大型三期臨床試驗——Impower150的臨床資料, 招募692位元晚期肺癌患者, 結果表明:跟單獨貝伐單抗+化療相比, PD-L1抗體Tecentriq+貝伐單抗+化療, 三聯組合療法一線用於晚期肺癌患者, 有效率更高(64% VS 48%), 可降低38%的疾病進展和死亡風險(PFS 6.8個月VS 8.3個月), 有望提高患者生存期。

所以, 這些臨床試驗共同說明了:對於沒有EGFR/ALK等敏感突變的肺癌患者來說, 一線直接使用PD-1抗體+化療, 有效率更高, 生存期更長。

參考資源:

[1]http://www.mrknewsroom.com/news-release/research-and-development-news/mercks-keytrudar-pembrolizumab-significantly-improved-ove

[2]Langer CJ et al.Carboplatin and pemetrexed with or without pembrolizumab for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randomised, phase 2 cohort of the open-label KEYNOTE-021 study. Lancet Oncol. (2016)

本文來源於360健康之微信公眾號360癌友之家:傳達最新腫瘤資訊, 傳播靠譜癌症科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