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節臨近,誰不是一邊搶票,一邊不想回家過年

春節臨近, 搶票, 是遊子們在這個一年一度的重大節日臨近前夕, 無法逃避的一場“戰爭”。 如果你也曾加入過這場戰爭, 你一定經歷過車票“秒空”過後留給你的一臉懵逼以及接踵而至的罵娘吐槽和不得不重新燃燒起來的高昂鬥志——明天繼續搶。

我原本以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中, 提前取得勝利的“佼佼者”們一定會歡欣鼓舞, 但是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另外一個真相:比起搶不到票的煩惱, 更讓人惆悵的是回家。

1

有一種婚姻, 是爸媽覺得你應該結婚

現在年輕人多在外闖蕩, 一年到頭與父母聚少離多。 春節是難得團聚的日子, 父母平時念叨不著, 這好不容易湊一塊了, 不念叨念叨能行嗎?什麼婚姻、工作、家庭等相關的話題, 能說的儘量說, 能管的儘量管。 而最讓你年邁的父母操心的事情當中, 你的婚姻算是重中之重。

你說你覺得自己現在過得很好,

自由自在, 無拘無束——沒用, 你爸媽覺得沒有另一半算什麼生活;

你說你現在的事業蒸蒸日上, 你還有更遠大的理想要去實現——沒用, 你爸媽覺得一個人的生活終究不是個事兒;

你說你自己可以養活自己, 讓自己晉升為一枚單身貴族——沒用, 你爸媽覺得你就是應該結婚……

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 一旦你在春節假期踏入家門, 爸媽們就會不遺餘力地教導你“結婚有多重要”, 甚至還會馬不停蹄地為你安排一場接一場的相親。

2

有一種關愛, 是長輩為你操碎了心

當然, 春節回家, 迫切問候你的, 可不僅僅是你爸媽, 還有同樣許久沒見、和你聯繫的頻次比你爸媽少很多的七大姑、八大姨、親叔叔親大爺們。 不管是他們來看你, 還是你去看望他們, 總之你們總有相遇的機會。

我有個親姐姐,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 她就已經讀大學了。 上世紀90年代, 我們當地的大學生較少, 姐姐又是我們本家的老大, 所以讀大學的姐姐在整個大家庭中頗受關注。

從她讀本、讀碩, 到後來工作, 我都親眼見證了很多親戚、長輩在她春節回家時對她細緻入微的關心:

(大學未畢業)畢業了還是回老家, 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愁吃喝?

(大學已畢業)女孩子家, 讀個本科就差不多了, 讀什麼研究生?

(碩士將畢業)碩士畢業了, 打算在哪裡工作呀?

(剛參加工作)在北京肯定掙得多吧, 一個月能掙多少?

(工作已數年)結婚這麼多年了, 咋還不要小孩?

這些眼裡滿是慈愛的親戚、長輩, 竭盡所能地展現著他們對你這個漂泊在外的遊子的關愛。 他們用一種與你不太相同的思維認知, 熱心地給出他們的經驗和見解, 因為他們是你的姑姑、你的姨媽、你的叔叔、你的大爺, 在他們看來, 關心你天經地義。

3

有一種開銷, 是人情讓你無法收手

已經成年的你, 在親戚、長輩眼中有前途的你, 好不容易回一次老家, 看到已會牙牙學語的某侄兒、已習得一手好毛筆字的某外甥、已長得亭亭玉立的某表妹……大過年的, 你不給他們塞個紅包或者準備一些其他禮物, 真的合適嗎?尤其是當他們滿臉溫柔地望著你, 再給你拜個年的時候。

當然,除了給晚輩、同輩的紅包或者禮物,那些從小看著你長大,給過你溫暖懷抱、給過你人生指點的長輩,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告訴他們你已長大成人,你已可以撐起一片天。

紅包或者禮品,已然成為春節期間除了交通費、年貨費之外,歸鄉人的又一重大開支。

記得我在某則新聞裡讀到過一個關於“春節恐歸族”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將自己的春節預算帳單上傳到網上,得到美國《國際商業時報》這樣的評論:他的帳單展示出,春節如何讓中國年輕人的花銷變得失控。

我的一位同事也提到,過年回家,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各位親戚長輩準備紅包或者禮物,也要給侄兒、外甥等晚輩準備紅包或者禮物。他說他去年花了一萬元做這些事情,“而且過年回家的這些花銷,會隨著你年齡的增長而持續增長。”

在中國式關係鏈條裡,“人情大似債”,春節準備紅包或者禮物是維繫感情必不可少的東西。

4

有一種生活,是你說了算

還記得小時候過年,等著穿新衣、等著貼春聯、等著放鞭炮、等著收五塊的壓歲錢,那時候的春節簡單純粹而且幸福快樂。有人說,小時候過年是節,長大了過年是劫。

害怕過年回家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沒畢業的害怕被問工作計畫、單身的害怕被問脫單計畫;結婚的害怕被問生小孩計畫;工作了的還害怕被問年薪多少,再加上難以掌控的各種花銷……

過個年,真累!

但是,你別忘了,你的生活你做主。有一種生活,叫做“你說了算”。

其實父母和親戚過問婚姻也好,工作也罷,也是件好事,有人關心總比沒人關心要好。與其煩惱不已,不如尋找一些對策。你要知道,改變別人是很難的,也就是說堵住別人的嘴是很難的,但改變自己是可以努力的,至少你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比如:

卸下自己的敵對情緒,敞開心扉和他們交流,告訴爸媽和親戚,他們曾經經歷的年代和現在所處的環境與你現在所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如果爭執不下,那就一笑而過,把最真摯的愛給他們,自己繼續堅持自己的生活;

面對涉及到個人隱私的問題,你可以選擇避而不答,或者說個大概,透露自己的不便。如果他們有怨言,那就笑而不語,盡力去理解和包容他們;

對於包紅包和送禮物這件事,本來就是圖個喜慶,我覺得應該量力而行,心意到了即可,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掏空了自己的口袋。

畢竟,你和他們親密相處的時間只有那麼幾天,甚至只有那麼幾個小時。等你回歸陌生人社會,你依然是你,沒人關心你吃速食麵還是吃麥當勞、你什麼時候結婚、你說年薪十幾萬是不是多說了一個零……

生活,終究是自己說了算,要敢於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既然是自己選擇的,自己喜歡的,那有什麼好怕的?在他們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即可。

更何況,父母在慢慢變老,我們能陪伴他們的時間也過一天少一天。所以,春節能回家就回家吧,陪父母過個團圓年。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只留下遺憾和歎息。

春節的“搶票”大戰還在繼續,搶完返程票,還得搶回程票,真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我想這條路是值得的,但願回家給你帶來的是更多的喜悅、溫馨和力量。

再給你拜個年的時候。

當然,除了給晚輩、同輩的紅包或者禮物,那些從小看著你長大,給過你溫暖懷抱、給過你人生指點的長輩,是不是也得表示表示,告訴他們你已長大成人,你已可以撐起一片天。

紅包或者禮品,已然成為春節期間除了交通費、年貨費之外,歸鄉人的又一重大開支。

記得我在某則新聞裡讀到過一個關於“春節恐歸族”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將自己的春節預算帳單上傳到網上,得到美國《國際商業時報》這樣的評論:他的帳單展示出,春節如何讓中國年輕人的花銷變得失控。

我的一位同事也提到,過年回家,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各位親戚長輩準備紅包或者禮物,也要給侄兒、外甥等晚輩準備紅包或者禮物。他說他去年花了一萬元做這些事情,“而且過年回家的這些花銷,會隨著你年齡的增長而持續增長。”

在中國式關係鏈條裡,“人情大似債”,春節準備紅包或者禮物是維繫感情必不可少的東西。

4

有一種生活,是你說了算

還記得小時候過年,等著穿新衣、等著貼春聯、等著放鞭炮、等著收五塊的壓歲錢,那時候的春節簡單純粹而且幸福快樂。有人說,小時候過年是節,長大了過年是劫。

害怕過年回家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沒畢業的害怕被問工作計畫、單身的害怕被問脫單計畫;結婚的害怕被問生小孩計畫;工作了的還害怕被問年薪多少,再加上難以掌控的各種花銷……

過個年,真累!

但是,你別忘了,你的生活你做主。有一種生活,叫做“你說了算”。

其實父母和親戚過問婚姻也好,工作也罷,也是件好事,有人關心總比沒人關心要好。與其煩惱不已,不如尋找一些對策。你要知道,改變別人是很難的,也就是說堵住別人的嘴是很難的,但改變自己是可以努力的,至少你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比如:

卸下自己的敵對情緒,敞開心扉和他們交流,告訴爸媽和親戚,他們曾經經歷的年代和現在所處的環境與你現在所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如果爭執不下,那就一笑而過,把最真摯的愛給他們,自己繼續堅持自己的生活;

面對涉及到個人隱私的問題,你可以選擇避而不答,或者說個大概,透露自己的不便。如果他們有怨言,那就笑而不語,盡力去理解和包容他們;

對於包紅包和送禮物這件事,本來就是圖個喜慶,我覺得應該量力而行,心意到了即可,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掏空了自己的口袋。

畢竟,你和他們親密相處的時間只有那麼幾天,甚至只有那麼幾個小時。等你回歸陌生人社會,你依然是你,沒人關心你吃速食麵還是吃麥當勞、你什麼時候結婚、你說年薪十幾萬是不是多說了一個零……

生活,終究是自己說了算,要敢於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既然是自己選擇的,自己喜歡的,那有什麼好怕的?在他們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即可。

更何況,父母在慢慢變老,我們能陪伴他們的時間也過一天少一天。所以,春節能回家就回家吧,陪父母過個團圓年。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只留下遺憾和歎息。

春節的“搶票”大戰還在繼續,搶完返程票,還得搶回程票,真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我想這條路是值得的,但願回家給你帶來的是更多的喜悅、溫馨和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