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京報2017年度新聞報導獎揭曉

編輯| 措大 實習生:陌上 葉千 栗子

攝影 | 彭子洋 朱駿

今天下午, 新京報2017年度新聞報導獎頒獎典禮在北京幸福大街紅劇場舉行。

新京報2017年度新聞報導獎共設21個獎項, 收到413件申報作品, 歷時近1個月, 經過報社評委會和外部專家的多輪評選, 在90件入圍作品中, 產生了1個年度新聞大獎, 17個金獎, 另外, 解釋性新聞報導獎、人物報導獎、製圖整理了此次年度新聞報導獎的完整名單和頒獎現場情況, 一起看看吧。

評論編輯金獎

頒獎辭

在充滿複雜矛盾的尖銳衝突面前, 不僅為公眾提供真實資訊和專業知識, 更為不同觀點提供碰撞的平臺, 媒體推進公共協商機制建設的現代文明意識彰顯, 並由此伸張理性立場與主張, 實現了“民意對法治的助推”。

入圍作品

劉士余主席, 我想和你談一談系列評論

編輯:蓋天天

關注十九大系列評論

編輯:佘宗明、曾煒、孟然、王磊、王言虎、李冰冰

原諒麼寧?若犯錯無反思, 則寬容無意義

編輯: 王磊、曾煒

“氣不夠用”也不能讓民眾寒冬受凍

編輯: 陳媛媛

評論寫作金獎

頒獎辭

這篇文章寫出了新聞從業者的同感和痛感, 以“記者都去哪兒了”切題, 直面記者缺席則真相缺位元的社會痛點,

再次強調了這個職業不可替代的價值, 為新聞專業主義鼓與呼。 重申新聞行業的尊嚴, 唯有不辜負真相, 社會才有希望。

入圍作品

江歌案:殺氣騰騰的咪蒙製造了網路暴力的新高潮

作者:王磊

“執法”中孩子那一摔, 刺痛了大眾的心

作者: 王磊

五問榆林產婦事件:榆林一院什麼責任都沒有嗎?

作者:王言虎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 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作者:張婷

陸紹陽教授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獨家新聞報導金獎

頒獎辭

幾張有意誤導的圖片, 讓輿論的口水吐向無辜者。 一段非常不易得到的視頻,

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眾口喧嘩、真假難辨的時代, 它是新聞專業主義突破與技術相擁的典範之作, 有視頻才有真相的時代正在到來。

入圍作品

三江源“傷口”未愈, 盜採礦點待修復

記者:劉旻、陳傑、陳薇

馬雲首度回應:我見趙薇加起來不到十次, 為什麼有人總把我們放在一起

記者:劉素宏、陳維城、朱星星、金彧、蘇曼麗、李蕾

濮陽重點高中培優班的寢室血案

記者:陳薇、王婧禕

衡水中學、衡水一中涉違規辦學系列報導

記者:王煜、李明、林野、程磊、 李驍晉、王言虎、 王磊、佘宗明

解釋性新聞報導金獎

空缺

入圍作品

王者榮耀防沉迷系統上線首日遭破解、王者榮耀:難以中斷的低齡化“戰局”

記者:覃澈、江波、王飛翔、陳奕凱、遊天燚、湯暘、徐超、蓋天天

拯救江豚系列報導

記者:信娜、郭紅梅、魏佳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專題報導

記者:鄧琦、吳為、郭紅梅、劉國良、陳思

莎普愛思滴眼液療效之爭

記者:李興麗、胡傑

突發新聞報導金獎

頒獎辭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吹響了奔赴現場的集結號。當機會來臨,冷峻的現場、嚴厲的問責、人性的情懷,整個系列報導,交織著一座城池複雜的矛盾與個體的命運遭際,它不僅展現了事實,更發人深省,拷問良知。

入圍作品

天津高層大火系列報導

記者:馬駿、常卓瑾、趙凱迪、王煜、曾金秋、張太淩、吳

榮奎、靳晴、杜海濤、張琳、胡驍南、馮丹、陳哲、顧開貴、劉暢、肖文倩、高敏

攜程親子園涉虐童事件系列報導

記者:王煜、李明、任嬌、朱玥怡、趙凱迪、潘佳錕、曾金秋、林野、李驍晉、羅亦丹、覃澈、陳莉、李薇佳

大巴撞秦嶺一號隧道口致36死13傷

記者:王煜、趙凱迪、杜海濤、吳榮奎、張太淩、李驍晉、林斐然、侯雪琪、張建斌、逯仲勝、常卓瑾、李婷婷

陳昌鳳教授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人物報導金獎

空缺

入圍作品

做完這篇高曉松專訪,我們都哭了

記者:劉瑋、田偲妮、何建為、吳冬妮、佟娜、吳奇函

遺體無人認領

記者:羅婷、胡傑

爭奪李春平:一個患阿爾茨海默症的富豪和他的漩渦

記者:羅婷、李天宇

趙薇和她背後的隱秘富豪

記者:朱星星、張泉薇、李薇佳、覃澈

機關大院裡的嘻哈歌手

記者:張維、蘇曉明、彭子洋

深度調查報導金獎

頒獎辭

一名15歲少年之死,拷問整個社會救助體系。記者追蹤月余,銳意突破,悄悄拍下死亡名單,潛入殯儀館驗屍查證,逐一坐實撫養中心49天死亡20人的駭人真相。前後四篇報導,全鏈條還原地方救助體系失守的關鍵環節,層層推進,一氣呵成,最終推動全國範圍內救助站外托養中心的整改,堪稱又一個“孫志剛案報導”。

入圍作品

靜海傳銷系列報導

記者:趙吉翔、劉經宇、尹亞飛、林斐然、李明、趙朋樂、趙蕾、趙凱迪、盧通、秦宇傑、李驍晉、湯暘、張太淩、林野、程磊、李戈戈、賈希希、嚴淩東、於丹丹、余恒、宋晶、張冬槐、張琪、王方、王清以、趙凱迪、孫旗、杜海濤、湯文昕

蘭州一山溝再現有毒危廢、危廢旁的小鎮

記者:劉旻、陳傑、滑璿、王子誠

三涉黃俱樂部背後的關係網

記者:付珊、陳薇、劉子珩

“五假副部”盧恩光政商沉浮錄

記者:賈世煜、陳薇

生活服務報導金獎

頒獎辭

一個盤踞了十餘年的造假窩點,佈滿360度無死角監控攝像頭,記者歷時兩個多月,喬裝進出,艱難臥底,冒著巨大的風險,採集一個又一個事實,串起天津獨流鎮制售假調料十餘年的證據鏈,揭開當地監管放任的黑幕。報導事實確鑿,邏輯嚴密,引發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批示,掀起一場從國家到地方的食品安全整治風暴,惠及千萬民生,彰顯媒體價值。

入圍作品

個人資訊洩露系列調查報導

記者:覃澈、羅亦丹、陳鵬、李薇佳

記者“臥底”洋碼頭當買手 “假貨測試”突圍層層監管

記者:覃澈、徐超

北京最後一家“金錢豹”已停業!供應商上門討債稱其拖欠2000萬元

記者:張曉榮、夏丹、郭鐵

新京報副總編王悅、編委塗重航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新聞版面編輯金獎

頒獎辭

命題作文,主旋律報導,如何在同題競爭中取得碾壓式勝利?這組新聞版面的編輯可謂“挖空心思”:文字流暢、製圖精美,標題與主題高度契合,又淺白精巧。帶著我們靜下心來,聆聽城市厚重的回音,也感受它在新時代的脈動。每一個細節,都給讀者帶來閱讀美感和獨特體驗。

入圍作品

這8個霧霾傳言 你信了哪個?

編輯:湯暘、張太淩

《如懿傳》裡的女人比《甄嬛傳》更狠

編輯:吳冬妮、甘丹、倪萍

艾瑪•斯通奪小金人,大資料說了算

編輯:何建為、顧樂曉

副刊版面編輯金獎

頒獎辭

這一專題封面曾在朋友圈刷屏。其視覺上的創意與地域情懷,勾起了大眾對“東方之珠”的特殊情愫。從20年來北上代表導演採訪切入,展現香港回歸後與內地政治經濟文化深入融合、同舟共濟的大時代風貌。

入圍作品

殘疾人看電影有多難?北京多數影院“有障礙”

編輯:周慧曉婉、許喬洋、倪萍、陳冬

爛片解剖室

編輯:許喬洋、周慧曉婉、顧樂曉、安瑩、李桐

多面梭羅:尋找一個人的烏托邦

編輯:徐偉、李佳鈺、李妍

新媒體編輯金獎

頒獎辭

好的資料新聞一定是“化繁為簡”:面對紛繁複雜的資料資訊,獨具慧眼,梳理整理,最後以最簡明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216場發佈會,1755個提問,人工梳理關鍵字,篩選分類,提煉有效資訊,使用代碼嵌入……浩大的工作量最後凝聚成一張互動式網頁,滑鼠輕點之間讀懂大國外交背後的“玄機”。與國際一流媒體比肩,入圍“2017GEN資料新聞獎”。

入圍作品

寒門難出貴子VS中產鄙視鏈:在今天,教育怎麼了?

編輯:張暢、羅東

關於兒童性侵事件,我們知道得太少

編輯:羅東

切膚之痛!震後的九寨溝景區讓人看哭了

編輯:張雙翼、李媛、劉晶

政事兒:十九大系列報導

編輯:馬俊茂、許騰飛、何強

新京報副總編王愛軍、編委李程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突發新聞攝影金獎

頒獎辭

記者連夜跨越七八公里山路進入垮塌核心區,航拍事故現場,用深厚的審美底蘊,記錄下形式感極強的救援全景。靜態的圖像訴說著自然災害造成的生命悲劇,冰冷的氛圍令人哀歎。

入圍作品

被打翻“顏料盒”的九寨溝

記者:吳江、王飛

大興安嶺火災的最後攻堅

記者: 陳傑、李冬、張太淩

特寫攝影金獎

頒獎辭

記者採用紀實攝影與肖像攝影相結合的方式,用古典油畫式的構圖,直視癌症患兒瘦弱的身體及其生活環境,畫面極具視覺震撼力,描繪出苦難中的溫情,絕望中的希望。

入圍作品

“超級中學”萬人送考

記者:王飛

麥田裡的江湖浪客

記者:彭子洋

霧霾下的河北“鋼城”

記者:王子誠、吳江

他們的童年,在雜技班裡“野蠻生長”

記者:尹亞飛

版式設計金獎

頒獎辭

整個專題設計風格前衛統一又富有變化,文字、圖片、資料圖表、標題組合節奏明快,細節考究。在有限的平面空間裡,採編美編合作無間,完成了多元敘事的無限可能。

入圍作品

10全十美納達爾

版式設計:郭屹、王春秋、孫海光

兩次橫掃格萊美 Adele成史上第一人

版式設計:顧樂曉、何建為

製圖(插圖、漫畫)金獎

比特幣究竟是不是一場騙局

製圖:許英劍、蓋天天、宓迪

2017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刊

製圖:許英劍、魏佳、陳冬、高俊夫、郭屹

中國人民大學建校八十周年紀念特刊

製圖:高俊夫

新京報傳媒執行總裁張學冬、新京報編委金秋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視頻直播獎

頒獎辭

老兵回家,用了半個世紀。歷史的滄桑和人情的冷暖就這樣在持續而多方位的畫面中,不由分說地撞擊你的心田。直播的魅力,由此盡顯。

入圍作品

《直播:陸空雙線直擊毛坦廠萬人送考》等系列直播

記者:李婷婷、王飛、王俊潮、劉晶

兩會直播節目《我們來了》

記者:視頻報導部、時政新聞部、全媒體編輯部、版式設計部

短視頻拍攝製作獎

頒獎辭

火災發生,煙霧未散之時,根據碎片化的資訊,立體地摹畫出事發經過和現場情況,竟和後來查看的真實現場相差無幾。媒體社交化轉型之際,帶人“抵達”無法抵達的新聞現場,體現專業功底與創新能力。

入圍作品

李文星傳銷案獨家系列視頻報導

主創:林斐然、王清以、杜海濤、趙凱迪、孫旗、湯文昕

宣判在即!3分鐘看江歌案6天庭審:8次交鋒或揭真相

主創:黃耕、陳周洲、敫尚鋒、孫宇婷、張美樂、王夢涵、張冬槐、嚴淩東、史祥廷

三裡屯街拍暗訪視頻系列報導

主創:吳明敏、林斐然、左燕燕、鐘茵妍

“豫章書院事件”系列視頻報導

主創:許研敏、徐天鶴、李相蓉、孫旗、陳哲

新媒體創新金獎

“我家門前”——360度全景看和諧宜居新北京系列新媒體報導

主創:時政新聞部、全媒體編輯部、攝影圖片部、視頻報導部、版式設計部

一帶一路極簡史系列

主創:全媒體編輯部、版式設計部、動新聞

書評週刊•有時讀書會

主創:文化副刊部

數說北京之秋:北京的秋天,可是天堂的模樣

主創:陳璐、許驍、張煥玲

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封面二維碼動畫

主創:祝炳琨、周健、徐靜文、石宇飛、溫浩亮

最具影響力新媒體金獎

頒獎辭

搶佔新媒體發展的風口,一年時間,以大量影響巨大的作品,創下單網40多億的流量。作為中國新聞視頻行業的引領者,也成為新京報新媒體發展的又一個標誌性產品。

入圍作品

新京報書評週刊微信公號

主創:文化副刊部

政事兒

主創:馬俊茂、王姝、許騰飛、何強

動新聞

主創:動新聞

新京報編委閭宏、於德清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年度品牌活動金獎

頒獎辭

世界眼光,家國情懷,矚目未來的前瞻,腳踏實地的精神。行銷策劃也可以看到媒體的專業境界,小切口、大主題、高品質,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入圍作品

地產“新賽道”——2017年標杆地產評選

主創:房產新聞部

尋找中國創客第三季

主創:創客報導部

年度策劃報導金獎

頒獎辭

二十一個人的高考故事,呈現了紛繁多姿的個體景觀,但背後傳遞出的是同一個聲音:改變命運需要知識,國家發展需要公平。高考四十年專題,重現了讓社會進步的那一束光,讓我們看清了來路,以便去向一個更美好的去處。

入圍作品

重返電視劇黃金時代

主創:文娛新聞部、攝影圖片部、版式設計部

人大特刊系列報導

主創:教育新聞部、深度報導部、時政新聞部、版式設計部、評論部、攝影圖片部

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刊

主創:時政報導部、經濟新聞部、創客報導部、攝影圖片部、版式設計部、視頻報導部、深度報導部、社會報導部

摩托車大軍返鄉之90後小夫妻千里騎行

主創:視頻報導部、攝影圖片部、版式設計部、全媒體編輯部

新京報副總編王悅、編委蘇曼麗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年度新聞報導大獎

新京報社長宋甘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陸紹陽為年度大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外部專家評委名單

范以錦

廣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原主席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徐泓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原常務副院長

高鋼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陳昌鳳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

陸紹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院長

吳飛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

展江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

劉昶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兼新聞學院院長

陳彤

鳳凰網以及一點資訊聯合總裁

白岩松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評論員

近期好文薦讀:

這家報紙是如何揭開“美國體育界最大醜聞”的

這些電影讓我重新理解新聞

投稿、合作郵箱:cmyj2015@126.com

拯救江豚系列報導

記者:信娜、郭紅梅、魏佳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專題報導

記者:鄧琦、吳為、郭紅梅、劉國良、陳思

莎普愛思滴眼液療效之爭

記者:李興麗、胡傑

突發新聞報導金獎

頒獎辭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吹響了奔赴現場的集結號。當機會來臨,冷峻的現場、嚴厲的問責、人性的情懷,整個系列報導,交織著一座城池複雜的矛盾與個體的命運遭際,它不僅展現了事實,更發人深省,拷問良知。

入圍作品

天津高層大火系列報導

記者:馬駿、常卓瑾、趙凱迪、王煜、曾金秋、張太淩、吳

榮奎、靳晴、杜海濤、張琳、胡驍南、馮丹、陳哲、顧開貴、劉暢、肖文倩、高敏

攜程親子園涉虐童事件系列報導

記者:王煜、李明、任嬌、朱玥怡、趙凱迪、潘佳錕、曾金秋、林野、李驍晉、羅亦丹、覃澈、陳莉、李薇佳

大巴撞秦嶺一號隧道口致36死13傷

記者:王煜、趙凱迪、杜海濤、吳榮奎、張太淩、李驍晉、林斐然、侯雪琪、張建斌、逯仲勝、常卓瑾、李婷婷

陳昌鳳教授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人物報導金獎

空缺

入圍作品

做完這篇高曉松專訪,我們都哭了

記者:劉瑋、田偲妮、何建為、吳冬妮、佟娜、吳奇函

遺體無人認領

記者:羅婷、胡傑

爭奪李春平:一個患阿爾茨海默症的富豪和他的漩渦

記者:羅婷、李天宇

趙薇和她背後的隱秘富豪

記者:朱星星、張泉薇、李薇佳、覃澈

機關大院裡的嘻哈歌手

記者:張維、蘇曉明、彭子洋

深度調查報導金獎

頒獎辭

一名15歲少年之死,拷問整個社會救助體系。記者追蹤月余,銳意突破,悄悄拍下死亡名單,潛入殯儀館驗屍查證,逐一坐實撫養中心49天死亡20人的駭人真相。前後四篇報導,全鏈條還原地方救助體系失守的關鍵環節,層層推進,一氣呵成,最終推動全國範圍內救助站外托養中心的整改,堪稱又一個“孫志剛案報導”。

入圍作品

靜海傳銷系列報導

記者:趙吉翔、劉經宇、尹亞飛、林斐然、李明、趙朋樂、趙蕾、趙凱迪、盧通、秦宇傑、李驍晉、湯暘、張太淩、林野、程磊、李戈戈、賈希希、嚴淩東、於丹丹、余恒、宋晶、張冬槐、張琪、王方、王清以、趙凱迪、孫旗、杜海濤、湯文昕

蘭州一山溝再現有毒危廢、危廢旁的小鎮

記者:劉旻、陳傑、滑璿、王子誠

三涉黃俱樂部背後的關係網

記者:付珊、陳薇、劉子珩

“五假副部”盧恩光政商沉浮錄

記者:賈世煜、陳薇

生活服務報導金獎

頒獎辭

一個盤踞了十餘年的造假窩點,佈滿360度無死角監控攝像頭,記者歷時兩個多月,喬裝進出,艱難臥底,冒著巨大的風險,採集一個又一個事實,串起天津獨流鎮制售假調料十餘年的證據鏈,揭開當地監管放任的黑幕。報導事實確鑿,邏輯嚴密,引發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批示,掀起一場從國家到地方的食品安全整治風暴,惠及千萬民生,彰顯媒體價值。

入圍作品

個人資訊洩露系列調查報導

記者:覃澈、羅亦丹、陳鵬、李薇佳

記者“臥底”洋碼頭當買手 “假貨測試”突圍層層監管

記者:覃澈、徐超

北京最後一家“金錢豹”已停業!供應商上門討債稱其拖欠2000萬元

記者:張曉榮、夏丹、郭鐵

新京報副總編王悅、編委塗重航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新聞版面編輯金獎

頒獎辭

命題作文,主旋律報導,如何在同題競爭中取得碾壓式勝利?這組新聞版面的編輯可謂“挖空心思”:文字流暢、製圖精美,標題與主題高度契合,又淺白精巧。帶著我們靜下心來,聆聽城市厚重的回音,也感受它在新時代的脈動。每一個細節,都給讀者帶來閱讀美感和獨特體驗。

入圍作品

這8個霧霾傳言 你信了哪個?

編輯:湯暘、張太淩

《如懿傳》裡的女人比《甄嬛傳》更狠

編輯:吳冬妮、甘丹、倪萍

艾瑪•斯通奪小金人,大資料說了算

編輯:何建為、顧樂曉

副刊版面編輯金獎

頒獎辭

這一專題封面曾在朋友圈刷屏。其視覺上的創意與地域情懷,勾起了大眾對“東方之珠”的特殊情愫。從20年來北上代表導演採訪切入,展現香港回歸後與內地政治經濟文化深入融合、同舟共濟的大時代風貌。

入圍作品

殘疾人看電影有多難?北京多數影院“有障礙”

編輯:周慧曉婉、許喬洋、倪萍、陳冬

爛片解剖室

編輯:許喬洋、周慧曉婉、顧樂曉、安瑩、李桐

多面梭羅:尋找一個人的烏托邦

編輯:徐偉、李佳鈺、李妍

新媒體編輯金獎

頒獎辭

好的資料新聞一定是“化繁為簡”:面對紛繁複雜的資料資訊,獨具慧眼,梳理整理,最後以最簡明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216場發佈會,1755個提問,人工梳理關鍵字,篩選分類,提煉有效資訊,使用代碼嵌入……浩大的工作量最後凝聚成一張互動式網頁,滑鼠輕點之間讀懂大國外交背後的“玄機”。與國際一流媒體比肩,入圍“2017GEN資料新聞獎”。

入圍作品

寒門難出貴子VS中產鄙視鏈:在今天,教育怎麼了?

編輯:張暢、羅東

關於兒童性侵事件,我們知道得太少

編輯:羅東

切膚之痛!震後的九寨溝景區讓人看哭了

編輯:張雙翼、李媛、劉晶

政事兒:十九大系列報導

編輯:馬俊茂、許騰飛、何強

新京報副總編王愛軍、編委李程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突發新聞攝影金獎

頒獎辭

記者連夜跨越七八公里山路進入垮塌核心區,航拍事故現場,用深厚的審美底蘊,記錄下形式感極強的救援全景。靜態的圖像訴說著自然災害造成的生命悲劇,冰冷的氛圍令人哀歎。

入圍作品

被打翻“顏料盒”的九寨溝

記者:吳江、王飛

大興安嶺火災的最後攻堅

記者: 陳傑、李冬、張太淩

特寫攝影金獎

頒獎辭

記者採用紀實攝影與肖像攝影相結合的方式,用古典油畫式的構圖,直視癌症患兒瘦弱的身體及其生活環境,畫面極具視覺震撼力,描繪出苦難中的溫情,絕望中的希望。

入圍作品

“超級中學”萬人送考

記者:王飛

麥田裡的江湖浪客

記者:彭子洋

霧霾下的河北“鋼城”

記者:王子誠、吳江

他們的童年,在雜技班裡“野蠻生長”

記者:尹亞飛

版式設計金獎

頒獎辭

整個專題設計風格前衛統一又富有變化,文字、圖片、資料圖表、標題組合節奏明快,細節考究。在有限的平面空間裡,採編美編合作無間,完成了多元敘事的無限可能。

入圍作品

10全十美納達爾

版式設計:郭屹、王春秋、孫海光

兩次橫掃格萊美 Adele成史上第一人

版式設計:顧樂曉、何建為

製圖(插圖、漫畫)金獎

比特幣究竟是不是一場騙局

製圖:許英劍、蓋天天、宓迪

2017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刊

製圖:許英劍、魏佳、陳冬、高俊夫、郭屹

中國人民大學建校八十周年紀念特刊

製圖:高俊夫

新京報傳媒執行總裁張學冬、新京報編委金秋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視頻直播獎

頒獎辭

老兵回家,用了半個世紀。歷史的滄桑和人情的冷暖就這樣在持續而多方位的畫面中,不由分說地撞擊你的心田。直播的魅力,由此盡顯。

入圍作品

《直播:陸空雙線直擊毛坦廠萬人送考》等系列直播

記者:李婷婷、王飛、王俊潮、劉晶

兩會直播節目《我們來了》

記者:視頻報導部、時政新聞部、全媒體編輯部、版式設計部

短視頻拍攝製作獎

頒獎辭

火災發生,煙霧未散之時,根據碎片化的資訊,立體地摹畫出事發經過和現場情況,竟和後來查看的真實現場相差無幾。媒體社交化轉型之際,帶人“抵達”無法抵達的新聞現場,體現專業功底與創新能力。

入圍作品

李文星傳銷案獨家系列視頻報導

主創:林斐然、王清以、杜海濤、趙凱迪、孫旗、湯文昕

宣判在即!3分鐘看江歌案6天庭審:8次交鋒或揭真相

主創:黃耕、陳周洲、敫尚鋒、孫宇婷、張美樂、王夢涵、張冬槐、嚴淩東、史祥廷

三裡屯街拍暗訪視頻系列報導

主創:吳明敏、林斐然、左燕燕、鐘茵妍

“豫章書院事件”系列視頻報導

主創:許研敏、徐天鶴、李相蓉、孫旗、陳哲

新媒體創新金獎

“我家門前”——360度全景看和諧宜居新北京系列新媒體報導

主創:時政新聞部、全媒體編輯部、攝影圖片部、視頻報導部、版式設計部

一帶一路極簡史系列

主創:全媒體編輯部、版式設計部、動新聞

書評週刊•有時讀書會

主創:文化副刊部

數說北京之秋:北京的秋天,可是天堂的模樣

主創:陳璐、許驍、張煥玲

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封面二維碼動畫

主創:祝炳琨、周健、徐靜文、石宇飛、溫浩亮

最具影響力新媒體金獎

頒獎辭

搶佔新媒體發展的風口,一年時間,以大量影響巨大的作品,創下單網40多億的流量。作為中國新聞視頻行業的引領者,也成為新京報新媒體發展的又一個標誌性產品。

入圍作品

新京報書評週刊微信公號

主創:文化副刊部

政事兒

主創:馬俊茂、王姝、許騰飛、何強

動新聞

主創:動新聞

新京報編委閭宏、於德清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年度品牌活動金獎

頒獎辭

世界眼光,家國情懷,矚目未來的前瞻,腳踏實地的精神。行銷策劃也可以看到媒體的專業境界,小切口、大主題、高品質,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入圍作品

地產“新賽道”——2017年標杆地產評選

主創:房產新聞部

尋找中國創客第三季

主創:創客報導部

年度策劃報導金獎

頒獎辭

二十一個人的高考故事,呈現了紛繁多姿的個體景觀,但背後傳遞出的是同一個聲音:改變命運需要知識,國家發展需要公平。高考四十年專題,重現了讓社會進步的那一束光,讓我們看清了來路,以便去向一個更美好的去處。

入圍作品

重返電視劇黃金時代

主創:文娛新聞部、攝影圖片部、版式設計部

人大特刊系列報導

主創:教育新聞部、深度報導部、時政新聞部、版式設計部、評論部、攝影圖片部

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刊

主創:時政報導部、經濟新聞部、創客報導部、攝影圖片部、版式設計部、視頻報導部、深度報導部、社會報導部

摩托車大軍返鄉之90後小夫妻千里騎行

主創:視頻報導部、攝影圖片部、版式設計部、全媒體編輯部

新京報副總編王悅、編委蘇曼麗為金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年度新聞報導大獎

新京報社長宋甘澍、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陸紹陽為年度大獎獲獎者代表頒獎

外部專家評委名單

范以錦

廣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原主席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徐泓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原常務副院長

高鋼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陳昌鳳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

陸紹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院長

吳飛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

展江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

劉昶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兼新聞學院院長

陳彤

鳳凰網以及一點資訊聯合總裁

白岩松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評論員

近期好文薦讀:

這家報紙是如何揭開“美國體育界最大醜聞”的

這些電影讓我重新理解新聞

投稿、合作郵箱:cmyj2015@126.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