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給霧霾做透視、給分子拍電影,多項“黑科技”正密集推進

長江日報2月2日訊1月2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方案》,會議強調,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要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以全球視野謀劃科技開放合作,聚焦國際科技界普遍關注、對人類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影響深遠的研究領域,集聚國內外優秀科技力量,量力而行、分步推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科研成果,提升我國戰略前沿領域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長江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開年以來,多地大科學“重器”已經開始密集謀劃。 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緻密天體觀測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張雙南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大科學”是國際科技界提出的新概念。 其特點主要表現為:投資強度大、多學科交叉、需昂貴且複雜的實驗設備、研究目標宏大、研究隊伍龐大。 大科學裝置是指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來完成,建成後通過長期穩定運行和持續科學技術活動,實現重要科學技術目標的大型設施。

能給分子拍電影

亮點:硬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裝置

落戶城市:上海

依託單位:張江國家科學中心

意義:硬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可將微觀世界的研究能力,從拍“分子照片”提升到拍“分子電影”的水準。 它可以高效率地獲得各種材料在原子水準的高清晰度顯微圖像;可探測物質飛秒甚至阿秒級的超快速運動。

1月29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記者招待會發佈消息稱,今年上海將開工建設硬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裝置等一批重大專案,打造世界一流的光子大科學設施群。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我國未來科技創新的新高地,也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內容。 據悉,該中心正在規劃建設光子科學與技術的一批重大專案,其中硬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裝置專案已經國務院批准,單體總投資將超過90億元人民幣。

已經開工建設的項目如上海光源二期、超強超短鐳射、軟X射線自由激光電子裝置、活細胞成像平臺等也將在今年加快建設。 據介紹,這些項目建成以後,上海有望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光子大科學設施群。

給霧霾做透視

亮點: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

落戶城市:合肥

依託單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意義: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可説明認識地球大氣物理化學過程與固、液態氣溶膠相互作用。 它是研究大氣污染的生態環境、健康和氣候效應,發展區域性災害天氣和突發性環境事件預測預報方法的基礎。

1月24日,中國科學院舉行新聞發佈會,作為國家正式批復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大科學裝置為核心層建設內容,聚焦資訊、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

除現有三大科學裝置(合肥同步輻射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之外,合肥科學中心還在謀劃建設四個新的大科學裝置,以期形成大科學裝置集群。 1月3日,國家發改委宣佈,“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在合肥集中建設,這是合肥科學中心首個落地的國家大科學裝置專案。 該設施主要為下一代聚變堆的超導磁體和偏濾器系統提供研究和環境。 “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預研項目為功能材料、能源與環境、物質/生命及交叉等前沿領域研究及產業發展提供支援。

預測未來氣候

亮點:地球系統數值類比裝置

落戶城市:北京

依託單位:懷柔科學城

意義:大氣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構成了地球系統,物質和能量就是在各圈層中迴圈。 地球系統數值類比裝置將大幅提高我國地球系統類比的整體能力和重大自然災害預測預警、氣候變化預估的研究水準。

1月8日,北京市懷柔區兩會上傳來消息,繼去年陸續開工首個大科學裝置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以及五項交叉研究平臺後,2018年懷柔科學城預計年內全部開工建設4項大科學裝置及14項交叉研究平臺“專案群”。 其中包含改遷密雲的地球系統數值類比裝置,以及新落地的北京光源裝置、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子午工程二期3個大科學裝置,以及大科學裝置用高功率高可靠速調管研製平臺等14個科教專項平臺項目。

目前,中科院系統已有電子所、網路中心等9個研究所入駐。據介紹,已投入使用的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激波風洞實驗室,模擬最高時速達500公里的高速列車動模型實驗平臺,擁有北京地區規模最大、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的雲計算中心,承擔悟空號、墨子號、慧眼等多顆衛星的地面中控指揮的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

治癌添利器

亮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

落戶城市:蘭州

依託單位:蘭州中科院近物所

意義: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將用於重離子物理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同時也用於重離子束的應用研究,如重離子治癌、輻照育種等。目前重離子一般應用於醫學和宇宙探索,在醫用方面有治癌“利器”之稱,將為治療癌症帶來突破,惠及百姓。

1月29日,中科院近物所傳來消息,“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

HIAF和CiADS項目均由中科院近物所承建,建設地點為廣東省惠州市。HIAF項目將建設一台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具備產生極端遠離穩定線核素的能力,為精確測量遠離穩定線短壽命原子核品質提供國際領先的研究條件。CiADS專案旨在建設全球首個實現高功率耦合運行的兆瓦級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

HIAF和CiADS專案的建設,將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一部分,為我國核科學基礎研究、加速器驅動的先進核能系統及核技術應用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新藥研發週期減半

亮點: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

落戶城市:成都

依託單位:四川大學等

意義:對患癌病人來說,這可能就是命運的改變。建成後,將推動生物治療新藥研發週期從10到12年,縮短到5至8年。專案主要針對腫瘤(癌症)、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研究和開發腫瘤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生物治療技術及臨床轉化應用。

元旦前夕,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項目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開工,標誌該專案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據瞭解,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是我國首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國家“十二五”規劃佈局建設的重點專案之一。該項目充分發揮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臨床優勢、成都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及西南地區區域性的醫療資源優勢,總投資近10億元。項目由四川省和教育部共建、四川大學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建。

去年12月以來,四川省密集與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浙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四川省校合作“朋友圈”快速擴大,已增加到16所知名高校。專案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建設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高度綜合集成、高度開放共用、國際先進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研究設施,可供2500名科學家開展研究工作。

燃氣輪機黑科技

亮點: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

落戶城市:連雲港、上海等

依託單位: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

意義: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建成後,將填補我國大功率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空白,為“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提供基礎支撐。

近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正式宣佈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牽頭單位的擇優評審結果,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勝出。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大科學裝置江蘇分部、市開發區、市發改委共同研究提出了《中科院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可研階段責任分解落實方案》。1月5日,連雲港市政府召集市有關部門進行了工作任務部署,相關負責人就各自承擔的工作任務進行了討論發言,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確保所有前置手續3月底前全部完成,具備4月初上報項目可研報告的條件。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了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議書,同意在江蘇和上海建設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專案。

【編輯:朱佳琪】

目前,中科院系統已有電子所、網路中心等9個研究所入駐。據介紹,已投入使用的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激波風洞實驗室,模擬最高時速達500公里的高速列車動模型實驗平臺,擁有北京地區規模最大、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的雲計算中心,承擔悟空號、墨子號、慧眼等多顆衛星的地面中控指揮的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

治癌添利器

亮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

落戶城市:蘭州

依託單位:蘭州中科院近物所

意義: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將用於重離子物理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同時也用於重離子束的應用研究,如重離子治癌、輻照育種等。目前重離子一般應用於醫學和宇宙探索,在醫用方面有治癌“利器”之稱,將為治療癌症帶來突破,惠及百姓。

1月29日,中科院近物所傳來消息,“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

HIAF和CiADS項目均由中科院近物所承建,建設地點為廣東省惠州市。HIAF項目將建設一台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具備產生極端遠離穩定線核素的能力,為精確測量遠離穩定線短壽命原子核品質提供國際領先的研究條件。CiADS專案旨在建設全球首個實現高功率耦合運行的兆瓦級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

HIAF和CiADS專案的建設,將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一部分,為我國核科學基礎研究、加速器驅動的先進核能系統及核技術應用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新藥研發週期減半

亮點: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

落戶城市:成都

依託單位:四川大學等

意義:對患癌病人來說,這可能就是命運的改變。建成後,將推動生物治療新藥研發週期從10到12年,縮短到5至8年。專案主要針對腫瘤(癌症)、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研究和開發腫瘤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生物治療技術及臨床轉化應用。

元旦前夕,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項目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開工,標誌該專案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據瞭解,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是我國首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國家“十二五”規劃佈局建設的重點專案之一。該項目充分發揮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臨床優勢、成都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及西南地區區域性的醫療資源優勢,總投資近10億元。項目由四川省和教育部共建、四川大學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承建。

去年12月以來,四川省密集與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浙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四川省校合作“朋友圈”快速擴大,已增加到16所知名高校。專案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建設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高度綜合集成、高度開放共用、國際先進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研究設施,可供2500名科學家開展研究工作。

燃氣輪機黑科技

亮點: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

落戶城市:連雲港、上海等

依託單位: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

意義: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建成後,將填補我國大功率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空白,為“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提供基礎支撐。

近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正式宣佈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牽頭單位的擇優評審結果,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勝出。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大科學裝置江蘇分部、市開發區、市發改委共同研究提出了《中科院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可研階段責任分解落實方案》。1月5日,連雲港市政府召集市有關部門進行了工作任務部署,相關負責人就各自承擔的工作任務進行了討論發言,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確保所有前置手續3月底前全部完成,具備4月初上報項目可研報告的條件。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了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議書,同意在江蘇和上海建設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專案。

【編輯:朱佳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