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學生到政治課老師,如何避免成為自己當年不喜歡的人?

作者:梨珞, 青年力網專欄作家;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前不久, 筆者和一位學工科的好朋友閒聊各自的學生年代。 這位朋友問我:“你猜我當年對討厭的人起什麼外號嗎?”我不知, 讓他直接說, 他竟然說:“哈哈, ‘政治老師一號’和‘政治老師二號’!”我戲謔道:“政治老師是怎麼對不起你了呢?”他說:“我印象中的政治老師都很死板, 上課照著書本或者PPT讀, 著實無趣。 ”

作為一名有緣考入思想政治理論專業, 並可能成為未來的思想政治教學者、研究者的師範生, 這位朋友的“機智”不禁引起筆者的思索, 記憶拉回到筆者作為實習教師在某地初中試講的那一年……

上崗前, 筆者準備教案時, 接到的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 其中有一節是對愛情的描述。 原文為“愛情需要具備愛他人的能力, 這種能力包含自我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對家庭的責任。 愛情需要彼此深入瞭解,

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 是強烈、穩定、專一的情感。 真正的愛情包括尊重、責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正在備課中的我不禁笑言:這段話是在愛情前迷失方向者的指路燈!但我的困惑在於, 為何在七年級思想政治課中便講述了愛情的真理, 當下很多成年人卻依舊無法哪怕在基本的情感生活中, 做到尊重、責任、珍惜、平等和自律呢?此事不難反映出, 其實當前我國每個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所應完成的目標都並未很好的實現, 往往是“學完也消化不了, 隨著成長越欠帳越多”。

不過, 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現階段國情矛盾、政策導向等因素, 筆者對此有更深的認識。

在教育部現行的課程標準規定中,

大部分學科在初中階段最需要培育給學生的僅僅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 而高中才需要真正完全過渡到“知識、能力目標”。 因此, 初中的思想政治課堂不該以知識傳授為主, 而要著重引導學生的情感態度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但現實中, 無論是客觀性原因還是授課教師的能力限制, 初中政治課教學設計中並未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 書本中的案例也並未得以很好的利用。

理論本該是學生自我理解由外化成內化, 卻演變成了強制性灌輸後學生的死記硬背。 這使本應靈動有趣的思想政治課變得死氣沉沉。 因此, 提高思想政治課實效性的第一步便是解決好初中思想政治課中存在的問題。

儘管初中思想政治課經過了改革, 邁進了新課程的天地。 各個學校也著重加強核心素養的培育, 但在實際教學中, 老師難教、學生厭學等問題依舊普遍性存在, 究其原因為何?又該採取怎樣的措施解決這類問題呢?以下就此做初步探究。

一、為何改革後, 老師難教、學生厭學、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無法實現等問題依然存在

首先, 教材不能合理利用。 經過革新後的新教材摒棄了舊教材中缺乏感性認識的糟粕, 從學生視角出發增添了很多易讀和易懂的案例。 這樣子的教材為學生喜聞樂見, 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有益於思想政治課的展開。 然而, 這樣具有創新精神的教材卻因教師忽視等原因不能被充分利用,

應試教育換湯不換藥, 學習積極性不高, 導致學生整體水準依舊低下。

其次, 教師教學方法依舊以傳統為主, 創新性不強。 教育學界天下公認的一個道理是“形式內容辯證統一”, 因此, 如果僅從教材內容上進行改變, 教師教學形式不進行創新, 導致前者的單向用力, 便很難產生實質性的效果。 現如今, 很多有經驗的思想政治課教師, 其傳統的教法根深蒂固, 現代教學中的案例教學、問題式教學等方法的應用並未切實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去。

再次, 師生間情感溝通缺位。 初中生正處於青春期, 這一年齡階段正是他們生理心理發生顯著變化的時期。 教師在這段時期不僅要注意加強和學生的溝通, 更要注重溝通藝術形式和內容。有些教師的肢體語言容易體現出對某一個學生個體的關注,而忽視了其他學生的心理和情感,易引發學生極為反感的課堂教學公平問題。而且中學常見的師生間的溝通基本限於課堂教學中的客觀事件的溝通,而缺乏在情感、信念、價值、態度、道德等情感領域中的深度交往和溝通。

最後,思想政治課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學生在平時思想政治課上學到一些做人和做事的準則的內容後,並不意味著他就會將這些準則運用到自己的實踐生活中。比如,課上學習的交通準則後,課後脫離學校,看著路人闖紅燈,自己跟風。這樣的話,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脫節,即便學習再多的理論,倘若不能服務于現實,教學也是失敗的,毫無意義的。

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品質的對策

首先,靈活地運用教材。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合理靈活的安排教學活動。教師在處理教材內容時要注意分清主次,抓關鍵,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要儘量避免羅列知識點,不分輕重,一味灌輸。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補充相關知識。

其次,創新教育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的不是把有問題的學生教得沒問題,而是將沒有問題的學生教得有問題。提出一個問題的意義,遠遠大於解決一個問題。要使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使用得多,必須在“問題”上下功夫。因此,教師應多採用案例分析法、問題式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再次,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朋友,深入他們的內心,實現真正的心靈溝通,也就需要教師不拘泥于師生關係,從傳統的教師威武中走出來,用真心誠意對待學生,讓學生真正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要善於激勵和賞識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最後,引入時政熱點教育,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師也要選擇富有時代氣息的時政資料,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鮮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同時也使我們的教材直面社會,關照現實。學校也應加強實踐課程,組織春遊等活動,在活動中將理論用於實踐。

在新時代境遇下,我們既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人生觀,又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摒棄傳統的守舊觀念,教學相長,優化思想政治課的內外部環境,練成學生、教師們都熱愛的思想政治課,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期待!

(文章本網編輯部有改動)

更要注重溝通藝術形式和內容。有些教師的肢體語言容易體現出對某一個學生個體的關注,而忽視了其他學生的心理和情感,易引發學生極為反感的課堂教學公平問題。而且中學常見的師生間的溝通基本限於課堂教學中的客觀事件的溝通,而缺乏在情感、信念、價值、態度、道德等情感領域中的深度交往和溝通。

最後,思想政治課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學生在平時思想政治課上學到一些做人和做事的準則的內容後,並不意味著他就會將這些準則運用到自己的實踐生活中。比如,課上學習的交通準則後,課後脫離學校,看著路人闖紅燈,自己跟風。這樣的話,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脫節,即便學習再多的理論,倘若不能服務于現實,教學也是失敗的,毫無意義的。

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品質的對策

首先,靈活地運用教材。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合理靈活的安排教學活動。教師在處理教材內容時要注意分清主次,抓關鍵,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要儘量避免羅列知識點,不分輕重,一味灌輸。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補充相關知識。

其次,創新教育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目的不是把有問題的學生教得沒問題,而是將沒有問題的學生教得有問題。提出一個問題的意義,遠遠大於解決一個問題。要使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使用得多,必須在“問題”上下功夫。因此,教師應多採用案例分析法、問題式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再次,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朋友,深入他們的內心,實現真正的心靈溝通,也就需要教師不拘泥于師生關係,從傳統的教師威武中走出來,用真心誠意對待學生,讓學生真正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要善於激勵和賞識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最後,引入時政熱點教育,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師也要選擇富有時代氣息的時政資料,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鮮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同時也使我們的教材直面社會,關照現實。學校也應加強實踐課程,組織春遊等活動,在活動中將理論用於實踐。

在新時代境遇下,我們既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人生觀,又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摒棄傳統的守舊觀念,教學相長,優化思想政治課的內外部環境,練成學生、教師們都熱愛的思想政治課,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期待!

(文章本網編輯部有改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