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名師解讀:為什麼一定要參加自主招生?原來不只是對升學有利!

自主招生自2003年開始以來, 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看到了自主招生帶來的一些好處和機會, 已經由2016年的52萬人, 激增到2017年的60萬人。

參加自主招生會影響文化課嗎?為什麼一定要參加自主招生?什麼時候準備自主招生事宜呢?我們請立思辰·百年英才高考升學規劃研究院的梅金鎖院長來為大家解答這些疑惑:

一、準備自主招生會影響文化課嗎?

國家實行自主招生, 就是為那些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 那些總成績不是很好, 但在某一學科非常突出的學生, 提供了更好的升學途徑。 這既是機會, 也是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雖然很多學生和家長都知道參加自主招生可以獲得10-60分不等的降分錄取等優惠, 也確實抓住了這一機會。 但仍有不少成績優秀的學生與自主招生失之交臂。 原因是, 他們認為, 準備自主招生定要參加一些比賽呀, 獎項呀,

這會佔用一部分精力, 從而導致文化課下降, 影響高考。

其實, 這是對自主招生認識存在誤區。 首先, 在準備自主招生的整個過程中, 只佔用了學生15%的精力, 大多數申請材料是可以由家長幫著去準備的, 學生只要抽出一些時間去參加比賽就可以了。

其次, 我們經過多年調查研究發現, 兩者之所以會失衡, 很大程度上是專業定位出現了問題。 而且是在學生參加比賽時, 就出現了方向性的問題。 本來是西瓜的種子, 你讓他長出紅薯, 可能性一定很小。

換而言之, 如果專業定位不出現問題, 不僅自主招生與文化課成績不會衝突, 反而會增強學生提高文化課的自信心。

二、為什麼一定要參加自主招生?

目前而言, 想上一所好大學大致有以下幾條路可以走:

一是通過裸分參加全國統考;

二是自主招生;

三是高校專項計畫;

四是領軍人才選拔計畫;

五是文體特長生(高水準藝術團、高水準運動隊)

六是保送生;

七是藝術類招生;

八是空軍招飛;

九是港澳臺僑招生。

在這九條升學路徑當中,

自主招生是高校最喜歡的選拔人才的方式, 也是適用人群最多的高考升學捷徑。 通過自主招生, 學生可以獲得優惠政策, 實現低分上名校的夢想。

1、志願優惠

高校對於獲得入選資格的考生, 會給予不同優惠幅度的志願優惠。

通常自主招生志願優惠最少為模擬提檔線下 5 分錄取, 最高可降到一本線錄取。 另外, 對於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特別突出的個別優秀考生一本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下破格錄取。 可以說, 優惠力度很大。

2、專業優惠

一般情況下, 對於高考分數超過高校類比投檔線的入選資格考生, 會給予專業優惠。 也就是考生在自主招生專業錄取的時候, 可享有 5-10 分的專業錄取加分。

此外, 職場上也非常喜歡招聘通過自主招生升入大學的畢業生。

因為這類學生善於把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當中。 因為這靠的是他們的想像力, 而想像力對應的是創造性思維, 所以職場就很歡迎這樣的人才。

總而言之, 高校樂見, 職場歡迎, 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三、自主招生從什麼時候準備?

很多家長總覺得自己孩子才上高一、高二,離高考還早,等到了高三再說。其實,要想參加自主招生就要從長計議,因為申請自主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從政策層面來講,高校選拔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人才,學生通過什麼來展示?學校如何知道你有這方面的特長?就是通過審核獲獎證書、材料證明,筆試,面試等一系列的考察。這麼多工作,不是高三臨時抱佛腳就能完成的。

因此,家長一定要從高一就開始準備,高二也可以。但如果高一、高二什麼都沒有準備,到了高三就有些力不從心,有些競賽和證書很難再獲得。(我們的學習群:537731207)

此外,還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是,參加的比賽要跟申請的專業相對應。

比如,獲得物理競賽的學生,要想申請化學類專業就很被動,應該申請機械類、材料類、自動化類。但有一種證書比較特殊,比如,語言類的獲獎證書,就可以跨學科來申請專業。既可以申請偏理類的,也可以申請工科類的,還可以偏文類的,因為語言是職業的通用能力。

二是,申請的院校要分沖、穩、保三個層次。

1、“沖”:就是選擇錄取分數比自己平時考試成績排名高,通過自主招生優惠可以達到錄取標準的院校。這樣就最大程度發揮了分數優勢,可以選擇更好的院校和專業。

2、“穩”:就是選擇錄取分數比自己平時成績略高或相當的院校,這樣就很容易被高校第一專業錄取。

3、“保”:就是選擇錄取分數低於平時成績的院校,如果高考發揮失利了,還有一所保底院校。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參加自主招生真的是可以讓我們考生進可攻,退可守。

【梅院長建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對於有意向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和家長依然具有指導意義。準備自主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越早規劃越好。而且,從一開始就要把握好方向,從正確地理解自主招生政策入手,瞭解相關規則,在此基礎上瞭解自身的才能,這樣才不會定錯位。否則,很有可能會白忙活。

很多家長總覺得自己孩子才上高一、高二,離高考還早,等到了高三再說。其實,要想參加自主招生就要從長計議,因為申請自主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從政策層面來講,高校選拔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人才,學生通過什麼來展示?學校如何知道你有這方面的特長?就是通過審核獲獎證書、材料證明,筆試,面試等一系列的考察。這麼多工作,不是高三臨時抱佛腳就能完成的。

因此,家長一定要從高一就開始準備,高二也可以。但如果高一、高二什麼都沒有準備,到了高三就有些力不從心,有些競賽和證書很難再獲得。(我們的學習群:537731207)

此外,還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是,參加的比賽要跟申請的專業相對應。

比如,獲得物理競賽的學生,要想申請化學類專業就很被動,應該申請機械類、材料類、自動化類。但有一種證書比較特殊,比如,語言類的獲獎證書,就可以跨學科來申請專業。既可以申請偏理類的,也可以申請工科類的,還可以偏文類的,因為語言是職業的通用能力。

二是,申請的院校要分沖、穩、保三個層次。

1、“沖”:就是選擇錄取分數比自己平時考試成績排名高,通過自主招生優惠可以達到錄取標準的院校。這樣就最大程度發揮了分數優勢,可以選擇更好的院校和專業。

2、“穩”:就是選擇錄取分數比自己平時成績略高或相當的院校,這樣就很容易被高校第一專業錄取。

3、“保”:就是選擇錄取分數低於平時成績的院校,如果高考發揮失利了,還有一所保底院校。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參加自主招生真的是可以讓我們考生進可攻,退可守。

【梅院長建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對於有意向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和家長依然具有指導意義。準備自主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越早規劃越好。而且,從一開始就要把握好方向,從正確地理解自主招生政策入手,瞭解相關規則,在此基礎上瞭解自身的才能,這樣才不會定錯位。否則,很有可能會白忙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