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國內首個遙感人工智慧中心在渝成立 可查違法建築和應急救災

中心揭牌。

人員巡邏、無人機、衛星, 這些都可以找到違法建築, 如今又有了人工智慧的新方式。 2日, 國內首個遙感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在重慶成立,

將以人工智慧、大資料技術等新興技術, 讓城市生態建設、城市規劃效率更高, 應急救災、查找違法建築等更精准快速。

人工智慧將變革測繪行業

1月, 市政府與阿裡巴巴、螞蟻金服等簽署了《共同推進大資料智慧化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定》, 大力推進人工智慧與行業部門結合, 並推動“智慧重慶”的建設。

在此背景下, 我市籌備遙感人工智慧的專業研究機構。

隨著空間科學的發展, 遙感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其中, 遙感圖像具有信息量大、資料維數多的特點, 如何充分利用資料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教授表示, 人工智慧可以從海量資料中發掘知識資訊,

且處理速度快, 利用人工智慧處理遙感影像, 將為傳統的測繪行業帶來變革。

新成立的遙感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研究中心, 由市地理資訊中心、重慶大學、武漢大學三方聯合成立, 打造行業領先的遙感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研發平臺。

研究領域主要從事遙感影像智慧分析、地理資訊大資料採擷、遙感影像處理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和系統開發, 並在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和推廣、科技項目申報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提取資訊縮至二三十分鐘

在測繪行業, 我們可以用人工智慧做些啥?市地理資訊中心遙感所所長丁憶介紹, 可以用於識別城市違法建築、應急救災時進行災情的識別和研判等。 以前, 從遙感圖上提取各類資訊,

是用人工的方式;現在通過人工智慧海量計算來完成, 效率和速度大大提高, 並降低了成本。

比如, 以前要從一個區域把資訊提取出來, 需要三、五天到一周的時間;如今利用人工智慧, 時間縮短到20、30分鐘。 要查找一個區縣的違法建築, 以前採集遙感影像後, 需要20-30人集中工作, 並通過兩到三周才能識別;利用人工智慧一天就能初步識別, 再通過人工篩選兩三天就得出結果, 及時回饋到相關部門, 提高了執法效率。

市科委相關負責人透露, 目前, 重慶正大力推動大資料、智慧化。 重慶在人臉識別、智慧感知等領域啟動了一批科技計畫重點項目, 開展了100多項相關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 建設了大資料、物聯網、智慧型機器人、智慧製造等一批智慧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同時, 培育了智慧物流網路、智慧傳動與控制技術、大資料與智慧計算、生物感知與智慧資訊處理等80多個智慧化技術創新平臺。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蔣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