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春走基層】“金張渚”又回來了

開欄的話

冬止陽生, 年味漸濃。 新春已在路上, 新時代已向我們展開。 過去的一年過得怎麼樣?面向新時代心裡又添多少憧憬希望?

即日起, 本報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 記者分赴大江南北、沿海邊陲, 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 與工農商學兵一道, 共同感受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在新時代的脈動中, 捕捉美好的新春氣息、發展氣象, 見證偉大復興中的砥礪精神、奮進力量。

欣看眼前生意滿, 且迎東風綠參差。 敬請關注。

寒冬臘月, 雨雪交加, 不是旅遊佳季。 然而, 位於江蘇省宜興市張渚鎮省莊村的龍隱江南度假酒店,

卻紅火依舊。

白牆、青磚、黑瓦, 木廊、流水、籬笆, 江南民居風格;屋裡、牆上、路邊, 罐、甕、壇等泛著光, 地方特色濃郁;最令人歡喜的, 是純樸的村民, 房是他們的, 讓設計師一打扮, 就變成了鄉風撲面、吳冠中的畫一般美, 而他們就生活在畫裡, 也工作在畫裡。 龍隱江南50多個員工, 47個是本村村民, 原先在家弄弄菜地、帶帶小孩的阿婆、阿姨, 現在操著吳風土音的普通話, 和遊客打著招呼, 說地談天。

南接浙江長興, 西南與安徽廣德相望, 張渚一腳踏三省, 歷史上商貿發達, 有“金張渚”美名, 但隨著社會變遷商貿改道, 逐漸被邊緣化, 前些年村村炸山採石搞加工。 “那時你晴天來, 開車要開防霧燈。 雨天來, 只有刮雨器那塊乾淨。 ”副鎮長胥靜逸說, “外面笑話我們,

說‘張渚’得改‘髒渚’。 ”

“我們村采平了兩座百來米高的小山。 ”省莊村黨總支書記楊來強接上話茬, “幸虧市里按中央綠色發展要求, 關停礦場, 用竹海茶洲打造蘇南生態旅遊核心區, 老百姓人人說好。 ”

但張渚該如何振興?鎮裡調研發現, 不少村民進鎮入城, 留下老人守著一幢幢閒置空房, 能不能用來發展“民宿”帶動旅遊呢?

這事阿婆阿姨們做不來, 社會資本又不肯做一家一戶生意, 得政府組織, 可這卻與宅基地政策相左。 張渚鎮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不變, 在使用權上做文章——引資租賃經營。 在宜興經營了近20年酒店業的楊偉春2016年欣然而至。 他與鎮政府、村委會簽下經營15年的三方協議, 省莊村金家組77戶村民, 有14戶出讓15幢房,

流轉20多畝地。 龍隱江南對這些農房結構不動, 外立面強化民居元素, 內部設施全部現代化, 裝了地暖, 冬天也不冷。

手機撥通, 那端傳來龍小強妻子羅傳紅的笑聲, “感謝村裡給我們辦了樁大好事, 現在一年就能多得四萬五房租。 ”龍小強全村最困難, 父母借十幾萬為他蓋房結婚, 房蓋完都沒裝修。 不久, 母親車禍身亡, 父親治癌症又欠十幾萬。 送走父親, 夫婦倆進城打工還錢, 沒想到這閑下七八年的空房變成了搖錢樹。 “2018年我們就可以把賬還清了。 ”羅傳紅笑著說。

64歲的卞菊仙也受益匪淺。 她33歲那年丈夫採石摔傷癱瘓, 獨自把一雙兒女帶大。 去年初送走丈夫, 就到龍隱江南上班, 一個月3200元, 每天還有兩餐飯。 看她辛苦了幾十年的老姐妹說,

她從前像只煨灶貓沒精打采, 現在走路都帶風。 龍隱江南董事長楊偉春更滿意:“卞阿姨是公認的最佳員工, 吃年夜飯我要給她發紅包。 ”

“你那是‘小紅包’, 黨中央給我們發的才是‘大紅包’。 ”楊來強說, “去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宅基地三權分置政策, 我們一顆心落進肚皮裡, 中央這不發了‘大紅包’嘛。 ”

一句話落滿堂笑。 “對對, 我今年要上二期、三期, 摸過底了, 村民看我們做得這麼紅火, 又有45戶想加入。 ”楊偉春說。

“現在張渚真的成了蘇南生態旅遊核心區的核心, ”胥副鎮長透露, 有3個度假酒店也建成運營, 今年還有5個專案準備開工, “我們‘金張渚’的好名聲又回來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