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為什麼賣掉北京300萬的房子,回到桂林?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週期性遷徙活動——春運, 已經開始了!每年的春運浪潮, 堪比史詩大片。

聊起過年回家的這個話題, 有太多太多的可以說。

例如, 在外漂泊一年, 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 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升職了, 加薪了, 還是沒找到另一半要回家相親了。 有的人在考慮是繼續在外打拼還是該回家發展了, 有的人在考慮在外掙錢了可還是在當地難有一個家, 要不要回家買套房呢, 或有的人在想掙錢了來年在奮鬥的城市買套房以後就不用擠春運了……

今天的主人公是網友小Q

賣掉北京300萬的房子回桂林

他怎麼想的?

-01-

在外打拼這麼久, 買了房買了車, 300萬的房子卻沒有多大, 交通擁堵, 有車也沒有帶給我多大的便捷。

北京的魅力很大, 機會又多, 通過努力自己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在北京紮根太難了, 北京房價高, 以我的能力, 傾盡所有, 也只能在六環外買個小戶型, 還是二手。 買了之後感覺, 呵呵, 住在六環外跟住在老家又有什麼分別?

因為在外工作, 離家遠, 家裡紅白喜事都沒法參加。 回到桂林生活, 家裡有什麼事可以一腳油門就到, 這才是有車走天下的感覺。

很多人不理解, 但是, 其實哪裡掙不到錢?非要離開家?有些事不是能夠用錢來衡量的。

-02-

想結束與父母的“異地戀”。

曾經看過一本暢銷書, 叫做《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

書的封面是一個公式:20年x6天x11小時=1320小時=55天

如果父母今年60歲, 還有20年的壽命, 你在外工作, 假設每一年能夠相聚6天,

除去睡覺的時間, 你與父母僅僅剩下了55天共處的時間。

而這恰恰是父母最年邁、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光。

你以為你和父母有一輩子的時光, 其實, 你們也許剩下不過短短兩月的相聚。

在偌大的城市買了房, 卻始終沒有歸屬感, 看著身邊形形色色的同事朋友,

卻沒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父母是農村人, 接來北京生活也不適應, 北京空氣對二老身體也不好。 雖然現在我已有孝敬父母的能力, 父母吃穿也不愁, 但卻沒辦法留在他們身邊, 給不了他們真正想要的依靠。

我的父母今年已經60歲, “父母在, 不遠遊”的觀點, 也並不是因為愚孝的順從, 而是因為深藏在心底的親情與愛啊。

-03-

習慣了大城市生活, 回到桂林也沒覺得落差很大, 桂林已經滿足了我的生活所需。

朋友都說我:在北京有房有車有穩定的工作, 算是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了, 你現在的狀態很完美了。

我覺得, 沒有。

揭開這一層別人看到的幸福表像,個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桂林生活節奏慢,回來可以好好享受享受生活,也不想到了玩不動時才有時間玩。

趁著現在桂林發展不錯,城市建設越來越好,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工作機會也不少,把房子賣掉,拿著賣房的300多萬,回桂林買個大居室,還能剩下一些錢,再開個小店或找個清閒一點的差事,青山綠水間享受下半場人生,這才是perfect。

小編結語:這個案例不是告訴我們“逃離北上廣,回家買房”才是正確的答案。但是,“大城市才是最好的選擇”一定是不對的。

桂林還是小桂林,大城市終歸是大城市。而家,永遠是心之所向,繁華不可得,金錢難替換。

“三線城市vs一線城市,哪個更好更宜居?”

“該選擇奮鬥還是選擇安逸?”

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當我們站在“回不回家”的十字路口,難以抉擇時,問問自己需要什麼,看清天平的兩端,先找准自己的balance吧。

揭開這一層別人看到的幸福表像,個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桂林生活節奏慢,回來可以好好享受享受生活,也不想到了玩不動時才有時間玩。

趁著現在桂林發展不錯,城市建設越來越好,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工作機會也不少,把房子賣掉,拿著賣房的300多萬,回桂林買個大居室,還能剩下一些錢,再開個小店或找個清閒一點的差事,青山綠水間享受下半場人生,這才是perfect。

小編結語:這個案例不是告訴我們“逃離北上廣,回家買房”才是正確的答案。但是,“大城市才是最好的選擇”一定是不對的。

桂林還是小桂林,大城市終歸是大城市。而家,永遠是心之所向,繁華不可得,金錢難替換。

“三線城市vs一線城市,哪個更好更宜居?”

“該選擇奮鬥還是選擇安逸?”

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當我們站在“回不回家”的十字路口,難以抉擇時,問問自己需要什麼,看清天平的兩端,先找准自己的balance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