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碩斌:「頓悟式學習」誰是懂學習的上上智人?

自美國一位國際管理大師二十多年前寫了一本《第五項修煉》後, 學習的意識在當前這個知識經濟時代就越來越重視了。 這位作者叫彼得•聖吉,

他適時地指出資訊時代由於一切日新月異更新太快, 應特別強調學習。 他在書中特別強調說“學習乃創新應變之道”。 企業要怎麼學呢?他提出建立學習型組織, 團隊學習。 自此以後, 國內企事業單位的學習逐漸發展成一類培訓產業。

任何新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個從浮躁到沉澱的過程。 開始時, 似乎人人都以為自己缺的是知識或經驗, 於是乎到處聽課找知識、點子、工具、技巧、方法等等。 一段時期後, 一些參加各大院校總裁班的企業主紛紛有了抱怨, 主要有三種質疑:一是不同的老師講的學問觀點都有不同, 上課聽起來似乎都是有道理, 似乎都是對的, 以致學多了腦子一團漿糊;二是很多老師講的知識或經驗到具體經管企業並非那麼回事,

反而把企業弄糟了, 難以學以致用;三是老師們上課講的方法有些拿到自己企業一試, 確有成效, 但卻無法長久。

之所以感覺腦子一團漿糊, 根本原因是沒有學通, 不明白各類學問體系之間的內在關聯和理路, 自身各類知識體系呈散亂狀態, 且結構相克。 知識運用的成效在於對時機、地點、人員及“度”的掌控, 即用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素質的人身上, 並且使用時分寸要恰到好處。 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別正是在此, 但這並非決定於知識本身, 更大程度決定於一個人的頭腦, 即決定於一個人的思維力和智慧水準。 至於工具、技巧、理念等效果無法長久, 是因為所有經營或管理思想根本上對治的均是人。

而人恰恰是最活動的因素, 人心難測時刻在變, 僵化的學問和思想成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人的犧牲品就不足為奇了。

真正懂得學習的人, 懂得自己真正需要什麼的人是真正有頭腦的人。 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裡, 什麼學問最具價值?越早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生命越容易入大智慧之門。 其實, 從對學習目標的選擇和思維的境界是可以判斷人性優劣的。 同樣是學習, 總體來說存在三類人, 也代表高中低三種層面, 也正對應三類成就。

低等人求學知識, 求什麼得什麼, 自然主要得的是知識了。 但知識無量多, 特別是資訊時代, 每日都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生產出來, 與加工廠生產產品本質是一樣的。

不過人一輩子的生命時間是有限的, 如果稍微思考一下“有限的生命如何窮盡無限的知識?”這個命題都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意識不到的多是心智較低福德較薄之人。

中等人好探究思維, 思維是內在意識動態的過程, 反映運用知識的水準, 自然易得能力。 現在很多中大型企業主或企業家意識到研究思維的重要性, 特別鍾情于創新思維。 並非他們明白頓悟學原理和機制, 更多是由於他們自己經管的企業規模、實力、人數均越來越龐大, 自然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且呈複雜性趨勢。 複雜性問題是難以靠簡單的某類方法、工具、技巧等“術”類解決的, 必須依賴思維能力所謂“思維力”水準。

比如2006年就有一則關於中國當時頂級CEO學習的報導,

阿裡巴巴的馬雲、TCL的李東生、原蒙牛的牛根生等等都參加了, 最後學習心得的分享都落在思維上。 課程設計是哪個方向呢?——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 如何從月球看地球, 從世界看中國?不就是為了讓學員瞭解當前動態的全球一體化的市場格局嗎, 不就是為了培養企業家們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嗎, 不就是為學員輸入一些曾經成熟的國際化理念和經驗嗎, 這些不都是為提升企業家們解決複雜性問題的思維力嗎。

但這還不是上等人的學習, 上等人學習的切入點是超越思維的, 直接在掌控思維過程的“思維主體”——“我”上入手, 這是思維的源頭, 意謂源頭修煉。 世道的這個我本質即是“自我”, 自以為是的我。 這其實也是西方哲學“我是誰”的終極問題。 佛學智慧認為世道的自我是由“自性”決定的,自性又與心相關,修為自性是打開心智的必要過程。比如多次榮為亞洲首富的李嘉誠、在日本被尊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這樣較大成就者就是在此處落腳。

有一次,一位內地企業家與李嘉誠共進午餐時問過他一個問題:“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您六十多年的商業成就和人生閱歷,您會怎樣表達呢?”李嘉誠認認真真地回答說了八個字:“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我講課時問過很多總裁班學員,幾乎沒有人說得明白。從學歷來說,李嘉誠甚至小學都沒畢業,因為小時家裡窮,姊妹多,很小就負擔起養家糊口的重擔。但這句話極具哲學意蘊,亦可謂深涵禪意。因為究竟什麼是自我、怎樣是無我,為什麼要建立自我,為什麼又要無我,無我與智慧成就、事業成就有著怎樣的必然?這些問題沒有思考參透是不可能真正明瞭的。

其實,自我、無我均是出自佛學的概念,現在已被通俗化了。李嘉誠與太太篤信佛教,在全球華人公益慈善事業上,李嘉誠捐款數額是最大的,已達百億了,李可謂是當代“佛商”的代表了。從李嘉誠為人處世的認真、誠信、低調、真心等品質您都可看見佛法修為的素養和智慧對李嘉誠的影響。據說與李嘉誠合作過的人都願意跟他更多合作,一則是他對外的影響力,二是他在合作中會更多地讓利合作者,典型地體現了佛家“舍”的價值觀。捨得捨得,不舍不足以得啊。

李嘉誠的商業經管學問怎麼來的?他為什麼懂得經營企業管理企業?李嘉誠到並沒有上過什麼國際知名的商學院,倒是自己獨資打造了一個長江商學院。有一點很明瞭,他直接以信仰的佛教的價值觀做人做事,直接在“自我”做人處入手,因為佛教對思維主體的這個“我”是最為關注的。所以,李嘉誠常說“商道即人道”就可以理解了。

另一個直接切入思維源頭的人物例子是稻盛和夫。稻盛和夫被日本人稱之為經營之聖,他與李嘉誠有著同樣的信仰和價值觀。他經營的兩個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一個是日本京瓷公司,一個是日本第二電話電信DDI公司。他的《活法》出版後銷量空前,用中國的成語洛陽紙貴來形容一點不誇張。1997年退休後皈依佛門,在東京的一家寺院出家修行。

稻盛和夫為什麼會深諳經營之道,他是不是學工商管理出身呢?不是,稻盛和夫是學工的。他自述說自己從中學到大學學業都不好,考試經常不及格,他之所以懂得經營企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均得歸因於他27歲時接觸到一本中國400年前的古書。什麼古書呢?明朝袁了凡的《陰鷙錄》,也就是我們現在通常稱之的《了凡四訓》。也許一些讀者聽聞過“了凡四訓”,但可能絕大部分讀者都沒有讀過這本書,而日本人卻當作寶貝。

它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文章組成。它既是一本反映佛教因果報應的書,更是一本改變命運的命理奇書和善書。一些自以為是者多以迷信予以排斥,本質上說,天下沒有迷信的事物只有迷信的人。存在即是真實,對有悟性的人來說,任何事物都可以是覺悟的機緣。

《陰鷙錄》怎麼問世的呢?古人一般多信算命,一些術士便大行其道。袁了凡年輕時遇到過一位得到宋朝大易學家邵康節黃極數真傳的老人,曾為他批八字。什麼時候選貢,什麼時候中舉,什麼時候中進士,什麼時候壽終正寢全有。結果前期的人生經歷算得似乎很准,都驗證了。後來越活越憂心,為什麼呢?前面應驗那後面也沒有理由不應驗啊,所謂命中註定,因為老者說他正常53歲那年會壽終。以至於終日愁眉苦臉,覺得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但袁了凡卻很有慧緣,在南京棲霞山中遇到了雲谷禪師。

雲谷禪師為其開解說,術數之道乃“為我”之小術,所謂宿命是有問題的。說生命命理有先天與後天兩重因素決定,對於能真正覺悟得智慧者屬於能知命者,特別是自己一生應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什麼是真正的人生價值等得非常明瞭。知命者便能“生”命,所以周易第一卦乾卦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論,這種人的命掌握在自己心中,是算不到的。否則是可以算的,所謂宿命,因為他被先天命所轉,惟命是從。所以,真正懂命理智慧之人是不在這些術數上浪費生命時間的,所謂大易者不易。只在覺悟自性上入手,只問進取不問收穫。

雲谷禪師於是對袁了凡說,你的壽命也決定於你自己。在生活中覺悟心性最好的方法其實不難,我教你一種具體可操作的方法吧。你每天睡前不論大小至少要做三件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每天睡前不論大小要省察一下自己今日犯了哪些損害他人之過錯,然後每天都把它們記錄下來對比,盡可能改正過錯增進善緣福德,這個叫“功過格”轉命法,三千件善事後你的命運必轉,必能增壽。袁了凡這時是死馬當活馬醫啊,每日按雲谷禪師所囑認認真真去做,後果真如禪師所說,活到了74歲,事業順利,家境富裕,本沒有子嗣卻生了兒子,還都當了大官。

稻盛和夫就因讀了這本書,深有感悟,他說自此明白了人活著是為什麼,人在世間應該怎麼做人,怎麼對人。他說他就自然知道應該怎麼經營人、管理人了,自然懂得怎麼對客戶對員工了。這與李嘉誠所說的“商道即人道”有什麼區別呢。所以,他在企業宣導“敬天愛人”的理念,他說:“做企業不是為了客戶,也不是為了員工,而是為了員工家庭的幸福。”所以,稻盛和夫開出的成功公式是“人格理念X熱情X能力”,而且人格理念要占到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並且創立“盛和塾”,普及這種有利於世道人心的普世理念,為商業社會培養真正具社會責任的企業人才。

從李嘉誠和稻盛和夫學習經歷來說,均沒有沿襲西方學脈,但卻能自通,與他們有機緣直接切入思維力源頭,均以東方佛學價值觀為依歸有著重要關係。如果說還有最最上等人,那就是以悟道為本,絕不在旁門左道、旁枝末節上浪費時間。所以古人有雲:“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為上,志於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貴者為下。”

選自法喜老師新作《頓悟》一書。 佛學智慧認為世道的自我是由“自性”決定的,自性又與心相關,修為自性是打開心智的必要過程。比如多次榮為亞洲首富的李嘉誠、在日本被尊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這樣較大成就者就是在此處落腳。

有一次,一位內地企業家與李嘉誠共進午餐時問過他一個問題:“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您六十多年的商業成就和人生閱歷,您會怎樣表達呢?”李嘉誠認認真真地回答說了八個字:“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我講課時問過很多總裁班學員,幾乎沒有人說得明白。從學歷來說,李嘉誠甚至小學都沒畢業,因為小時家裡窮,姊妹多,很小就負擔起養家糊口的重擔。但這句話極具哲學意蘊,亦可謂深涵禪意。因為究竟什麼是自我、怎樣是無我,為什麼要建立自我,為什麼又要無我,無我與智慧成就、事業成就有著怎樣的必然?這些問題沒有思考參透是不可能真正明瞭的。

其實,自我、無我均是出自佛學的概念,現在已被通俗化了。李嘉誠與太太篤信佛教,在全球華人公益慈善事業上,李嘉誠捐款數額是最大的,已達百億了,李可謂是當代“佛商”的代表了。從李嘉誠為人處世的認真、誠信、低調、真心等品質您都可看見佛法修為的素養和智慧對李嘉誠的影響。據說與李嘉誠合作過的人都願意跟他更多合作,一則是他對外的影響力,二是他在合作中會更多地讓利合作者,典型地體現了佛家“舍”的價值觀。捨得捨得,不舍不足以得啊。

李嘉誠的商業經管學問怎麼來的?他為什麼懂得經營企業管理企業?李嘉誠到並沒有上過什麼國際知名的商學院,倒是自己獨資打造了一個長江商學院。有一點很明瞭,他直接以信仰的佛教的價值觀做人做事,直接在“自我”做人處入手,因為佛教對思維主體的這個“我”是最為關注的。所以,李嘉誠常說“商道即人道”就可以理解了。

另一個直接切入思維源頭的人物例子是稻盛和夫。稻盛和夫被日本人稱之為經營之聖,他與李嘉誠有著同樣的信仰和價值觀。他經營的兩個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一個是日本京瓷公司,一個是日本第二電話電信DDI公司。他的《活法》出版後銷量空前,用中國的成語洛陽紙貴來形容一點不誇張。1997年退休後皈依佛門,在東京的一家寺院出家修行。

稻盛和夫為什麼會深諳經營之道,他是不是學工商管理出身呢?不是,稻盛和夫是學工的。他自述說自己從中學到大學學業都不好,考試經常不及格,他之所以懂得經營企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均得歸因於他27歲時接觸到一本中國400年前的古書。什麼古書呢?明朝袁了凡的《陰鷙錄》,也就是我們現在通常稱之的《了凡四訓》。也許一些讀者聽聞過“了凡四訓”,但可能絕大部分讀者都沒有讀過這本書,而日本人卻當作寶貝。

它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文章組成。它既是一本反映佛教因果報應的書,更是一本改變命運的命理奇書和善書。一些自以為是者多以迷信予以排斥,本質上說,天下沒有迷信的事物只有迷信的人。存在即是真實,對有悟性的人來說,任何事物都可以是覺悟的機緣。

《陰鷙錄》怎麼問世的呢?古人一般多信算命,一些術士便大行其道。袁了凡年輕時遇到過一位得到宋朝大易學家邵康節黃極數真傳的老人,曾為他批八字。什麼時候選貢,什麼時候中舉,什麼時候中進士,什麼時候壽終正寢全有。結果前期的人生經歷算得似乎很准,都驗證了。後來越活越憂心,為什麼呢?前面應驗那後面也沒有理由不應驗啊,所謂命中註定,因為老者說他正常53歲那年會壽終。以至於終日愁眉苦臉,覺得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但袁了凡卻很有慧緣,在南京棲霞山中遇到了雲谷禪師。

雲谷禪師為其開解說,術數之道乃“為我”之小術,所謂宿命是有問題的。說生命命理有先天與後天兩重因素決定,對於能真正覺悟得智慧者屬於能知命者,特別是自己一生應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什麼是真正的人生價值等得非常明瞭。知命者便能“生”命,所以周易第一卦乾卦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論,這種人的命掌握在自己心中,是算不到的。否則是可以算的,所謂宿命,因為他被先天命所轉,惟命是從。所以,真正懂命理智慧之人是不在這些術數上浪費生命時間的,所謂大易者不易。只在覺悟自性上入手,只問進取不問收穫。

雲谷禪師於是對袁了凡說,你的壽命也決定於你自己。在生活中覺悟心性最好的方法其實不難,我教你一種具體可操作的方法吧。你每天睡前不論大小至少要做三件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每天睡前不論大小要省察一下自己今日犯了哪些損害他人之過錯,然後每天都把它們記錄下來對比,盡可能改正過錯增進善緣福德,這個叫“功過格”轉命法,三千件善事後你的命運必轉,必能增壽。袁了凡這時是死馬當活馬醫啊,每日按雲谷禪師所囑認認真真去做,後果真如禪師所說,活到了74歲,事業順利,家境富裕,本沒有子嗣卻生了兒子,還都當了大官。

稻盛和夫就因讀了這本書,深有感悟,他說自此明白了人活著是為什麼,人在世間應該怎麼做人,怎麼對人。他說他就自然知道應該怎麼經營人、管理人了,自然懂得怎麼對客戶對員工了。這與李嘉誠所說的“商道即人道”有什麼區別呢。所以,他在企業宣導“敬天愛人”的理念,他說:“做企業不是為了客戶,也不是為了員工,而是為了員工家庭的幸福。”所以,稻盛和夫開出的成功公式是“人格理念X熱情X能力”,而且人格理念要占到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並且創立“盛和塾”,普及這種有利於世道人心的普世理念,為商業社會培養真正具社會責任的企業人才。

從李嘉誠和稻盛和夫學習經歷來說,均沒有沿襲西方學脈,但卻能自通,與他們有機緣直接切入思維力源頭,均以東方佛學價值觀為依歸有著重要關係。如果說還有最最上等人,那就是以悟道為本,絕不在旁門左道、旁枝末節上浪費時間。所以古人有雲:“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為上,志於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貴者為下。”

選自法喜老師新作《頓悟》一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