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關於徐州水生態的這些事,至少有一條你不知道!

水是生命之源,

徐州這些年一直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山青了,

水也清了,

小編搜羅了近期關於徐州“水”的大事,

看看有你不知道的嗎?

徐州市12個村(社區)獲省級“水美村莊”稱號

省水利廳公佈了江蘇省2017年度“水美鄉鎮”和“水美村莊”名單, 經省級合規性審查、協力廠商機構現場評估和專家評估, 最終評選出17個“水美鄉鎮”、198個“水美村莊”建設名單。

江蘇省2017年度“水美村莊”建設名單

豐縣 梁寨鎮新腰裡王村高頭自然村

沛縣 胡寨鎮草廟村

沛縣 楊屯鎮蔣海村

沛縣 龍固鎮中心一居中一新村自然村

睢甯 姚集鎮高党社區

邳州市 戴莊鎮滕湖村

邳州市 邳城鎮河口村

新沂市 新店鎮大湖村

新沂市 港頭鎮新圩村

銅山區 伊莊鎮白塔村李林自然村

銅山區 柳新鎮魏莊村閆庵自然村

賈汪區 大吳辦事處建平村

通過幾組圖片

小編帶大家認識認識

徐州入選的這12個水美村莊

豐縣 梁寨鎮新腰裡王村高頭自然村

沛縣 胡寨鎮草廟村

沛縣 楊屯鎮蔣海村

沛縣 龍固鎮中心一居中一新村自然村

睢甯 姚集鎮高党社區

邳州市 戴莊鎮滕湖村

邳州市 邳城鎮河口村

新沂市 新店鎮大湖村

新沂市 港頭鎮新圩村

銅山區 伊莊鎮白塔村李林自然村

銅山區 柳新鎮魏莊村閆庵自然村

賈汪區 大吳辦事處建平村

“水美村莊”著重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通過開展創建活動,以水美支撐、襯托鄉村之美,實現農村經濟和水環境協調發展。

徐州市建成全國首批、江蘇首家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

累計投入113.5億元、實施完成90個項目,2017年成功建成全國首批、全省首家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打造了水資源嚴重缺乏地區“一城河湖清水流”的樣板。人民日報專版、央視新聞聯播等介紹了我市水生態文明建設。

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超序時

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5.7億元,完成全部任務的76%;積極建立城鄉供水一體化運營、監管和水價機制,部分縣市完成目標任務,為2018年基本建成“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的城鄉供水工程、運營、監管一體化體系,一體化供水入戶率基本實現全覆蓋打下堅實基礎。

丁萬河獲評全國首屆十佳最美家鄉河

2017年12月17日,首屆“尋找最美家鄉河”大型主題活動評選結果在西安正式揭曉,丁萬河獲評全國首屆“最美家鄉河”,成為江蘇省唯一河流。 這是丁萬河繼國家水利風景區、省十佳水利風景區後,獲得的又一殊榮。

市區建成區黑臭河道治理基本完成

加大黑臭河道整治力度,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要求並自加壓力,2017年提前三年基本完成39條治理任務。全市水功能區達成率顯著提升,平均達84.6%,進一步提高了居民生活環境品質。

徐州市全面打造河長制先進區

按照省、市河長制工作部署,我市市、縣、鎮工作方案全面出臺、河長組織體系全面建立、河長辦全面組建、制度體系全面形成,高標準通過了省對我市河長制工作驗收。

全面推進節水示範區建設

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3.82方、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0.603、非常規水利用率達44%,各項指標位居全省、全國前列。2017年新建農業節水灌溉面積35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5萬畝;推廣雨水、礦井水、再生水等非常規水利用示範工程,創建省級節水載體24個、節水減排示範專案6個。

水利水務投融資體制實現創新

水利水務PPP投資運作速度加快,全市擬引進社會資本78億元。市區完成黃河鐵路橋至李莊閘段水環境治理工程PPP投資建設,推進市區汙水處理廠、市區供水PPP改造和智慧水利工程。沛縣供水PPP項目入選全國十大水務PPP示範項目案例。

國家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全面完成

創新推進河長化協調、長效化監管、標準化管護、綜合化執法、考核化評比河湖“六化”管護模式,打造了市區河湖市場化運行、農村河道以河養河“兩個典型”。市區河道長效管護效果明顯,有力助推徐州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市水利局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集體二等功。

邳州市 邳城鎮河口村

新沂市 新店鎮大湖村

新沂市 港頭鎮新圩村

銅山區 伊莊鎮白塔村李林自然村

銅山區 柳新鎮魏莊村閆庵自然村

賈汪區 大吳辦事處建平村

“水美村莊”著重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通過開展創建活動,以水美支撐、襯托鄉村之美,實現農村經濟和水環境協調發展。

徐州市建成全國首批、江蘇首家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

累計投入113.5億元、實施完成90個項目,2017年成功建成全國首批、全省首家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打造了水資源嚴重缺乏地區“一城河湖清水流”的樣板。人民日報專版、央視新聞聯播等介紹了我市水生態文明建設。

全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超序時

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5.7億元,完成全部任務的76%;積極建立城鄉供水一體化運營、監管和水價機制,部分縣市完成目標任務,為2018年基本建成“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的城鄉供水工程、運營、監管一體化體系,一體化供水入戶率基本實現全覆蓋打下堅實基礎。

丁萬河獲評全國首屆十佳最美家鄉河

2017年12月17日,首屆“尋找最美家鄉河”大型主題活動評選結果在西安正式揭曉,丁萬河獲評全國首屆“最美家鄉河”,成為江蘇省唯一河流。 這是丁萬河繼國家水利風景區、省十佳水利風景區後,獲得的又一殊榮。

市區建成區黑臭河道治理基本完成

加大黑臭河道整治力度,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要求並自加壓力,2017年提前三年基本完成39條治理任務。全市水功能區達成率顯著提升,平均達84.6%,進一步提高了居民生活環境品質。

徐州市全面打造河長制先進區

按照省、市河長制工作部署,我市市、縣、鎮工作方案全面出臺、河長組織體系全面建立、河長辦全面組建、制度體系全面形成,高標準通過了省對我市河長制工作驗收。

全面推進節水示範區建設

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3.82方、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0.603、非常規水利用率達44%,各項指標位居全省、全國前列。2017年新建農業節水灌溉面積35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5萬畝;推廣雨水、礦井水、再生水等非常規水利用示範工程,創建省級節水載體24個、節水減排示範專案6個。

水利水務投融資體制實現創新

水利水務PPP投資運作速度加快,全市擬引進社會資本78億元。市區完成黃河鐵路橋至李莊閘段水環境治理工程PPP投資建設,推進市區汙水處理廠、市區供水PPP改造和智慧水利工程。沛縣供水PPP項目入選全國十大水務PPP示範項目案例。

國家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全面完成

創新推進河長化協調、長效化監管、標準化管護、綜合化執法、考核化評比河湖“六化”管護模式,打造了市區河湖市場化運行、農村河道以河養河“兩個典型”。市區河道長效管護效果明顯,有力助推徐州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市水利局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集體二等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