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人移民警惕移民局宣佈優先處理新申請的庇護案不合格也優先驅趕

美國移民局昨天宣佈, 將會優先安排近期遞交的庇護申請, 將對庇護申請恢復過去的“後進先出”原則, 先集中處理21天內提交的庇護申請, 而不會像以往一樣按照時間先後連續處理申請, 這樣調整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當前美國庇護申請的嚴重積壓問題。

截止到2018年1月21日, 移民局積壓在案的庇護申請有31.1萬份, 現在積壓的庇護申請數量已經達到了“危機”級別(crisis-level)。 如此數量龐大的積壓帶來的問題不僅是大批申請人滯留在美國境內, 更容易增加現行庇護政策被投機分子利用進行欺詐的風險級別。

據悉,

在過去五年中, 庇護案件數量增長了17.5倍, 而新的庇護申請比率也增加了3倍以上。

解讀“後進先出”原則:優先處理優先驅趕?

為了解決庇護積壓問題, USCIS將採取“後進先出”(last in, first out)的原則。

但該做法對於近期申請庇護的人來說, 並不是好事, 因為一旦USCIS確定案件是輕微的、欺詐性的或其它無價值的申請, 就會將這些個人納入遞解程式中。

(2012年的一份庇護申請人來源地的報告截圖)

為了解決積壓, 美移民局將遵循以下優先原則安排政治庇護面談:

第一優先:已經安排進行面談的申請, 但根據申請人的要求或移民局的需要重新安排面談時間;

第二優先:自申請之日起等待21天或以下的申請;

第三優先:所有其它未裁決的申請, 從最新的申請案件開始倒推、處理以往的申請案件。

除了上述三個優先順序別外, 負責辦理庇護申請的移民局工作人員會考量每份申請的具體情況, 以判定該份申請的緊急程度是否需要特殊優先處理。 有此類需求的申請人可以致信具體負責案件的工作人員,

可以通過這個網址https://goo.gl/iWqdUi獲取具體人員的聯繫資訊。

(USCIS推特宣佈將對庇護申請採取先措施)

此外, 移民局公佈的"庇護申請面談進度"(Affirmative Asylum Bulletin)不再繼續。

移民局表示, 與邊境執法有關的工作積壓也可能會影響移民局安排21天內收到的新案件面談進度。

同時, 各地庇護辦公室主任仍可根據具體情況,

在考慮上述優先順序之外、為緊急請求安排面談。 這類緊急請求需要申請人向案件管轄的庇護辦公室提交申請。

移民局此舉目的:打擊造假、處理積壓

移民局優先處理近期案件的方式, 最早在1995年庇護制度改革時建立, 到2014年前已經連續使用了20年, 目的是阻止試圖利用現有案件積壓, 為獲得工作許可而申請庇護的申請人, 這種方法也使移民局能夠以更有效的方式決定合格的申請。

週三發出的通知意味著, 移民局庇護處理將回到“後進先出”(last in, first out)的面談時間安排, 屆時移民局將更早確定輕微的、欺詐性的或其它無價值的庇護申請, 並將這些個人納入遞解程式中。

“耽擱及時處理庇護申請、對合法的尋求庇護申請人來說, 是不利的。 ”美國移民局局長李·西斯納(Lee Francis Cissna)說。 “滯留積壓可能被利用, 並被用來破壞國家安全和庇護系統的完整性。 ”

(西斯納)

監察長辦公室的這份報告顯示,移民局的工作人員在處理申請時發現了很多造假的申請,用欺詐手段申請庇護換取工卡的案例不在少數。

庇護申請的一般流程是,已經來到美國的外籍人士可以在境內向美國移民局遞交申請,之後會經歷按指模、背景審查以及面試等多個環節,最終由移民局來判定是否批准。

根據舊政策,庇護申請人在投遞申請150天后、沒有處理結果,就可以向USCIS申請2年有效的工卡,期間可以在美國合法居留和工作。而申請人等待面談的時間往往長達數年,期間可以不斷延期工卡。

當前移民局調整申請處理優先順序,也就針對的是庇護欺詐者“入境遞交申請後會被允許留在美國境內”的心理,移民局將會先優先審理最新的申請,如果申請沒有被批准這些申請人就會被安排儘快離境。

因為調整了處理順序,所以這將會造成已經處於長期等待的庇護申請人等待更長時間,而對於那些情況真實、的確需要美國庇護的申請人來說,時間拖得越久也就意味著可以證明自己受迫害的證據時效性越來越差,這對最後的申請結果會非常不利。

其實早在2014年之前移民局就是採取相似的優先順序別先處理新近案件,直到2014年奧巴馬總統任內調整了政策,要求移民局按申請時間連續處理案件。

而川普上臺後,司法部長塞申斯等川普政府的官員,屢屢批評美國的庇護申請過程“漏洞百出”。冗長的等待時間讓庇護系統內滋生濫用和欺詐的現象,侵害真正需要庇護的申請人的利益。

吃喝玩樂遊購在美國,請關注華人生活網

(西斯納)

監察長辦公室的這份報告顯示,移民局的工作人員在處理申請時發現了很多造假的申請,用欺詐手段申請庇護換取工卡的案例不在少數。

庇護申請的一般流程是,已經來到美國的外籍人士可以在境內向美國移民局遞交申請,之後會經歷按指模、背景審查以及面試等多個環節,最終由移民局來判定是否批准。

根據舊政策,庇護申請人在投遞申請150天后、沒有處理結果,就可以向USCIS申請2年有效的工卡,期間可以在美國合法居留和工作。而申請人等待面談的時間往往長達數年,期間可以不斷延期工卡。

當前移民局調整申請處理優先順序,也就針對的是庇護欺詐者“入境遞交申請後會被允許留在美國境內”的心理,移民局將會先優先審理最新的申請,如果申請沒有被批准這些申請人就會被安排儘快離境。

因為調整了處理順序,所以這將會造成已經處於長期等待的庇護申請人等待更長時間,而對於那些情況真實、的確需要美國庇護的申請人來說,時間拖得越久也就意味著可以證明自己受迫害的證據時效性越來越差,這對最後的申請結果會非常不利。

其實早在2014年之前移民局就是採取相似的優先順序別先處理新近案件,直到2014年奧巴馬總統任內調整了政策,要求移民局按申請時間連續處理案件。

而川普上臺後,司法部長塞申斯等川普政府的官員,屢屢批評美國的庇護申請過程“漏洞百出”。冗長的等待時間讓庇護系統內滋生濫用和欺詐的現象,侵害真正需要庇護的申請人的利益。

吃喝玩樂遊購在美國,請關注華人生活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