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氣憤!男學生捅死南加大華裔教授,竟因“心理瘋狂”脫罪

當地時間1月30日, 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斯韋恩(Leslie A. Swain)宣判南加大研究生大衛·喬納森·布朗涉嫌殺害華裔心理學教授曾曉峰(Bosco Siaufung Tjan)一案, 被告被認定案發時心理處於瘋狂狀態而被判無罪。

據報導, 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斯韋恩宣判凶嫌布朗無罪, 是根據兩位元心理學醫師的鑒定報告做出的。 法庭指定的心理學醫師經過對被告布朗的精神狀態的鑒定, 認定布朗在案發時心理處於瘋狂狀態, 因此撤銷了檢察官對他一級謀殺罪的指控。

華裔心理學教授曾曉峰(Bosco Siaufung Tjan)

法庭指定的心理學醫師格蘭德(Risa Grand)說, 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概率低於1%。 布朗的辯護律師薛恩菲爾德(Steve Schoenfield)說, 布朗將被送往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

2016年12月2日下午, 布朗用刀刺死了南加大華裔心理學教授曾曉峰。 警方當天下午4點半左右接到報警電話, 得知在南加大有人受到多處刀傷, 隨後在南加大Seeley Mudd科學大樓內發現了死者。

行兇者大衛·喬納森·布朗

南加大校園新聞網稱, 被害人曾曉峰2015年正式成為南加大終身教授。 曾曉峰曾擔任南加大Dornsife文理學院心理學系主任, 負責大腦和認知科學方面的研究。 案發時他是南加大認知神經影像中心主任, 專業成果頗豐。

殺害曾曉峰的凶嫌布朗在2016年12月被捕, 並被控一級謀殺罪。 去年5月份, 布朗在法庭上否認對他“使用致命武器襲擊他人”的重罪。

案情回顧

2016年12月2日下午, 南加州大學校園內發生華裔教授曾曉峰(Siaufung “Bosco” Tjan)遇害案件, 行兇者為該校心理學研究生布朗(David Jonathan Brown), 6日, 布朗正式指控犯有謀殺罪。

根據洛杉磯縣檢察官辦公室的公告, 28歲的布朗(David Jonathan Brown)被控在2日下午4點半在南加大校園Seeley G. Mudd大樓曾曉峰的辦公室內用刀攻擊並刺入曾的胸部。

那天是課程結束最後一天。

布朗已經首次過堂, 如被定罪, 他將面臨26年到終生監禁的刑罰。

目前布朗的作案動機仍不明確, 但是警方認為這是一起有預謀的謀殺案, 警方稱兇手行兇時非常用力, 導致自己的手部肌肉都撕裂, 目前凶嫌被關押在洛杉磯市警局看守所, 保釋金100萬美元。

布朗2013年加入曾曉峰實驗室, 但是本學期因私人原因請假將近一學期。 曾曉峰實驗室中包含布朗共五個學生, 算是規模偏小, 因此師生關係更加緊密,

同在一個實驗室的校友透露, 布朗曾經說曾曉峰“像父親一樣”對待他, 他也很敬愛曾曉峰, 也很崇敬他的學術成就, 兩人從沒起過爭執, 發生這樣的事故大家都非常震驚。

2016年12月5日, 數百名南加大師生集會紀念曾曉峰。 南加大校長麥克斯(C.L. Max Nikias)說曾曉峰的成就“是真實的, 他的影響是持久的”。

死者曾曉峰來自中國香港, 80年代來美留學, 畢業於堪薩斯大學, 1997年在明尼蘇達大學獲得電腦博士學位, 2001年到南加大心理學任教, 曾擔任心理學科系主任, 2015年成為該校心理學終身教授。

曾曉峰是南加大Dornsife文理學院心理學教授和研究視力喪失的專家。 作為Dornsife認知神經影像中心的聯合主任, 他主持研究人類視力的實驗室。

根據南加大資料, 曾曉峰曾多次在認知、視覺與視覺認知領域有突破性發現, 如曾經發現人類只有在記得臉部特定特徵時, 才能進行臉部辨識。 2016年初更獲美國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40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

與多個學術機構聯合研究失明如何影響人類腦部, 由曾曉峰擔任主持學者。

吃喝玩樂遊購在美國, 請關注華人生活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