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場時隔兩年的超級寒潮Cosplay

科學顧問: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 張博

作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段昊書

從1月21日起, 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遭遇冷空氣影響, 低溫雨雪大風天氣籠罩大片國土。 在東北, 局地出現-40℃以下的極寒天氣;在黃淮、江漢、江淮等地, 部分地區出現大雪乃至暴雪。

這一幕有些令人眼熟——在2016年, 也是從當年1月21日開始, 一輪被媒體稱作“世紀寒潮”的強冷空氣過程同樣席捲我國中東部地區, 甚至連華南南部都罕見出現了降雪天氣。

相似的大範圍低溫雨雪大風天氣是否有著同樣的 “幕後黑手”?氣象專家告訴我們, 這次, 的確是“北極渦旋”再次作案。

首先要瞭解下什麼是“極地渦旋” (polar vortex)。 它是一種存在於極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渦旋系統, 也是極區大氣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實, 南極上空也有極渦, 甚至比北極渦旋更為顯著。 但由於北極渦旋主要影響著北半球的冬季天氣, 因此我國預報員通常也將北極渦旋簡稱為“極渦”。

極渦是如何誕生的呢?極地是地球的冷極, 也是大氣的“冷源”, 因而, 在極地上空會形成一個勢力強大的冷性低壓。 在終日苦寒的北極, 對流層的空氣在這裡冷卻、下沉。 該冷氣團的中心愈冷愈沉, 最終盤踞下來, 且自身隨著地轉偏向力而旋轉。 類似於低空的氣旋系統, 一方面, 北極渦旋會自身旋轉;另一方面, 它也會按照一定路徑行走。 當然, 北極渦旋的主體一般停留在靠近北極的陸地, 並不輕易南下。

文藝點說, 無論你見或者不見它, 它就在那裡——極渦這一天氣系統是常年存在的,

甚至某種意義上, 正是因為它像“鍋蓋”一樣, 將一大團冷空氣“扣”在極地, 才使得北半球的冬季不會總是那麼寒冷。

而由於北極圈在冬半年會迎來“極夜”, 氣溫更低, 極渦也會在這段時間達到一年中的最強狀態。

前文雖說, 極渦主體“一般”不會輕易南下,

但風雲變幻往往便是出現“不一般”的情況——極渦雖是極地高空的“主角”, 但有時, 北極對流層中部也可能出現反氣旋。 一旦極地上空被較為持久的反氣旋或者暖脊控制, 極渦就可能發生分裂, 並向南移動。

2015年12月, 在一系列大氣波動的影響下, 溫暖空氣從低緯度地區源源不斷地運輸到高緯度地區, 北極一度被暖濕空氣“鵲巢鳩佔”, 氣溫罕見升至0℃以上, 這便為次年1月極渦分裂南下埋下了“禍根”。 今年的情況也有所類似, 由於烏拉爾山高壓脊異常發展至極區, 進而導致極渦分裂, 來自北極的“進口冰鮮冷空氣”便如洪水決堤般俯衝南下, 一發不可收拾。

2016年1月6日,美國密西根州聖約瑟夫被凍住的燈塔,有如末日大片《後天》。圖片:《東江時報》採集

極渦在分裂後,通常有兩個主要移動方向,一是影響北美,二是遊蕩亞歐。在我國受極渦影響之前,今年1月初,北美也曾遭遇極渦南下影響。該系統與當時美國東北部的強烈溫帶氣旋系統影響重疊,給多地帶來暴風雪和極寒天氣。

極渦南下帶來的冷空氣,通常主導著大風、降溫,而降雪則需要暖濕氣流“配合”。今年這次極渦南下過程中,華北地區高空主要受西北氣流控制,水汽條件不佳,因而並未出現大範圍降雪天氣;而南方地區降雪更為劇烈,則是因為南支槽及高原槽槽前偏南風輸送來了充足的水汽。

近日,受強冷空氣影響,重慶黔江持續出現凍雨天氣。凍雨由冰水混合物組成,在降落過程中與溫度低於0℃的物體碰撞後,立即凍結成冰,是一種災害性天氣。重慶市氣象臺預計,今天(28日)凍雨仍將持續,2月3日左右隨著另一股較強冷空氣入侵,黔江或將再次被“凍住”。(圖/唐聰 文/劉雙娥)

之所以對比今年這次極渦南下與兩年的“世紀寒潮”,有一種“昨日重現”的感覺,除了影響我國的時間上都是在1月下旬之外,更在於兩次過程中,決定北方冷空氣南下的影響系統、發生背景較為相似。而兩者誰相對更強一些呢?

相較來說,今年的這輪過程中,我國中東部的降溫幅度較後者略遜;但由於南方水汽條件配合的更好,黃淮、江漢、江淮等地的降雪強度則要更大一些。

從1月24日開始,湖北襄陽遭遇今年第二場大暴雪侵襲,截至25日14時,襄陽各縣市降水量大都超過20毫米,城區積雪深度已超過12釐米。平日裡車水馬龍、擁堵不堪的長虹路,在雪中顯得異常冷清。市民們紛紛選擇公共交通或者走路出行。沈建一拍攝

>

2016年1月6日,美國密西根州聖約瑟夫被凍住的燈塔,有如末日大片《後天》。圖片:《東江時報》採集

極渦在分裂後,通常有兩個主要移動方向,一是影響北美,二是遊蕩亞歐。在我國受極渦影響之前,今年1月初,北美也曾遭遇極渦南下影響。該系統與當時美國東北部的強烈溫帶氣旋系統影響重疊,給多地帶來暴風雪和極寒天氣。

極渦南下帶來的冷空氣,通常主導著大風、降溫,而降雪則需要暖濕氣流“配合”。今年這次極渦南下過程中,華北地區高空主要受西北氣流控制,水汽條件不佳,因而並未出現大範圍降雪天氣;而南方地區降雪更為劇烈,則是因為南支槽及高原槽槽前偏南風輸送來了充足的水汽。

近日,受強冷空氣影響,重慶黔江持續出現凍雨天氣。凍雨由冰水混合物組成,在降落過程中與溫度低於0℃的物體碰撞後,立即凍結成冰,是一種災害性天氣。重慶市氣象臺預計,今天(28日)凍雨仍將持續,2月3日左右隨著另一股較強冷空氣入侵,黔江或將再次被“凍住”。(圖/唐聰 文/劉雙娥)

之所以對比今年這次極渦南下與兩年的“世紀寒潮”,有一種“昨日重現”的感覺,除了影響我國的時間上都是在1月下旬之外,更在於兩次過程中,決定北方冷空氣南下的影響系統、發生背景較為相似。而兩者誰相對更強一些呢?

相較來說,今年的這輪過程中,我國中東部的降溫幅度較後者略遜;但由於南方水汽條件配合的更好,黃淮、江漢、江淮等地的降雪強度則要更大一些。

從1月24日開始,湖北襄陽遭遇今年第二場大暴雪侵襲,截至25日14時,襄陽各縣市降水量大都超過20毫米,城區積雪深度已超過12釐米。平日裡車水馬龍、擁堵不堪的長虹路,在雪中顯得異常冷清。市民們紛紛選擇公共交通或者走路出行。沈建一拍攝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