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營造良好氛圍 2017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凝聚起爭當排頭兵的奮進力量

——2017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 吹響了大慶轉型發展的時代強音和奮進號角。 過去一年, 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市委重要會議精神, 以傳承弘揚大慶精神為動力, 堅持高標準、快節奏、創一流, 堅持謀大事、做專案、抓載體, 堅持正面宣傳、負面管控、全面鼓勁, 為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營造了良好的理論氛圍、輿論氛圍、文化氛圍和社會氛圍。

高揚思想旗幟築牢理論根基

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深入學習宣傳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工作部署, 形成思想共識, 凝聚發展合力。

領導幹部帶頭學。 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各項要求, 全市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等開展專題學習, 既堅持讀原文學原著悟原理, 又注重解決大慶轉型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組織集體學習12次, 全市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學習760餘次。

上下內外聯動講。

創辦“大慶講堂”, 邀請專家學者為廣大領導幹部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慶油城轉型發展的路徑與對策”等專題報告會4場, 實現了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與大慶實際工作深度融合。 構建“三級宣講體系”, 組建市委宣講團、縣區委宣講團和“百姓宣講團”, 集中宣講470多場, 推動了黨的十九大和省委、市委重要會議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路, 在大慶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同心協力深入研。 直面大慶爭當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重大問題, 開展深入研究, 形成研究成果215項。 舉辦“區域一體化發展”理論研討會, 哈爾濱、齊齊哈爾、綏化、松原及我市的專家學者, 為加快區域一體化發展獻計獻策。

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彈好轉型發展‘四重奏’”等座談會、研討會, 刊發理論文章、學習體會180餘篇。 確定11個市級首批重點培育智庫, 為開展理論研究提供智力支援。 齊抓共管保安全。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成立市委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 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目標管理、納入領導班子成員民主生活會和述職報告。 分析研判意識形態領域動向和風險點, 開展意識形態工作專題督查, 確保我市意識形態領域安全。

樹立價值標杆共建精神家園

堅持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鑄魂育人, 用道德楷模引領文明新風,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 為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築牢精神高地, 延續城市根脈。 開展大慶精神新的時代內涵研究, 推出《關於賦予大慶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報告》和專著《新時代大慶精神研究》。 組織“鐵人獎”評選, 開展百首大慶精神歌曲傳唱活動, 依託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等64個教育基地組織教育活動3000余場, 全媒體刊播大慶精神公益廣告, 引導幹部群眾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積極投身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偉大實踐。

踐行核心價值觀, 凝聚精神紐帶。 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活動, 把核心價值觀納入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主體課程、中小學校德育教育體系和企業文化建設工程,

組織主題巡展、巡演30餘場次, 開展“法德共進”活動43場次, 舉辦“我們的價值觀”詩文吟誦大會、演講比賽等活動, 實現主題公益廣告主要街路、人流密集場所全覆蓋, 利用媒體刊播公益廣告6100多篇(條)次, 推動核心價值觀走進千家萬戶, 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傳遞道德力量, 培育文明風尚。 以“456工程”(突出四個重點方面、構建五個支撐條件、開展六類主題活動)建設為載體,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利用傳統節日和重要節日, 開展“清明祭英烈、傳承民族魂”“文明童行·少年同夢”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開展美德少年評選宣傳, 4人被評為省級美德少年。 市委宣傳部被評為第四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組織“傳立家風家訓·凝聚道德力量”主題實踐活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用的家庭文明新風尚。開展第四屆全市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評選活動,1個團體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4人入選全省第六屆道德模範和提名獎。

提振發展信心展示大慶形象

堅持党管媒體,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貫通內宣外宣,連結網上網下,統籌建設和管理,立體傳播大慶好聲音,全面展示大慶新形象,讓大慶人更熱愛大慶,讓外地人更瞭解大慶。

持續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鼓舞人心。聚焦迎接學習宣傳十九大,及時轉發轉播中央、省級媒體重要稿件和專題片,全媒體開設“砥礪奮進的五年”“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熱潮”“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等專題專欄,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持續性宣傳全市上下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新舉措新成效,營造了喜慶熱烈、昂揚向上的輿論氛圍。

開展重大主題宣傳戰役,發展目標務實舉措提振士氣。全媒體開設“做好三篇大文章、彈好轉型四重奏”專題專欄,充分反映廣大幹部群眾深刻領會、努力踐行“四重奏”的生動實踐。開設“魅力大慶——我們的家”專欄,發動市民積極參與“魅力中國城”競演投票,激發大慶人更愛大慶的情懷。開展“民生項目建設”宣傳和2018年民生項目有獎徵詢活動,為市政府謀劃今年民生專案提供決策參考。

堅持活動外宣與媒體外宣聯動,大慶知名度影響力有效提升。成功舉辦2017年央視中秋晚會,在中央綜合頻道、國際頻道、文藝頻道播出。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競演活動並進入16強,榮獲優秀魅力城市稱號。舉辦端午龍舟賽、全國鐵人三項賽、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等重大活動;央視經濟、國際、農業、科教等頻道,播出我市專題節目9期;中央、省級重要媒體推出我市專版專刊30餘期,發稿1200多篇;組織人民網、新華網等國家重點媒體,開展網路媒體看大慶活動,充分展示我市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新形象。

實行建設與管理並重,新聞輿論網路輿情監管有力。建立新聞宣傳例會制度,強化新聞採編三審制度,確保輿論導向不偏差。加強重要網路輿情處置,向相關部門轉交輿情20餘次,處置重大輿情事件10次。組建基礎網評員180餘人、核心網評員50人,常態化開展網評工作。開啟“淨網2017”專項行動,集中整治各類有害資訊和非法網路彈窗等重點問題。提升網路問政工作水準,平臺上線單位達到140家,線民留言9044條,答政率達到98.8%,線民滿意度得到提高。

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名市

以“文化名市”建設為牽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創作精品力作,促進文化民生,加快產業振興,培厚城市文化熱土,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文藝創作成果豐碩。複排話劇《地質師》《大濕地》《鐵人軼事》等經典劇碼,舉辦“紀念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暨楊利民戲劇作品展演”活動,龍江劇《百米河邊》進京參加“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推出兒童劇《玩具王國》等優秀舞臺劇碼20餘部,小品《因為愛》《寂寞的煙花》獲“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專案”。200余篇作品在全國文學期刊發表,30餘部舞蹈作品獲國家和省級獎項,百余部美術書法攝影等作品參加國內省內重大展覽並獲獎。作家王鴻達被評為省第九屆“德藝雙馨藝術家”。

群眾文化異彩紛呈。舉辦“迎慶十九大”文藝演出120餘場次,展出“喜迎十九大”藝術作品千餘件,營造了迎慶黨的十九大的良好氛圍。組織“文化四季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結對子、種文化”和“文化大篷車”送戲下鄉活動,舉辦“社區音樂會”、第三屆“百湖百團百戲精品展演”、“激情之夏”、“大慶之冬”系列廣場文化活動等700餘場次。

書香氛圍更加濃厚。持續叫響“書香大慶”品牌,舉辦“百湖書薈、百姓書市”圖書展,組織“夏青杯”朗誦大賽、“經典誦讀”等活動100多場次,評選表彰“十佳書香家庭”“十佳讀書之星”等70個先進單位和57名先進個人,全媒體投放“書香大慶·悅讀人生”原創公益廣告,百湖之城溢滿書香。

文化產業穩步推進。開展“文化產業助力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專題調研,進一步明確我市主攻方向。借助深圳文博會、哈洽會、省文博會等展會,組織30余家優秀企業參展,招商引資簽約3.6億元。推動北國溫泉休閒養生度假區等項目,列入全省“十三五”重點文化產業專案,“大慶元素”移動互聯網平臺APP上線發佈。組織開展首屆工藝美術產業十大品牌評選,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品牌意識、市場意識。

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指導傳媒集團出臺《深化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精減人員1000人;科學定崗“雙軌運行”,堅持事業與企業分開、採編與經營分開,推進黨報、黨台、黨網的媒體人員和非時政類報刊、生活娛樂類欄目經營人員,按照不同指標考核。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修訂完善《傳媒集團用人管理機制改革方案》《傳媒集團員工薪酬激勵考核評價改革方案》,進一步增強了員工歸屬感,激發了員工活力。

堅持城鄉共建綻放文明之美

以迎接全國文明城市複查測評為牽動,以提升城鄉居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為目標,實現創建工作常態化,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水準、上臺階,大慶再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殊榮。

積極迎接複查測評。印發《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責任分解落實手冊》,召開市級協調、推進會議3次。自建和協調增設戶外公益廣告6000多處,發放購物袋等宣傳品近13萬份。開展市容、市場、交通三項整治行動,整改問題2400多件,媒體報導200餘篇(條)。組織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網上申報,做好問卷調查社會動員,健全責任機制、督辦機制、聯動機制,大慶以優異成績通過複查測評再度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不斷夯實創建基礎。以文明單位“五個一”為載體,開展各具特色的創建活動。積極推進“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上網”四大文明行動和“反對鋪張浪費、宣導綠色生活”等21項主題活動,深入開展“四美鄉村”主題創建活動,城鄉文明程度同步提升。19個單位(村鎮)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村鎮),市直屬機關第一小學被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肇州縣、杜爾伯特縣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市,79戶被評為省級“十星級”文明戶,122個單位和個人被評為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集體或先進個人。

扎實開展志願服務。堅持志願服務制度化、規範化、品牌化,啟動志願者大廈,完善志願服務文化廣場,規範建設志願服務站點107個,引領發展各類志願服務隊伍200余支,開展“幸福大慶·志願美”系列主題活動5000餘場,參與志願者達31萬人次。志願者姚文偉被評為全國最美志願者,讓胡路區乘風社區被評為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9個專案被評為全省優秀志願服務品牌活動,29個志願服務組織和個人被評為省級先進典型。

建強班子隊伍煥發生機活力

按照講政治、強黨性、敢擔當、勇創新、嚴律己的要求,加強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班子和隊伍建設,鍛造一支政治上忠誠可靠、作風上務實過硬、業務上扎實精湛的宣傳幹部隊伍。

強化思想鍛造和政治錘煉。部機關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市委重要會議精神、重大工作部署,採取專題學習研討、黨員民主評議、參觀教育基地、網上知識答題、撰寫學習體會等形式,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引導宣傳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

強化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提升。加大宣傳幹部教育培訓力度,參加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舉辦的各類培訓班38人次;舉辦全市基層幹部党的十九大精神暨宣傳業務知識培訓班、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志願服務工作培訓班和網路安全網路輿論引導網路問政平臺建設培訓班共8期,培訓人員870人次。

強化勤勉盡責擔當守紀。按照高標準、快節奏、創一流要求,制定工作加分項,引導廣大幹部抬高工作標準,形成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集中開展作風整頓,大力宣導“八個好作風”,努力爭當“三個好把式”。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一崗雙責”責任清單》,加強風險防控,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中國邁入新時代,大慶開啟新時期。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令人鼓舞、催人奮進。2018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提高政治站位元、提升服務本領,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善做善成,為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作出更大貢獻!

慶宣

組織“傳立家風家訓·凝聚道德力量”主題實踐活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用的家庭文明新風尚。開展第四屆全市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評選活動,1個團體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4人入選全省第六屆道德模範和提名獎。

提振發展信心展示大慶形象

堅持党管媒體,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貫通內宣外宣,連結網上網下,統籌建設和管理,立體傳播大慶好聲音,全面展示大慶新形象,讓大慶人更熱愛大慶,讓外地人更瞭解大慶。

持續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鼓舞人心。聚焦迎接學習宣傳十九大,及時轉發轉播中央、省級媒體重要稿件和專題片,全媒體開設“砥礪奮進的五年”“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熱潮”“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等專題專欄,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持續性宣傳全市上下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新舉措新成效,營造了喜慶熱烈、昂揚向上的輿論氛圍。

開展重大主題宣傳戰役,發展目標務實舉措提振士氣。全媒體開設“做好三篇大文章、彈好轉型四重奏”專題專欄,充分反映廣大幹部群眾深刻領會、努力踐行“四重奏”的生動實踐。開設“魅力大慶——我們的家”專欄,發動市民積極參與“魅力中國城”競演投票,激發大慶人更愛大慶的情懷。開展“民生項目建設”宣傳和2018年民生項目有獎徵詢活動,為市政府謀劃今年民生專案提供決策參考。

堅持活動外宣與媒體外宣聯動,大慶知名度影響力有效提升。成功舉辦2017年央視中秋晚會,在中央綜合頻道、國際頻道、文藝頻道播出。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競演活動並進入16強,榮獲優秀魅力城市稱號。舉辦端午龍舟賽、全國鐵人三項賽、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等重大活動;央視經濟、國際、農業、科教等頻道,播出我市專題節目9期;中央、省級重要媒體推出我市專版專刊30餘期,發稿1200多篇;組織人民網、新華網等國家重點媒體,開展網路媒體看大慶活動,充分展示我市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新形象。

實行建設與管理並重,新聞輿論網路輿情監管有力。建立新聞宣傳例會制度,強化新聞採編三審制度,確保輿論導向不偏差。加強重要網路輿情處置,向相關部門轉交輿情20餘次,處置重大輿情事件10次。組建基礎網評員180餘人、核心網評員50人,常態化開展網評工作。開啟“淨網2017”專項行動,集中整治各類有害資訊和非法網路彈窗等重點問題。提升網路問政工作水準,平臺上線單位達到140家,線民留言9044條,答政率達到98.8%,線民滿意度得到提高。

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名市

以“文化名市”建設為牽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創作精品力作,促進文化民生,加快產業振興,培厚城市文化熱土,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文藝創作成果豐碩。複排話劇《地質師》《大濕地》《鐵人軼事》等經典劇碼,舉辦“紀念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暨楊利民戲劇作品展演”活動,龍江劇《百米河邊》進京參加“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推出兒童劇《玩具王國》等優秀舞臺劇碼20餘部,小品《因為愛》《寂寞的煙花》獲“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專案”。200余篇作品在全國文學期刊發表,30餘部舞蹈作品獲國家和省級獎項,百余部美術書法攝影等作品參加國內省內重大展覽並獲獎。作家王鴻達被評為省第九屆“德藝雙馨藝術家”。

群眾文化異彩紛呈。舉辦“迎慶十九大”文藝演出120餘場次,展出“喜迎十九大”藝術作品千餘件,營造了迎慶黨的十九大的良好氛圍。組織“文化四季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結對子、種文化”和“文化大篷車”送戲下鄉活動,舉辦“社區音樂會”、第三屆“百湖百團百戲精品展演”、“激情之夏”、“大慶之冬”系列廣場文化活動等700餘場次。

書香氛圍更加濃厚。持續叫響“書香大慶”品牌,舉辦“百湖書薈、百姓書市”圖書展,組織“夏青杯”朗誦大賽、“經典誦讀”等活動100多場次,評選表彰“十佳書香家庭”“十佳讀書之星”等70個先進單位和57名先進個人,全媒體投放“書香大慶·悅讀人生”原創公益廣告,百湖之城溢滿書香。

文化產業穩步推進。開展“文化產業助力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專題調研,進一步明確我市主攻方向。借助深圳文博會、哈洽會、省文博會等展會,組織30余家優秀企業參展,招商引資簽約3.6億元。推動北國溫泉休閒養生度假區等項目,列入全省“十三五”重點文化產業專案,“大慶元素”移動互聯網平臺APP上線發佈。組織開展首屆工藝美術產業十大品牌評選,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品牌意識、市場意識。

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指導傳媒集團出臺《深化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精減人員1000人;科學定崗“雙軌運行”,堅持事業與企業分開、採編與經營分開,推進黨報、黨台、黨網的媒體人員和非時政類報刊、生活娛樂類欄目經營人員,按照不同指標考核。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修訂完善《傳媒集團用人管理機制改革方案》《傳媒集團員工薪酬激勵考核評價改革方案》,進一步增強了員工歸屬感,激發了員工活力。

堅持城鄉共建綻放文明之美

以迎接全國文明城市複查測評為牽動,以提升城鄉居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為目標,實現創建工作常態化,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水準、上臺階,大慶再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殊榮。

積極迎接複查測評。印發《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責任分解落實手冊》,召開市級協調、推進會議3次。自建和協調增設戶外公益廣告6000多處,發放購物袋等宣傳品近13萬份。開展市容、市場、交通三項整治行動,整改問題2400多件,媒體報導200餘篇(條)。組織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網上申報,做好問卷調查社會動員,健全責任機制、督辦機制、聯動機制,大慶以優異成績通過複查測評再度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不斷夯實創建基礎。以文明單位“五個一”為載體,開展各具特色的創建活動。積極推進“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上網”四大文明行動和“反對鋪張浪費、宣導綠色生活”等21項主題活動,深入開展“四美鄉村”主題創建活動,城鄉文明程度同步提升。19個單位(村鎮)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村鎮),市直屬機關第一小學被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肇州縣、杜爾伯特縣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市,79戶被評為省級“十星級”文明戶,122個單位和個人被評為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集體或先進個人。

扎實開展志願服務。堅持志願服務制度化、規範化、品牌化,啟動志願者大廈,完善志願服務文化廣場,規範建設志願服務站點107個,引領發展各類志願服務隊伍200余支,開展“幸福大慶·志願美”系列主題活動5000餘場,參與志願者達31萬人次。志願者姚文偉被評為全國最美志願者,讓胡路區乘風社區被評為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9個專案被評為全省優秀志願服務品牌活動,29個志願服務組織和個人被評為省級先進典型。

建強班子隊伍煥發生機活力

按照講政治、強黨性、敢擔當、勇創新、嚴律己的要求,加強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班子和隊伍建設,鍛造一支政治上忠誠可靠、作風上務實過硬、業務上扎實精湛的宣傳幹部隊伍。

強化思想鍛造和政治錘煉。部機關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市委重要會議精神、重大工作部署,採取專題學習研討、黨員民主評議、參觀教育基地、網上知識答題、撰寫學習體會等形式,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引導宣傳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

強化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提升。加大宣傳幹部教育培訓力度,參加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舉辦的各類培訓班38人次;舉辦全市基層幹部党的十九大精神暨宣傳業務知識培訓班、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志願服務工作培訓班和網路安全網路輿論引導網路問政平臺建設培訓班共8期,培訓人員870人次。

強化勤勉盡責擔當守紀。按照高標準、快節奏、創一流要求,制定工作加分項,引導廣大幹部抬高工作標準,形成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集中開展作風整頓,大力宣導“八個好作風”,努力爭當“三個好把式”。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一崗雙責”責任清單》,加強風險防控,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中國邁入新時代,大慶開啟新時期。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令人鼓舞、催人奮進。2018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提高政治站位元、提升服務本領,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善做善成,為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作出更大貢獻!

慶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