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有“身份證”啦!

近日, 雙流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印製完畢。 標誌著全區28個村委會、106個居委會都有了統一的、唯一的、合法的“身份證”。

長期以來, 由於法律沒有明確村(居)民委員會的法人主體地位, 無法為村(居)民委員會賦予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影響了村(居)民委員會開展與職責相關的民事活動, 制約了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的發揮。 2017年9月, 民政部、省民政廳相繼發文部署開展做好賦予村(居)民委員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工作。

根據相關檔要求, 雙流區民政局穩步推進此項工作。

從2017年9月開始, 雙流區民政局向全區6鎮6街道發文傳達民政部、省民政廳賦碼工作要求, 填報《村(居)委員會資訊登記表》;10月,

民政局收集、核實完畢28個村委會、106個居委會《村(居)委員會資訊登記表》;11月, 將全區134個村(居)委會及686名村(居)委會主任、委員資訊錄入《全國村(居)民委員會統一賦碼管理系統》;12月, 訂制《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2018年 1月11日, 系統賦碼成功, 17日系統開通賦碼列印功能, 25日收到訂制的代碼證書, 一張張彩色的空白證書, 伴隨著印表機的微微震動, 變成了一張張印上文字的彩色合法代碼證書, 上面有村(居)委會名稱、法人姓名等等, 最重要的是那一排紅紅的由字母和數位組成的代碼……

至此, 經過5個月的緊張工作, 我區村(居)民委員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工作圓滿完成。 此項工作的完成, 有利於實現信用資訊資源分享, 促進各管理部門間業務協同;有助於村(居)民委員會更好地開展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有利於加強村(居)民委員會規範化建設, 提升村(居)民委員會服務能力, 進一步促進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