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特色小鎮要“規劃長行”

目前, 各地湧現一大批特色小鎮, 有雲技術、智慧屋等科技小鎮, 有溫泉、養生等休閒小鎮, 也有蔬菜、木雕等特產小鎮……特色小鎮一端連著城市,

一端連著鄉村, 有利於加速人口在城鄉之間流動、資本在城鄉之間佈局、土地在城鄉之間配置, 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廣闊思路。

但從近年來的實踐中發現, 有些地方因循圈地蓋樓、物業租售的老套路, 不僅毫無“特色”, 反而造成大量的房產空置;有些地方費盡心思、求新求異, 結果往往是有名無實。 脫離了地域人文和產業基礎, 特色小鎮有可能遭遇“無人煙”“沒人氣”的尷尬。

特色小鎮的發展一定會受到周邊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的影響, 並且建設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為周邊百姓生活謀利益。 因此, 不僅要規劃先行, 而且要“規劃長行”。 如今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 “一任領導一個規劃”問題不斷凸顯。

新的領導上任後, 為了追求所謂的政績、擴大自己的影響, 一上來就著手改規劃, 這其實對特色小鎮的長遠發展造成很不好的負面影響。 規劃不是隨便的塗塗畫畫, 最重要的是“一張藍圖繪到底”, 不能政府一換屆、規劃就換屆, 而是應該一屆接著一屆幹、一錘接著一錘敲, 真正按照規劃讓藍圖變成現實。 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就是立法, 使之具有法律權威性, 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決策和執行機制, 真正解決“劃”而不“規”的問題。

制度具有根本性、長期性, 特色小鎮亟須法治底色。 特色小鎮畢竟是新事物。 目前, 一些地方黨委政府對於特色小鎮建設的政策支持主要著眼於土地和財政, 但從長遠來看, 強化法治保障是推進特色小鎮持久健康發展的關鍵之舉。

比如, 面對一個新生的市場, 黨委政府既要積極培育、吸引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 更要建章立制, 維護市場秩序, 構建令人安心的營商環境;再如, 群眾來到一個新環境生活, 政府既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務, 更要夯實社會治理的基層基礎, 確保安定有序。 此外, 特色小鎮難免會涉及土地使用、產業發展、功能完善等諸多方面的事情, 相關部門為此而採取的一系列舉措也要在法治框架下進行, 嚴格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一個充滿活力的特色小鎮, 可能只是一隻“小麻雀”, 但一定是“五臟俱全”的, 這其中, 法治不可或缺。 唯有如此, 特色小鎮才能始終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不斷前行,

才能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 鄉村歡迎你們回村, 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 “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 你們回家了, 鄉村才有希望!

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乾貨知識。 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從開發到運營, 選專案, 抓政策, 打市場, 盯運營;這裡專案紮堆, 這裡專家紮堆, 這裡方案紮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