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灤縣農民企業家武鐵友連續5年自掏腰包為鄉親辦年貨

灤縣農民企業家武鐵友

連續5年自掏腰包為鄉親辦年貨

圖為武鐵友探望103歲的侯鳳芝老人。 文進 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2月1日早晨,

灤縣九百戶鎮九百戶村103歲的侯鳳芝老人早早讓閨女給自己梳洗打扮好, 靜靜地坐在熱乎的炕頭上不時向外張望……不一會兒, 一個熟悉的身影走進侯鳳芝老人的院子裡。

當天是農曆臘月十六, 武鐵友一早就在村委會給鄉親們發放了年貨, 接著又帶著年貨和慰問金, 到村裡的高齡老人、退伍老軍人家挨家挨戶地探望。

2018年春節前, 武鐵友出資32萬元, 給全村17戶困難戶和370名69歲以上的老人以及九百戶鎮閔莊、宋家峪及附近王店子鎮大高莊、雷莊鎮解各莊共4個村的困難群眾發放了年貨, 而這已經是他連續第5年自掏腰包為家鄉父老獻愛心。

接過武鐵友送上的慰問金, 侯鳳芝老人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只是不住地頜首微笑。

去年12月底, 正是武鐵友出資, 讓老人搬進了翻建一新的敞亮住房。

從侯鳳芝老人家出來, 武鐵友等人又到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王玉堂、王金堂兄弟家中探望慰問;已經96歲的王金堂與92歲的妻子不住地對武鐵友的善舉表示感謝。

“他總惦記著鄉親們, 年年早早準備好年貨, 讓大傢伙兒過個好年。 ”到村委會領回米、面、豬肉和花生油及100元慰問金, 77歲的董林老人臉上樂開了花。 與董林一樣高興的, 還有50多歲的王五星。 王五星身體殘疾, 與91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 靠著種地收入維持著日常生活。 “領到年貨, 又可以過個好年了!”

當天年貨發放現場, 還有愛心志願者為村民們表演了自編自演的公益節目, 不時贏得鄉親們的陣陣喝彩,

場面熱鬧得就像過大年。

武鐵友是從九百戶村走出來的地道的農民企業家。 多年來, 逐漸富裕了的他從來沒有忘記生養自己的鄉村, 始終把回饋家鄉、服務社會的深情厚誼放在企業發展理念之中, 致力於幫助鄉鄰、造福社會。

九百戶村是個有3800口人的大村, 村裡張家建房、李家動工, 只要他知道, 都會主動出動鏟車等設備幫忙, 廣受鄉親們的稱讚。 他曾捐款23萬元, 在全鎮率先為九百戶村每家每戶安裝了閉路電視;多方籌資50萬元為村裡打了一眼深水井, 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飲水問題。 2006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第一年啟動收繳, 當時群眾存在思想顧慮, 參合積極性不高, 為協助村兩委順利打開工作局面, 他捐款5萬元,

為全村群眾免費入了合作醫療, 隨後在2010年、2011年又出資8萬多元為群眾繳費, 真正讓群眾體會到了就醫的實惠。

2009年, 他捐資300萬元為九百戶村硬化街道10萬多平方米, 並號召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入到文明生態村建設中, 幫村裡安裝路燈110盞, 道路兩旁綠化植樹近千株, 率先完成了文明生態村創建, 群眾人居環境得到大幅提升。 2016年初, 為減輕群眾種地時的辛苦, 他又出資21萬元, 購置了一台90馬力的大型農機具, 免費供群眾耕種。

2015年, 武鐵友開始投資興建唐山雞冠山生態農業產業園, 啟動閔莊水庫及周邊荒山荒坡開發項目, 園區總面積2.5萬畝, 計畫投資5億元。 如今, 位於九百戶村北的雞冠山生態園內的公路已通到了每座山上,

荒山上辟出了數千頃梯田, 種上了各種果樹, 沉寂已久的荒山荒坡如今一派生機勃勃, 已形成了“坡上栽樹、林下養殖、地下種菜”的立體式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成為全縣的一大亮點。 園區周邊大量零碎荒地、坡地等“望天收”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 為周邊百姓提供了數百個就業崗位。

與此同時, 該生態農業產業園先後被列為唐山市山區綜合開發重點專案、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河北省林果重點合作經濟組織、河北省2017年綜合開發創新園區試點項目, 極大地帶動了周邊群眾發展觀念轉變, 拓寬了群眾增收管道, 引領一大批群眾共同走在奔小康的道路上。

記者 楊文進 通訊員 王豔君 李永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